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什么要公布师生感染人数?

文/《财经》记者 王丽娜 编辑/朱弢  

2020年04月23日 18:41  

本文1968字,约3分钟

深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报师生感染病例是为了做到疫情防控下的风险沟通和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一些不确定的风险,并做好学生返校前相应的准备。

4月22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圳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学生返校有关情况。

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吴兵在发布会上披露,深圳市师生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27例。这是国内首次有城市公布师生感染情况。

图/视觉中国

返校前先沟通不确定风险

此次发布会的背景是深圳市首批学生亦返校复课在即。

此前,经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自4月27日起分期、分批、错峰返校,深圳亦做出相应安排。

在4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介绍了复课的具体安排:4月27日,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返校。5月11日后,各地根据学校疫情防控情况分期分批安排中小学其他年级学生返校。幼儿园幼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返园(校)时间另行研究确定。5月11日后,具备条件的大专院校可安排毕业班的学生返校。5月18日后,大专院校其他年级、高职院校、技工院校和中职学校可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

另外,按照广东省教育厅部署,结合深圳实际,今年深圳市中考文化课考试定于7月20日至21日举行,初二生物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定于7月22日举行,与全省中考时间同步。中考英语听说考试将参照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高考英语听说指导意见安排。

同时,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吴兵通报全市疫情及防控工作情况。吴兵称,截至4月21日24时,深圳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46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9例,境内病例422例。累计出院439例,19例确诊病例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治疗。深圳市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3例,其中境外输入12例。

吴兵还通报, 截至4月21日,深圳市共报告在本市工作的教师感染者6人,其中5例确诊病例,其中出院4例,在院1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已解除隔离。在深圳学校读书的学生感染者共21例,其中确诊病例16例,均已出院;无症状感染者5例,解除隔离4例,在院1例。其中,小学生10例,7例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学生7例,5例确诊,2例无症状感染者;大学生4例,均为确诊病例。

4月23日,深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师生累计报告病例占全市累计报告病例和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总数的5.4%。

这位负责人表示,通报师生感染病例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做好疫情防控下的风险沟通和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一些不确定的风险,并做好学生返校前相应的准备;二是通报有度,并不涉及师生个人隐私;三是通报的数据是疫情发生以来至4月21日的累计确诊病例。

“十道防线”保校园安全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在4月2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生返校工作,将学生返校摆上当前全市打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大攻坚战的重要议事日程。

王水发表示,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平稳有序推进学生分期分批返校,深圳市筑牢“十道防线”,保障返校安全。如:切实做好开学检查验收审批工作;切实做好防控物资保障,按照每人每天配备2个口罩的要求,保障供应口罩、额温枪、隔离服、消毒剂、洗手液和免洗手消毒液等;切实做好卫生专业人员进驻学校和卫生健康副校长配备工作;切实做好健康信息申报与审核;切实做好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切实做好校园封闭式管理等。

4月23日,龙华区的一名初三学生家长告诉《财经》记者,上周末学校通知确定4月27日初三开学,并且告知家长学校为每个班都配备口罩、额温枪、消毒用品,“对去过武汉的教师和学生,学校还专门组织进行核酸监测。”

对于学生返校复课后的具体安排,比如食堂就餐、教室座位安排等,这名家长说,她所在的学校还并未告知具体细节。

深圳一名高二学生的家长表示,学校非常重视即将到来的返校复课,校方告诉他,会提前组织教室和学校职工去返校准备,并模拟返校流程。

4月23日,对于学生返校后的一些具体疫情防控问题,《财经》记者联系深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一切以发布会为准”。

《财经》记者还了解到,除深圳外,广东省其他城市也在为返校复学作准备。东莞市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表示,此前他收到通知,让家长在4月14日前回复给学生购买的口罩数量。“学校下发的通知称,开学返校后学生口罩配备按每人每天2个计算,至少准备可供两周使用的量,费用由每个家长自行负担,每个口罩1.5元。”

4月22日上午,广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在座谈会上表示,当前组织返校复学时机成熟、准备充分,接下来要坚定信心、责任共担,扎实做好师生健康检测、保持社交距离、严格校园人员进出管理等工作,发现线索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广泛开展疫情知识和安全教育,自觉增强安全防护责任和意识,不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