关税战没有赢家,制造业有待提振

文 |《财经》记者 王晓霞 蔡婷贻 编辑 | 王延春  

2020年01月12日 17:52  

本文6019字,约9分钟

互加关税导致双边贸易下滑,关税战之下没有赢家。逐步取消加征关税,有利于提振双边及全球的贸易和投资信心

经过近两个月的博弈,2019年12月13日,中美双方同时宣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一段时间以来市场普遍担忧的中美贸易摩擦再升级态势有所缓和。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当日晚间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随后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推特上表示,目前已执行约1200亿美元加征15%关税的自中国进口商品(美方清单4,第一批)的加征税率将下降为7.5%,原定于12月15日起对自中国进口商品(美方清单4,第二批)加征15%关税的措施将不再实施。

两日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原定于2019年12月15日12时01分起实施的对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中方清单4,第二批)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的措施均暂不实施。

取消关税是中方在中美经贸磋商中的核心关切,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反复强调,贸易战由加征关税而起,也应由取消加征关税而止,中美双方随同协议进展分阶段、同步、等比率取消已加征关税是达成协议的重要条件。

自2018年3月22日美国以所谓301调查结果为由宣布对中国采取行动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已延宕20个月有余,双方在加征关税范围和税率上不断加码。同时,争端向留学、科技、金融、地缘政治等领域扩展(图2,附文末)。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美第一阶段经贸谈判取得的积极进展,无疑将有利于增强全球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为正常的经贸和投资活动创造良好环境,尽管目前协议的具体内容、取消加征关税的时间表及具体税率变化还有待确认,协议尚未正式签署。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在2019年12月14日发布的一份研报中分析,若中美贸易磋商进展超预期,对华关税逐步调降,则中国及全球增长前景都可能好于之前的预测,其中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将最为受益。外需回暖将带动增长复苏——若关税税率下降,则贸易摩擦自2018年中以来对增长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有所逆转。

此外,若外需不确定性明显下降,其“外溢效应”可能会进一步提振增长——如带动私人部门投资与消费需求,推升全球制造业的周期景气,及带动资产价格的上升从而推动金融条件放松。

关税博弈没有赢家

中美经贸争端已对两国和世界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体现在贸易和投资两方面。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多家国际组织的研究显示,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挫伤了两国及全球的投资和贸易信心。身处风暴核心的部分中美进出口企业更是经历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关税战也使得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美国彼得森国际研究所(PIIE)2019年11月份公布的一份研报分析,对美国来说,提高关税就像对进口商品征收一项广泛的、数额巨大的销售税,由美国消费者支付,从而提高价格、减少需求,而生产者则看到进口中间投入成本的上升,从而损害了竞争力。

关税战是中美经贸摩擦的主战场之一,双方的加征关税措施给两国间的进出口带来了极大影响(图1)。尽管2018年双边贸易总体增长,但关税上调的产品,尤其是美国农产品出口却在下降。随着关税措施不断加码,2018年12月以来,中美双边贸易流量大幅下降,中国对美出口呈现显著下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速则下降更多,特别是化工、汽车等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下滑都十分显著。

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478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占中国货物出口总额19.2%;自美国进口1551.0亿美元,同比增长0.7%,占中国货物进口总额7.3%。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3233.3亿美元,同比上升17.2%。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

2019年1月-9月,中国对美货物出口3120亿美元,下降10.7%,占中国货物出口总额17%;自美进口906.6亿美元,下降26.4%,占中国货物进口总额5.9%。美国从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变为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对美货物贸易进出口下滑速度远高于以美元计价的中国总体货物进出口下滑速度。受人民币贬值影响,2019年前三季度,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1%,进口总额同比下降5%。

在经贸摩擦之前的正常年份,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一直稳定在一个很高的规模上。比如,2015年至2017年,每年中国从美国平均进口242亿美元农产品。受加征关税影响,2018年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减少到162.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2.7%。2019年1月-10月,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达到10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0.8%。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对《财经》记者表示,从中国出口结构来看,今年上半年,对美出口的下滑主要由对欧盟、东盟、墨西哥以及台湾地区的出口上升所替代。而从美国进口结构来看,对中国进口的下滑主要由从欧盟、墨西哥、越南、韩国等国以及台湾地区的进口上升所替代。这其中部分来自于转口贸易,但很大一部分是产业外移的结构性因素导致。

双边贸易之外,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企业对美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50.6亿美元,同比下降33.4%。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19.6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0%。

2018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34.5亿美元,同比增长10.2%。2019年上半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16.3亿美元,同比下降16.4%。近五年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30亿美元左右,最低为2015年的25.9亿美元,最高为2016年的38.3亿美元。

制造业发展较好的中国沿海某市官员告诉《财经》记者,中美贸易摩擦最重要的是影响了企业家的信心,反映在经济数据上主要体现为制造业投资增速和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大幅度放缓。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1月-10月全国制造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5.6%,较2018年增速分别降低6.9个、0.6个百分点,2019年两项指标的增速均为近十年来最低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十个月中国制造业吸引外资负增长。据中国商务部11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19年1月-10月在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5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的状况下,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却在下降,为202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为-8.2%。

中美关税战,不仅影响到中美双边的贸易和投资,对美国整体的出口和投资也有较大影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认为美国政府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美投资和出口走弱,这是9月份美联储决定降息的主要原因。

“初步研究显示,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2018年美国总投资减少1%或更多。”美国国会研究局(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下称“美国CRS”)今年10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

中美经贸摩擦也是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接近停滞和全球投资减缓的原因之一。

据IMF今年10月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2019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额仅比一年前增长了1%,是自2012年以来任六个月的最慢增速。此外,报告指出,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也是导致全球投资减缓的两个主要因素之一,另一因素为汽车行业的萎缩和重构。

WTO最新报告预测201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仅会增长1.2%,继续下调了增长速度,比2018年3%的增速低了1.8个百分点。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在2019年10月举办的IMF秋季会议和2019年9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一次讲座上表示,美中2018年和2019年累计加征的关税,预计将导致2020年全球GDP水平下降0.8%,造成约7000亿美元损失。

相较IMF预测的3.4%的2020年全球GDP增速,中美经贸摩擦对全球GDP增长的拖累可谓非常巨大。

吉塔·戈皮纳特进一步分析,相比之下,由于中国经济的外部性更强,因此受到的影响更大,达到2个百分点,美国是0.6个百分点,影响相对较小。该测算同时考虑到了消费者信心和金融市场的反应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指出,中美关税战若达不成协议,到2021年和2022年,两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平均下降0.2个-0.3个百分点。

关税争端祸害哪些企业?

自2018年4月4日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以来,美国对自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的关税税率和加征范围不断加码,作为回应,中国对自美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也在不断升级(图2,附文末)。

具体来看,目前,美国和中国均发布了4个加征关税清单,这也是美国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紧张局势日益加剧的过程。双方发布的清单1、2、3及清单4的第一批均已实施加征关税措施。

美国宣布的清单已经覆盖了5500亿美元几乎全部中国输美商品,最初其主要是对自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征收关税,包括手机、电脑和玩具在内的中国输美消费品(美方清单4,第二批)于2019年12月15日起加征15%关税的措施已暂停实施,此外,2500亿美元已加征25%关税的中国输美产品(美方清单1、2、3)加征税率进一步提高至30%的措施目前暂未实施。

总体上看,美国加征关税的4批清单从其对华依赖度低的商品逐步扩散到对华依赖度高的商品,征税对象也从中间品和资本品逐渐扩散到消费品,贸易摩擦的波及范围正从企业蔓延至消费者,负面影响持续扩大。

中国的反制策略则是对一些关键产品反复征税,不断提高这些关键品的加征税率,如部分汽车及零部件。中国实施的报复性关税主要针对农产品,尤其是大豆,而飞机和半导体基本上被排除在提高关税之外。按近期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磋商进展,2019年12月15日中国回应美国行动对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暂停实施(中方清单4,第二批),同时,恢复对自美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的措施也暂停。

2018年11月8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出的美国汽车。图/中新

据美国CRS报告分析,以中美贸易摩擦开始的上一年即2017年双方自对方的进口额为基准,截至2019年9月底,美国66.6%的来自中国进口产品受关税提升影响,一旦所有拟议的关税上调生效,这一比例将升至96.5%。与此同时,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60.3%的商品加征关税,到2019年底这一比例将可能升至71.8%。

“两个国家在对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他成员国实施最惠国(MFN)税率的基础上增加关税的幅度均是巨大的。”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9月,美国对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关税实际上提高了14.4%,是美国3.4%的平均最惠国税率的四倍多。若到今年底美国宣布的加征关税措施全部实施,加权平均关税将提高21.0%。

平均而言,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产品额外征收11.8%的关税,若所有拟议的关税上调能够生效,额外关税将升至16.2%。

目前美国对自中国进口的汽车零件、电脑及打印机零件、家具和床上用品等额外加征了较高的关税,而中国对自美进口的大豆、其他农产品额外加征的关税较高,目前分别为30%、32%,若进一步的关税措施实施,对大豆加征的关税将达到35%,此外,若对汽车和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额外加征关税将达到30%。

此外,中美两国均已将极为有限数量的自对方进口商品排除在实施的关税上调之外。如中国将“其他小虾及对虾种苗”(税则号列:03063610)、“润滑油”(税则号列:27101991)、“润滑脂”(税则号列:27101992)等极少数自美进口商品不再加征关税。

美国高高举起的关税大棒,其加征的关税到底由谁承担了?

国内外研究显示,2019年5月之前,美国加征的关税基本完全传导至美国进口商的进口价格,从而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了。

当时,美国已对价值约3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占其2017年进口总额的12.6%)加征关税,其中2500亿美元是自中国进口商品。

中金公司2019年5月底的一份研报分析,美国加征的关税虽然伤及外国出口商,但更多是对美国家庭和企业造成伤害,其部分原因可能是,中国出口商利润本就很微薄,难以降低出口定价来分担关税负担。

该研报认为,美国加征的关税也额外导致美国家庭承受进一步福利损失。“保守估计,5月开始美国家庭和企业承担的代价将达到68亿美元每月;相当于每个家庭年收入减少662美元。

然而,随着2019年5月10日起美国对自中国进口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外贸企业普遍要承担部分额外关税。

中金公司2019年6月中旬发布的《中美贸易摩擦下外贸企业系列调研》显示,“今年加征关税税率提高到25%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普遍大于去年加征的10%关税。去年加征关税后,绝大多数企业通过跟采购商谈价能够较好地转移关税成本,加上人民币汇率贬值,整体影响不大。2019年加征关税幅度再度上升后,一方面对美销售额同比下滑20%以上,另一方面外贸企业普遍需承担10个-15个百分点的加征关税,企业利润率受到挤压。

面对美国加征的关税成本,中国外贸企业的应对包括:加大经销商或客户的成本分担、开拓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或出口转内销、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等。

此外,国内一些在海外已有布局的制造业企业,考虑加大国外产能投放,将美国订单转移至设立在越南、泰国等第三国的工厂生产。

值得庆幸的是,2019年以来中国实施的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给中国外贸企业赢得了应对空间,但毛利率低于10%的外贸企业仍普遍较为困难。

停止贸易战首先要停止关税战,取消已加征关税,这是中方坚持的立场。这也符合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符合中美两国利益,符合世界利益。

美国对中国发动关税战的借口之一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大。包括林毅夫、萨默斯在内的不少中、美经济学家在多个场合表示,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消费多储蓄少以及中美两国在全球产业链所处的位置不同。

林毅夫近期在某年会上再次重申,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逆差80%以上是来自于东亚经济,包括日本、亚洲“四小龙”,最高的年份还超过100%。此后,由于比较优势形成的产业漂移使东亚的制造工厂由日本、亚洲“四小龙”转移到中国,现在美国对整个东亚的贸易逆差已降到60%左右。

因此,美国对外的贸易逆差扩大并不是中国造成的,发起关税战也解决不了美国贸易失衡问题。

(本文首刊于2019年12月23日出版的《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