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88.9万人次核酸检测:无症状感染者万分之五,传染力很低

文|《财经》 记者 辛颖  信娜 编辑 | 王小  

2020年04月29日 18:49  

本文3617字,约5分钟

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很低,在重点人群之外,不必过度检测。我们应该选择低投入,广收益的常态化防疫方案

随着湖北省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全面清零,人们的担心转向了无症状感染者。究竟有多少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潜伏在身边,是否会引发一波大的疫情?

2020年4月29日,武汉市卫健委公布最新数据,自解除封城以来,武汉市开展核酸检测88.9万人次,累计发现无症状感染者457人,其中0例转确诊,累计追踪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1855人,0人转为确诊。

这一数据一直在被密切关注。解封首周,武汉市进行22.6万人次核酸检测,数据显示,无症状感染者130人,比例大概是万分之五点七;同时,武汉企业自发组织的员工检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到万分之八。

扩大检测范围,做到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是国家卫健委针对当前情况提出的要求。4月28日,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6例,其中境外输入5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993例,包括境外输入131例。

随着调查样本扩大,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在下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对《财经》记者分析,此次约万分之五点一的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并不高,而武汉应该是这一群体密度最大的地区,理论上其他地区只会更低,这一调查可为后续制定防控方案,各地决定检测力度和范围提供依据。

潜伏期患者比例逐渐下降

武汉上述80多万人次的检测,实施的是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普通人群“愿检尽检”,扩大核酸检测的覆盖面,全面筛查无症状感染者。

虽然在这一检测阶段,武汉457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并没有转确诊病例,但从全国看,转确诊的病例虽时有发生,但目前无症续发感染者很少见。

国内最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广东省,进行了更大范围的筛查,3月1日—4月23日,广东省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311例,累计转为确诊病例19例。截至4月25日,广东共完成核酸检测454.1万人份。

《财经》记者了解到,在疫情早期,中国地方疾控部门做了一个30例无症状感染者的追踪研究,后这30例全部转为确诊。

不过,随着调查样本扩大,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在下降。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卫健委曾组织专家,对1月29日至4月8日各地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3月10日以后,转为确诊病例的比例维持在11.2%以下,部分省份这一比例相对更低,在6%以下。

尤其是最新公布的武汉数据中,累计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转为确诊患者的数量均为0。

“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为零,可能与武汉的情况有关,有症状的、可能发病的在前期已经都发现了,现阶段(发现的)可能以体内病毒浓度较小的感染者为主。”曾光认为,要对这些无症状感染者持续观察,了解其携带的病毒多久才会消失,并扩大监测指标,如血清抗体,尿、便中是否携带病毒,这都是对传染病自然史研究的重要环节。

不过,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等人曾撰文指出,目前仍缺乏大规模社区人群无症状感染者分布的数据支持,他提到两个检测人数稍具规模的研究值得注意:日本曾纳入1月29—31日从武汉市撤侨的565人分析发现,截至3月6日,共有13例核酸阳性,其中4人无症状。

另一个研究为,截至2月21日,钻石公主号3711名乘客和船员中,共634人检测阳性,其中328人无症状。

国内对无症状感染者的诊断标准是,无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以及呼吸道等采集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或血清抗体检测呈阳性。

无症状感染者,主要包括两类。国家卫健委新冠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蒋荣猛对《财经》记者介绍,一类是在潜伏期末发现的核酸阳性的患者,他们大部分是可能发病的,即变成有症状的患者。

第二类是隐性感染者,也就是一直不发病,也无症状,过一段时间体内会产生抗体。目前来看,这类感染者占比较低。

因而,需要先判断这些患者是感染前期但还没有症状,还是具有传染性的隐性病毒携带者。

无症状感染者首先是感染者,携带新冠病毒,具有传染性,但是传染性不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撰文写道,对于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是明确的。病毒学研究发现,感染者在出现临床症状1天—2天可以检测到病毒核酸。因此,属于潜伏期病例的无症状感染者在其出现症状前1天—2天就具有传染性。

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更隐蔽,在病毒传播能力上可能较小。浙江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系主任陈坤对《财经》记者分析,无症状感染者,一般来说,其传染性应该没有显示临床症状的确诊病例强,当然也需要更多数据支撑。“没有咳嗽等症状,那么扩散病毒的浓度、距离都减少,因此也减弱了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

目前,为稳妥起见,各地要求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也需要隔离观察14天。

少见的“常阳”患者

蒋荣猛了解到,其中一部分人是通过复工体检发现的恢复期患者,核酸呈阳性,没有症状。此前被感染过,体内有抗体。也就是此前所提到的“常阳”患者,即呼吸道标本核酸长期未转阴。

4月24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亚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湖北现有在院治疗患者中,约有15人是普通型或轻症患者,正在等待新的核酸检测结果,另有30多人长期核酸不转阴,他们是所谓的“常阳”患者。

“常阳”也是此次出现的新名词。

一位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生告诉《财经》记者,3月底,医院曾对早期治疗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复诊,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有些患者核酸结果显示为阳性,于是再度收治入院。“这些患者没有表现出症状,在治疗上也没有采取特别的方式,慢慢的,其中一些患者的核酸便转阴,符合出院标准”。

在这中间,金银潭医院几乎每天或每隔一天便给这部分患者做核酸检测,“有的人大概做了十几次核酸检测后,才由阳性转为阴性”,上述金银潭医生说,目前仍在院治疗的这类“常阳”患者只有几个。

蒋荣猛此前在一篇名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些概念》的文章中提到,部分健康人在复工体检时发现,检测结果是核酸阳性,IgG也呈阳性,甚至肺部CT有“磨玻璃样改变”。这些人有的可以追溯到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前有过短暂的发热、咳嗽等症状,有的近期则没有任何病史。由于无任何症状,同时IgM阴性,结合CT如果没有急性期炎症渗出改变,可判定为“恢复期感染者”或“既往感染者”,可能也属于“常阳”这一类。建议复查二次核酸(至少间隔24小时),如仍为阴性,可解除隔离。

适时调整检测方案

随着检测能力的增加,大规模筛查是在将疫情防控的关口前移。

曾光认为,由于防控及时,部分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传播力可能还没有机会得以体现,因此要持续密切观察。而接下来的大规模流行病学应该有针对性行,才能了解在不同时段的病毒特征。比如现在重点观察的哈尔滨、武汉周边城市等。

武汉市的日核酸检测量从4月1日的1.3万人次,增长到目前的峰值6.5万人次。广东省核酸日平均检测量达6至8万份。

“广东省所有的无症状感染者均是在主动大排查中发现。”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覃铁和4月17日在发布会上介绍。

蒋荣猛指出,前一段时间,重点针对病人、有症状的人,进行核酸检测。现在是对重点人群进行主动筛查和检测。我们现在有能力,有时间做这个事情。相当于把防控的手段往前移,也就是说患者在还没有发病的时候,就已经筛查出来了。

通常无症状感染者发现途径有四个:一是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二是聚集性疫情的调查;三是传染源的追踪;四是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传播地区的旅游史,或者是居住史人员进行检测。

武汉市同时强化医疗机构防线,加大就诊患者排查力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两小时内报告,12小时内出检测结果,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所有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组织专家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巡检,出现异常症状及时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规范治疗,确诊及时订正。

目前对于来自武汉的人员各地仍相对谨慎。以广东省为例,持有抵粤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持有既往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证明的离汉人员,能够出示包含以上检测结果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离汉人员,可正常复工复产复学。如果离汉前,未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或者无法提供既往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结果者,抵粤当天,可安排免费核酸检测。

“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很低了,在重点人群之外,不必过度检测。我们应该选择低投入,广收益的常态化防疫方案,对出现的病例及时控制,就不必担心疫情扩散,可正产复工复产。”陈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