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屏蔽飞书”背后实为商业竞争

文/张耀华 编辑/朱弢  

2020年03月14日 14:16  

本文4357字,约6分钟

纵观互联网近十年的发展,伴随着流量风口的转移,“屏蔽战”从PC互联网时代延续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有竞争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屏蔽”的身影。

最近,“微信屏蔽飞书”事件沸沸扬扬,字节跳动多位高层公开发声,媒体跟进报道,推动舆论对微信平台的“声讨”,所谓“封杀”、“垄断”的争论大战再次上演。

“屏蔽”,在互联网场域,从手段到内容,都形式多样。大到整个外网、某个产品,小到一条链接,一个关键词,利用技术手段,都能被“屏蔽”。类似于防火墙、封杀,是一种彻底的“屏蔽”,而限制访问某个链接,取消直接跳转,是一种“限制”。“微信屏蔽飞书”事件的起因,就是微信取消了飞书分享链接的直接跳转。

在互联网平台的竞争过程中,“屏蔽战”的战场往往伴随着流量风口转移。其实,无论何种“屏蔽”,在互联网发展中,成为平台、企业、行业,甚至是国家出于利益、安全、商业竞争等因素所采取的一种治理手段。“屏蔽”的背后,也折射出互联网竞争之道、平台开放之义。

微信对飞书做了什么

2月29日18时,字节跳动旗下“飞书”头条号、知乎号等发布《关于微信内无法访问“飞书”相关网址的说明》称,飞书官网、飞书会议等相关域名被微信封禁,并且被单方面关闭微信分享的 API 接口。在飞书和飞书会议APP内,无法直接跳转分享二维码名片、会议链接等内容到微信。

疫情期间企业远程办公的需求,让各大办公软件展开激烈竞争,并试图借机在toB市场中抢占一块地盘。飞书和飞书会议,是字节跳动推出的两款办公软件。

3月1日,针对坊间对飞书的质疑,字节跳动高层对外表态“飞书不存在拉取微信关系链”“腾讯不该这样科技向善”“腾讯官方以封杀36kr微信公众号方式威胁其删稿”。

字节跳动官方和多位高层的多次发声,意指微信的做法是封杀飞书,是大平台的垄断。事件发酵至此,微信平台没有任何公开回应。

微信到底对飞书做了什么?专业层面讲,取消在微信平台内的直接跳转——对于飞书APP的专属二维码,限制第三方软件在微信上的分享权限;对于飞书会议的分享链接,取消在微信内的直接跳转,用户可以根据指引,复制网址到浏览器访问。飞书和飞书会议上的其他分享方式未受到影响。

3月4日,微信发布《在微信里,这些违规行为请绕行》公告中指出,“部分第三方 App 通过分享等行为,涉嫌拉取微信关系链、诱导下载,对用户隐私安全造成了威胁。”

对于部分第三方 App 通过邀请链接、邀请口令、邀请二维码等方式,涉嫌诱导用户下载 App ,同时可能存在拉取关系链的行为,不再提供微信内直接打开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的形式进行访问这一类 App 。

其实,这种对平台生态的治理,各家都有,且规则不一。比如,在支付宝里扫描微信的健康码,扫描结果是一大段乱码,页面显示“扫码内容非支付宝提供,请谨慎使用”。

区别于支付宝的直接屏蔽,微信在处理过程中还保留了链接地址,用户复制链接可以在浏览器中访问,给用户一个指引。

“屏蔽史”实流量争夺史

纵观互联网近十年的发展,伴随着流量风口的转移,“屏蔽战”从PC互联网时代延续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从搜索引擎到移动社交、从在线音乐到网约车,从移动支付到短视频、从电子商务到硬件厂商。可以说,有竞争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屏蔽”的身影。

2008年,淘宝屏蔽百度搜索引擎爬虫,百度搜索中,只会出现淘宝官网,所有淘宝内页尤其是商家、商品信息不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中。在电商初兴、搜索引擎是流量明星的年代,淘宝主动出击屏蔽百度,实质上守住了自己的流量及盈利入口,造就了如今淘宝的主要商业模式。

有数据显示,2012年淘宝有接近10%的流量来自以美丽说和蘑菇街为代表的导购社区,导购网站从淘宝分成超过6亿元。2013年,淘宝屏蔽美丽说、蘑菇街等第三方导购网站;2013年底,淘宝开始禁止蘑菇街使用支付宝。美丽说、蘑菇街转向自建电商平台之路。

2013年,淘宝再一次主动关闭微信跳转;2014年,微博禁止用户推广微信公众号,违规者将面临被禁言或封号的可能。在电商站稳龙头老大地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等移动社交APP涌入市场,淘宝、微博屏蔽微信,实质上也是要守住流量入口。

2018年1月,今日头条发布《头条号平台关于规范推广类信息发布的公告》,明确禁止头条号禁止推广微信、微博等第三方平台账户及二维码,禁止在内容中推广电商平台(淘宝、微店等)产品,如触犯规则,或对账户进行扣分和禁言处罚。今日头条此举,是为了保护自身用户流量,阻止为竞品引流。

2018年3月,微博屏蔽抖音链接,用户分享到微博的抖音链接无法出现在信息流,只有用户自己可见。除此之外,抖音分享的内容无法分享至微博话题。同年4月,微信、QQ屏蔽抖音链接,暂停短视频APP外链直播播放功能。进入短视频时代,抖音想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流量低成本拉客获新,社交平台屏蔽抖音的分享链接实质上也是为了保护流量。

“屏蔽”在国外的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也经常出现。维护商业利益,同样也是“屏蔽”缘由。

2012年,Facebook宣布以 10 亿美元收购 Instagram,Instagram用户数增长迅猛。随后,Twitter关闭Instagram的开发接口(API)。这次屏蔽,是Twitter对Facebook的一种反击。

2017年2月,微软在Outlook 里屏蔽谷歌和 Facebook的聊天工具,推荐用户转用Skype。

2019年12月5日,谷歌亚马逊冲突升级,谷歌屏蔽来自亚马逊设备的YouTube视频服务,而亚马逊此前暂停一些谷歌硬件产品的销售……

平台开放需互惠共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平台之间的“屏蔽”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公关口水战”的引导下,一说到“屏蔽”,大众惯性思维是“封杀”、“垄断”,给“屏蔽”冠上“以大欺小”的名号,甚至是违背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屏蔽”的一方往往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这次“飞书微信”之争再起,舆论也还是这般发展趋势,围绕垄断、封闭、不正当竞争等话题,众说纷纭。

其实,回到理性探讨,需要理清两个问题。一是“屏蔽”是正常的商业竞争,还是“垄断”?二是一旦有平台有“屏蔽”举动,是否就是封闭,违背了互联网精神?

就拿这次“微信限制飞书”事件来说,飞书本身是一个独立的APP,利用微信平台分享飞书用户名片二维码或是飞书会议链接,本质目的有二,一是利用微信平台的社交关系链,为自己低成本拉客获新;二是借助于微信平台进行自己产品的商业推广。

飞书的这种行为,就好像麦当劳拿着薯条炸鸡去肯德基的门店卖,上别人地盘,用别人的资源抢夺用户。被轰出来后,就说肯德基垄断,侵犯了用户的自由选择权。

一个产品或是平台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拥有用户流量,是提升产品体验、精心打磨产品、创新营销方式、扩大传播渠道等等因素综合造就的。从商业角度来讲,是付出了巨大成本获得的,花钱投广告、找冠名、做营销活动等等。

飞书利用微信宣传自己的行为,就是自己不花一分钱,还要搭上别人的领地去“薅羊毛”,便宜没占成,便就叫屈。

如果所有的产品,都像飞书这般心态,不光是对微信平台经济造成破坏,也会带坏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商业竞争秩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技术的更新迭代,可以说当下的互联网经济就是平台经济,而平台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还需要平台生态的构建治理。

所谓平台生态,互联网观察者魏武辉有个形象的解释:“所谓生态的非常重要的特点,有太多的人,在依靠你活着。所以生态必须有一个中心,而且,只能有一个中心。这也就意味着,他必然在开放的同时又走向封闭,这就是生态护城河。”

平台生态的构建和维护,建立在商业属性的基础之上。那么,互联网平台的开放,就是基于双方自愿合作实现互惠共赢的开放,而不是一个公益组织免费给别人做嫁衣,也不是把自己付出巨大成本构筑的城池拱手让人,更不是飞书这般依附于平台的所谓“开放”。

在竞争中赢得胜利

归根结底,对“屏蔽”的探讨,其实是平衡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对互联网商业竞争与合作的思考。

2008年,在搜索引擎是互联网流量风口的背景下,淘宝选择屏蔽百度搜索,只展示官网,不展示产品内页的做法,对于淘宝来说,是把用户搜索所需产品的流量留在自己平台,从而形成了平台核心商业模式。2009年淘宝“双十一”诞生,在短短几年内,也让交易量带动用户流量不停翻番。

对于百度来说,自身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没有因淘宝的屏蔽而受到影响。淘宝也没有完全切断与百度的商业合作,直到现在,百度搜索“淘宝”的前三个网址,依然是淘宝官网。

再说说短视频领域的竞争。抖音初为短视频新产品时,低成本获取用户的途径之一是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导流。微博、微信等产品因自身短视频业务发展与抖音的竞争,以及为了保护用户流量,屏蔽了抖音分享链接。

但是产品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影响抖音的崛起之路。凭借对短视频风口的精准把握,产品设计功能的特点以及算法推荐、热点运营等方式,抖音迅速成为短视频领域的“流量聚集地”,形成了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的独有商业模式。

其实这次“飞书微信”之争折射出的是,在办公软件领域,飞书作为新产品追求用户的过程中,想要利用微信平台导流,而遇到的商业竞争——微信为了保护自己平台的生态和用户资源,取消了分享链接的直接跳转。

反观淘宝、抖音等产品在面对竞争时的做法,飞书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到产品自身的竞争优势,寻找符合产品定位的商业模式,进而在办公软件领域脱颖而出,赢得用户喜爱。

作者为法律从业者,编辑:朱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