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确诊病例突增,中国紧急布设三道防线迎大考

2020年01月20日 22:26  

本文3023字,约4分钟

新增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正值春运,中国防控体系紧急建立三道防线严防谨守

图 /pixabay

文 |《财经》记者 信娜 辛颖 赵天宇 孙爱民 实习记者 朱贺

编辑 | 王小

始自武汉,蔓延近一月后,截至2020年1月20日20时,中国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18例。中国之外,目前有4例,分别来自泰国、日本和韩国。

国内确诊病例218例,其中武汉198例,北京5例,广东14例,上海1例;截至1月20日18时,疑似病例7例,四川2例,云南1例,上海2例,广西1例,山东1例。

至20日,已报告3名死亡病例,均在武汉。此外,武汉市仍有9名危重症患者,35名重症患者。

在武汉一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内,医护人员全身包裹进一次性工作防护服,戴着防护眼镜和N95口罩,以及乳胶手套等。这家医院是隔离治疗武汉新型病毒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

研究者对这一新型病毒的认识在持续增强,《财经》记者从多位知情专家处了解,随着病例增加,尤其是出现了接触感染者及家庭聚集性病例,提示病毒存在人传人情况。“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病毒传播力有限,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效果比较轻微”。

在传播途径、传染来源等信息未明之下,前期干预收效有限,防控网络成为重中之重。

中国武汉、深圳、香港等地,以及美国、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已采取预防措施,对出现流感症状的患者进行隔离,并在机场加强体温检测。

1月19日,国家卫健委通报,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

正值春运,数亿旅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家过年,传染病防控体系,又一次面临考验。

设立独立发热门诊,第一道防线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须设立独立的发热门诊”,这是国家卫健委对各地防控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提出的要求。

发热门诊成为医院内,面对武汉新型病毒肺炎患者的第一道“防火墙”。

“如果(医院)没有发热门诊,需尽快预检并转诊”,北京某三级医院一名医生告诉《财经》记者,目前,医院因部分原因无法使用发热门诊。

没有发热门诊的医院不允许接纳发热患者,只能接收排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后的患者。

目前,各地医院在排查疑似病例,面对发热病人,第一时间询问的信息是,去过武汉吗?

新增肺炎通报中,患者信息的共同之处是,或来自武汉,或曾去武汉旅游、探亲。如北京卫健委通报,北京市大兴区医疗机构接诊的两名有武汉旅游史的发热患者,国家卫健委已组织专家,培训各地医院相关负责人。内容包括,首诊病例诊断程序、诊疗方案和院感防控培训等。

中国中部地区一家有隔离条件的县级人民医院医生告诉《财经》记者,遇到发热病人数首先进行排查,发现疑似病例需要进行隔离,确定发热原因后转诊治疗。

“采集疑似病例的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送至省市的疾控中心进行检验,来确定有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另外一家有隔离条件的县级人民医院医生说。

1月20日下午,上述医生所在区域紧急追加要求,“高度疑似患者需向省、市级定点医院转院,转诊病人必须由专车和专人接送”。

同时,此次要求特别提示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需有独立门诊和病房,有独立的记录。医院业已成立专家组、抢救组,一旦有发热病人,立即启动。

1月19日,上海某医院向全院医生发出通知,临床中,立即将可疑发热病人带至门诊或急诊的发热预检处,交给相关护士处理。

这家医院没有发热门诊,通知中写道,上海市共有24家医院开设发热门诊。并特别提示,距离该医院最近,并有发热门诊的医院。

储备抗病毒药物,第二道防线

“接到的通知是,没有对这类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要求每个医院储备常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阿昔洛韦等”,上述县级医院医生对《财经》记者说。

“(奥司他韦)前一段时间卖断货了,刚补货。最近因为肺炎的爆发,又在加班加点的发货”,一位九州通工作人员说。

确诊的新型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需转入定点医院。北京的两名患者已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目前无呼吸道症状,病情平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李兴旺在几天前,向其他医护人员培训时,交换了现有新型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这些特征是:患者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是9天;部分病例疾病进展较快,发病到出现呼吸困难仅7天左右。此外,患者年龄集中在40到60岁,暂未发现儿童患者。这中间,危重症约占15%,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

《财经》记者获取的一份武汉某医院1月18日内部资料,再度提示了上述信息,并补充,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最长为12天。感染源仍不明确。

1月20日,在某县向医护人员提供的“防控通知”中,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为,15天。

上述李兴旺的介绍中,肺炎患者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则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部分病例疾病进展较快,发病到出现呼吸困难仅7天左右”。

优化检测试剂盒,第三道防线

1月20日,“新增武汉新型病毒患者”的信息刷屏。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授王月丹向《财经》记者分析,随着检测方法的推广应用,有些此前没有确诊的病例被确认感染了,“可能是对前期积累的疑似病例的集中确诊”。

上述新增病例的通报中,纷纷提到了,“优化后的检测试剂盒”。1月20日凌晨,广东卫健委通告,疾控中心采用了优化后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同日,武汉卫健委通报,“完善检测方案,优化检测流程,加快了检测流程”。

西南某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上级部门已通知,会调拨新一批检测试剂盒。

此前,其所在实验室已储备了其他厂商的检测试剂盒。“这次新的试剂盒已经临床检测验证,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更有保证”。

这种检测试剂盒像一枚探针,在浩如烟海的核酸海洋中,快速与特定“身份”的病毒识别。

“按照现有的设备,一次检测样本大约需要4到5个小时”,上述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还需多次复核以确保准确性,“整个流程差不多需要一天”。

《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确诊病例需首先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断方案(试行)》中的病例定义。这之后,省级疾控中心初筛病毒全基因组测序,需与已知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后,最终,由国家卫健委疫情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评估确认。

这意味着,首轮基因组检测后,还需经过三轮复核确认。

如果该地区已出现首个病例,流程会缩短。“初筛后经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即可”,不需再由国家卫健委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评估确认,上述疾控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说。

这之后,新型病毒肺炎患者确诊在大幅提速,也是20日一天就通报一百多例感染者的原因。

截至发稿前,广东深圳有8例观察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浙江省通报了5例来自武汉并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已开始用新试剂盒检测医院送来的标本”,上述疾控中心实验室负责人说。

(相慧莲、《财经》记者姚佳莹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财经杂志】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