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防外疫

《财经》杂志 文/《财经》记者 姚佳莹 陈亮 俞琴 实习生 徐辰烨 李琼宇 编辑/朱弢 施智梁  

2020年03月23日 19:31  

本文7176字,约10分钟

国际疫情蔓延,为中国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输入型病例防控既是对防疫成果的巩固,亦意味着国内抗疫进入新阶段

图/新华

 

“最近7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数占新增确诊病例总数的84.55%”,在3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如此表示。

据米锋介绍,3月18日,中国首次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当日新增34例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型病例。其中,北京21例,广东9例,上海2例,黑龙江1例,浙江1例。截至3月18日,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9例。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境外输入型病例成了主要风险。截至发稿,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22万,中国以外16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4万。

可以注意到,近日,北京、上海等地主要口岸相继升级了境外输入防控措施。

3月19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自当日起,除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4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人员等,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均转送至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医学观察,费用自理。

上海从3月20日零时起,在原有16个重点国家基础上,新增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希腊、捷克、芬兰、卡塔尔、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8国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国家。而在3月17日,上海刚将重点国家名录从8国增加为16国。此外,新通知规定,所有入境中外人员,在进入上海前14天内有24个重点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隔离14天。

各国疫情和防疫政策的差异,为中国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输入型病例防控既是对防疫成果的巩固,亦意味着国内抗疫进入新阶段。

 

第一道关口:机场

3月15日,北京市公布,3月16日零时起,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均应转送至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有特殊情况的,经严格评估,可进行居家观察。集中隔离观察期间,隔离人员费用需要自理。

这一政策实施首日,3月16日,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从美国返回北京。据他介绍,由于政策刚实施,当天机场的各方面安排显得有些滞后,有关部门的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

首都机场于3月10日独辟处置专区T3-D,3月15日扩大了疫情严重国家的名单,全部国际/港澳台地区进港航班均需停靠于此。

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措施趋严,机场成了抗疫首站。

据首都机场公布的信息,T3-D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首都机场将其全面改造,移除原有商业餐饮店面等,以满足临时处置专区的使用需求,整个改造过程用时72小时。

T3-D三层作为旅客进港区,设有留观区域;T3-D二层为旅客中转区,设有休息区域;T3-D一层为出入境手续办理和安检区域。

《财经》记者3月17日在现场看到,T3-D区已呈封闭状态。“除了单辟唯一通道运送旅客出站外,已禁止进入。”首都机场工作人员向《财经》记者表示。

王慧(化名)来自沈阳,从英国探望女儿后回国的她,辗转约40小时到达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下称“新国展”)时已将近3月17日晚19时。

“海关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始发地、航班号、座位号、境外待了几天、抵京前是否中转、到北京后是否还需转机等信息,然后才放行过关。提取行李时,行李都已经消毒,”王慧告诉《财经》记者,“必须一关一关地通关,全程都在机场警察和海关人员的管控之下。”

从北上广等主要口岸来看,口岸入境检疫、填写健康申明卡、行李消毒等成为必备程序。

家住上海的王哈哈(化名)3月17日搭乘东方航空航班从马来西亚回国,踏入机舱前体温枪在她额头扫了一下。显示正常后,王哈哈才得以进入机舱。

虽然飞常准APP显示该航班满员,但王哈哈发现,航班后三排完全被空了出来。东方航空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后客舱最后三排右侧座位作为航空器隔离点,尽可能将疑似或发热旅客安置在右侧靠窗位置,同时将后部右侧盥洗室设为隔离人员专用,以避免交叉感染。

在飞行途中,乘务员不断提醒每位旅客填写好电子或纸质版健康申明卡,并在行程中和降落前为每位旅客再度测温。

一旦航班中发现疑似病例或发热旅客,机组将在航班落地前半小时依据上海口岸要求和现有流程通知机场海关。

经历5个多小时飞行后,当天21时20分左右,航班落地在浦东机场。与以往不同的是,空乘人员通知所有旅客要在座位上等待检疫人员上机,并同时需要再度填写纸质版健康申明卡。

22时,空乘开始通知重点国家回国人员下飞机,第一批共44人下了飞机。

由于是非重点国家入境人员,王哈哈被安排在第二批。走下廊桥,接驳车已在等候,接驳车实行限流,50人一辆。

至此“机舱内”闭环完成,“航站楼”闭环开启。

历经1个小时40多分钟,王哈哈抵达浦东机场T1航站楼,先排队到临时检疫柜台等待问询,同时扫码在上海“健康云”平台上填写相关信息。历经45分钟后,王哈哈排到了临时检疫柜台,经过检疫问询后,显示“健康云”平台的分类等级。此后,王哈哈需再去检疫柜台,由检疫官收取审核健康申明卡,随后相关工作人员在王哈哈的护照上贴上绿色标签。

与北京不同的是,目前上海海关将此前“红黄绿”标的风险等级管理,转为贴“黄绿”标管理。得到绿标的入境人员将被引导至放行通道,之后的流程与以往出关方式相同。

于英国留学的李雷(化名)3月15日由意大利罗马起飞,途经东京、上海,17日到达家乡长春。由于意大利属疫情防控重点国家,在东京飞上海乘坐的国航飞机上,李雷被安排在最后一排的位置。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第三版《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根据航班始发地疫情、客座率、航班运行特点等信息,将综合评估航班运行风险,共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对于低风险航班,主要是保障人流物流畅通,根据需要进行体温检测,机组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对于中风险航班,增加了客舱布局设计、减少人员流动等措施,在航行中对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对于高风险航班,机上服务流程将减少,并分区管理旅客,分散就坐,同时在每个航班的后三排预留应急事件处理隔离区。

国航回复《财经》记者称,3月1日至15日滚动统计显示,“境外进京”航班在登机前因体温超标暂不运输旅客76人,共涉及23个航班,飞行途中检测体温超标落地移交检疫67人,涉及44个航班。

“过海关时,海关人员问询很详细,包括转机流程、14天之内是否接触过发热病人、是否存在咳嗽、乏力、胸闷等情况,还问了我14天之内是否服药,确定我未吃过感冒药。”李雷告诉《财经》记者,尽管检疫时间过长耽误了下个行程,但李雷坦言:“至少有秩序,每个环节都有工作人员带领。”

由于上海划定了疫情严重国家,重点国家来沪人员入境流程更为严格。针对重点国家来沪航班,上海机场集团在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划定了相对固定的机位或廊桥,停靠后,上海海关实施登临检疫、体温筛查、信息查验等入境检疫流程。对来自重点国家的航班实施100%登临检查,对航班上的入境人员实施100%体温检测及100%健康申明卡审核。

一旦发现发热或疑似新冠肺炎旅客,由机场通知现场等待的120救护车直接从机坪转运至属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

 

第二道关口:筛查分流

“3月5日收到上级指示后,我和同事立刻前往虹桥机场实地查看场地。3月6日,宝山区卫生部门和民政局工作人员分别进驻了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宝山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张祝龙告诉《财经》记者。

根据属地管控职责划分,上海机场集团、上海16个区及江苏、浙江省驻沪办在机场的工作点,分别按照上海市入境人员和入境后需在上海经停12小时以上再中转的人员,负责安排专车将对应人员转运至集中隔离点或居家隔离社区。

张祝龙就是宝山区派驻机场的对接人员。每天早上10时,张祝龙准时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手套等,进入宝山区虹桥机场驻点。直到虹桥机场当日最后一班国际航班进港。

机场工作人员将贴上黄标的入境人员引导过来后,入境人员根据自己的居住地寻找各地区对接台。在张祝龙看来,这个很像“小朋友找妈妈”。

对每一位来到宝山驻点的入境人员,张祝龙都要登记审核相关信息,询问入境旅客是否在宝山有固定住所。得到相关信息后,张祝龙通知入境人员居住地所在社区,卫生部门、社区工作人员、公安将上门核实并查看是否具备居家隔离条件。

社区审核完这些之后反馈给张祝龙,张祝龙将安排相关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入境人员乘坐宝山区的专用大巴,前往“临时集中留验点”,不符合条件的则进行集中隔高。

广州采取了类似举措。旅客集中前往机场指定集散区,即白云机场T2航站楼东客运站处,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目的地调查、粘贴身份标示签,分区接送。

对于广州市内的,广州各区派员24小时在集散区驻点值守,专车接送;对于广东省内其他地市,各地市派员24小时驻点,专车送回目的地;对于目的地为省外的人员,目的地指挥部安排专车接返,或由入境口岸所在地指挥部将旅客护送至离粤交通工具。

北京则更为严格,除了类似的人员分流和各地封闭式的接送外,北京专门设置集散处进行第二次体温筛查。

“所有入境人员都在唯一的出口等候转运车辆,接我们到新国展进行第二轮体温筛查。”王慧说。

新国展距离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不到6公里,占地约10.7万平方米,这个北京地区最大的展览中心成了入境人员进行第二次隔离检查的唯一地点。“体温检查、登记信息,前后我花了近8个小时,有的人甚至更久。”王慧说。

而对于人员分流、接送到入住酒店,每一环节经手人都需签字。在新国展唯一开放的入口E3门处,来自各省市的接驳车进出频繁。

“境外旅客在新国展进行第二次体温检测后,体温正常的人员,由新国展工作人员登记分流到各省驻京办,再分到各市驻京办,由各市驻京办根据旅客行程,负责酒店往返、机场和火车站的接送。”沈阳市驻京办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北京市分配给沈阳入境人员的酒店有两家,谁负责接送,谁签字。到酒店,谁负责接待也要签字。”

3月14日,北京新国展入境人员转运集散地。图/新华

 

北京压力最大

首都机场副总经理赵莹曾表示,在3月15日之前,首都机场的T3-D处置专区每天接纳的航班大约为10余架次,旅客在2000人次左右,而在15日调整后,首日处置专区共运送旅客7252人次,与调整之前相比增长了220%。飞友科技统计数据显示,仅3月18日就有24班入境航班。

另外,北京规定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均应转送至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与上海仅针对24个重点国家采取集中隔离措施相比,北京防控承压巨大,且压力分布于后续筛查、人员接送和集中隔离等各个环节。

3月17日下午,在新国展E5停车场,刚完成了第二次检测的旅客与一名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原因是该工作人员告知旅客还需等待至少3个小时,等其他同机沈阳旅客完成检测后一同送到酒店。

“我从大年三十一直干到现在,确定沈阳市无新增确诊病例后就到北京负责对接沈阳入境旅客。现在每天很多人入境,从登记、接送、入住酒店,到送旅客至离京交通工具,我们都需全程跟随。我们人手根本不够,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24小时连轴转,一天后再换另一拨人。”一名负责对接沈阳旅客的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说。

在新国展E5停车场,记者注意到,不少省市驻京办安排了接驳车辆接转境外人员,此外,北京市还增派车辆驰援。一名来自北京的司机主要驰援大连,“除了大连的专车大巴,我们这两天也刚刚加入接转”。

自2月29日起,北京地坛医院开始接收机场转送的筛查人员,截至3月17日,由首都机场送至北京地坛医院需进行境外输入人员筛查的共计1601例。3月15日,地坛医院副院长吴国安曾表示,由于接诊压力巨大,地坛医院几天内紧急增加10位医生、22位护士和15位警察,新开疑似病房为患者提供单间。

3月19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徐颖表示,从19日始,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均应转送至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隔离,费用自理。目前,北京市各区已建立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观察点149处。

北京市正调配资源解决上述压力。

一方面,为分担筛查压力,北京已于3月16日重启小汤山医院,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治疗。北京小汤山医院设床位1600余张,将对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收进医院进行治疗,对筛查后未发现异常的旅客将由目的地省份以安全适宜方式接运回本地。

据介绍,北京市卫健委等从22家市属医院中选派了600余名医护人员进入小汤山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涵盖呼吸、感染、重症、急诊、儿科、中医、检验、放射、药剂等,已完成系统的业务及防护培训。医院启用首日,已筛查35人,确诊1人。

另一方面,北京将分流进京的所有国际航班。

3月17日有网传消息称,自3月18日起,所有进京的国际航班将转飞国内其他机场,北京不再接受国际航班。北京入境航班先分流到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等机场,在当地做疫情筛查,有症状的就地治疗,没症状的再转飞北京。

尽管该消息未获得官方证实,但相关措施已显露端倪。据河北省政府通报,18日上午,河北省委副书记赵一德等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石家庄正定机场应对处置准备工作到正定机场调研检查,实地考察定点隔离远机位、旅客入境查验区和定点隔离酒店情况。

两天后,确切的分流方案终于公布。

3月19日,民航局、外交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移民局联合发布《关于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有关事宜的公告》(下称《公告》),决定调整目的地为北京的部分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

《公告》称,将调整部分国际始发客运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北京时间3月20日莫斯科至北京CA910航班、3月22日巴黎至北京CA934航班第一入境点为天津;3月20—22日东京至北京CA926航班第一入境点为呼和浩特;3月21—22日多伦多至北京HU7976航班第一入境点为太原。

乘坐上述国际航班的旅客在第一入境点实施检疫并办理入境手续,行李清关。检疫符合登机条件的旅客可搭乘原航班入京。腹舱所带货物在北京清关。

根据《公告》,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指定第一入境点的安排及相关措施将根据疫情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如何应对输入风险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告诉《财经》记者,国外一些地区正像早期武汉一样处于疫情暴发期,而中国防控已取得成效,部分在国外的中国人感觉国内更加安全、决定回国,导致外来输入的风险升高。

潘小川告诉《财经》记者,传染病预防的原则是尽量避免接触污染源,而最主要的传染源就是病人,也就是要做到对病人进行隔离。新冠肺炎有一个特点,即存在很多隐性传染源,部分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能把病毒传染给他人。

潘小川认为,从国外疫区回来的人,其中真正的感染者或许只是极个别,“但是从国家要保护大多数人不受感染的角度讲,这是最可靠的预防措施”。

上海一名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告诉《财经》记者,以北京一己之力,或许难以承受大量的入境人员的集中隔离工作,势必需要其他省份摊派任务。

“虽然该政策可能带来较大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也给社会和居民生活造成不便,但这种安排也正体现出中国的社会制度优势所在,这样严格的传染病管理体制,欧美国家很难做到。从长远来说,是完全值得的。”潘小川认为。

潘小川认为,国内目前总体防控形势好转,京外其他一些地区对疫情的管控或许有所松动,但对北京而言,目前还需严防死守。“今年还要开两会,北京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才行。一旦有纰漏,后续对全国的防疫和社会及经济发展都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为严防疫情“倒灌”,全国已有多起境外输入病例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6日,北京、浙江、河南、甘肃、宁夏5地已通报6起“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被立案调查”事件,至少涉及15名入境人员。

上述确诊病例涉及的人员之外,与之密切接触者的数量更为庞大——在宁夏首例被立案调查的境外输入病例中,截至2月27日,已发现189名密切接触者。

此前,北京、河南、甘肃、宁夏、浙江等多地曾通报境外输入病例被立案调查事件。《财经》记者发现,当事人均有瞒报行为,但他们所涉罪名并不完全一致。如北京通报的廖某君案例,及河南、甘肃、宁夏、浙江通报的4起案例,均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立案;而宁夏通报的案例,当事人因涉嫌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被立案。北京通报的王某某案例则未提及所涉罪名。

法律上明确了境外输入病例的涉罪问题。

3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境外输入病例中的部分涉罪问题,将六大类主要行为所涉罪名明确为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告诉《财经》记者,《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境卫生检疫法》均对隐瞒疫情等违法行为有针对性的规制条款,在适用时确实存在选择问题。因此会存在不同部门,面对相似违法情形,适用不同法律的情况。“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和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量刑。前者存在量刑区间,三年以下或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后者为三年以下”。

(《财经》记者王静仪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