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疫后经营突围:数字化转型能否解困?

文/《财经》记者张明丽 编辑/王延春  

2020年05月03日 15:38  

本文4850字,约7分钟

预计到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32万亿元,占GDP的35%;到2030年这一比重保守估计将超过50%。新冠肺炎疫情给所有企业带来影响,对中小企业而言,化解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机遇就是加快数字化转型

今年一季度,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中国许多行业遭遇重创。而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呈现两位数逆势增长,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表明疫情并非对所有行业都是坏消息。

在4月30日召开的G20数字经济部长应对新冠肺炎特别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分析了数字经济产业逆势增长的原因。在全国经济活动几乎停摆的情况下,电子商务保障“封城”期间武汉百姓的生活,“在线学校”和“空中课堂”等网络授课保障全国两亿多学生“停课不停学”,人工智能高效读片诊断助力疫情防控。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企业沿用传统思路与运作模式可能难以为继,按部就班运营的中小企业面临着重大经营危机。

大连一家主营海外旅游的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向《财经》记者讲述了她所在企业的近况,“旅游业是这次疫情中受创最严重的行业,隔离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而旅游业却恰恰需要聚集人气,在景区关门、酒店空转、餐馆闭客、航班骤减的现状下,2020年的经营预期完全被颠覆。”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预计2020年夏季会是出境游旺季,可惜没有如果。”据了解,这家国际旅行社每年组织大连去日本的游客数量占据大连总出境人数的40%-50%,为了今年东京奥运会这个热点,他们陆续推出了奥运主题游、美拍美食游等特色产品,“现在全部泡汤了”。尽管国家文旅部决定向旅行社退还80%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但与巨大的支出及停滞不前的收入相比,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每个月固定的物业、房租、用人成本就摆在面前,且疫情导致未来业务的不确定性很大。”上述负责人表示,现在盘下来企业的现金流只够撑3-4个月。对于员工来说,业绩占据旅游从业人员较大收入比重,光凭基本工资,根本不够开销,“怎么活下来成为当下最大难题”。

上述旅行社情况并非个例。4月26日,北京市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北京中旅停工、停产降薪的通知》,通知提到,因疫情原因,旅游企业暂停经营旅游团队业务,公司已无力经营,“自2020年5月起,北京中旅待岗员工按北京市最低工资70%发放,每月1540元。”

据了解,中山市香山智库研究院与中山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以中小企业为主,调研205家制造业企业,形成了《疫情对中山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该报告显示,疫情对中小企业最直接的冲击是,企业正常的营业收入减少甚至锐减,但人工成本、厂房租金、借债贷款、应付货款等刚性开支仍在持续。在成本支出和收入减少两头挤压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现金流周转紧张,甚至断裂,产生坏账风险,可能有一批企业会倒在疫情黎明之前。调查显示,9成以上受访企业账面资金难以支撑 3 个月。

调查还显示,受访企业在用工方面的主要困难有受交通、防疫管控等方面影响,员工不能按时返岗(占42.44%);企业吸引力相对较弱,新员工招聘困难(占36.1%);劳动力供给减少,员工复工率较低(占31.71%)等。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团队也通过研究和对比中国10000多家民营企业的财务报告,发现大公司在此情况下能够维持大约半年至一年时间,但一半的中小企业无法挺过3个月。

其调查结果与邮储银行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邮储银行对2200余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77%的小微企业业绩变差,54%的企业表示自有资金难以坚持超过3个月。

然而,近年来,中小企业贡献了中国近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和80%的就业,是经济的稳定阀与社会的平衡器,目前又是承担中国出口、就业的主要力量。中国经济要扛住疫情冲击,中小企业是关键。那么,中小企业如何能经受住考验,保持韧性生长?

疫情“危”中寻“机”的企业

疫情作为外生性变量已无法改变,但对于有些企业来说,是危;对另一些企业来说,是机。

位于武汉的YOUMAKER旗舰店主营中高端手机配件,疫情期间,店铺销售额不但没有受损,反而稳中有升。该店负责人李帆表示,销量上涨得益于及时转型,YOUMAKER选择与京东合作,在特殊时期也能保证正常送货,用户体验很好。

在国家采取“激进”关停措施的前提下,多数线下工厂一键停摆,而网络消费、网络办公、网络教育、网络医疗、网络金融、网络娱乐等却实现了逆势增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1月-2月份远程办公企业规模超过1800万家,远程办公人员超过3亿人。95%的网民增加了线上娱乐和服务的使用,爱奇艺、芒果TV和腾讯视频会员数量分别环比增长了1079%、708%和319%。在线医疗需求激增,据平安好医生公布的数据,1月20日至2月10日,平台访问人次达11.1亿;今年1月22日至2月6日,APP新注册用户量较前20天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增长达9倍。

另一方面,国家邮政局统计,今年1月份春节期间全国邮政业揽收包裹8125万件,同比增长76.6%;投递包裹7817万件,同比增长110.34%。

这从侧面可以看出,线上业务凭借“零接触、自动化、远程化”等优势,在此次疫情拉锯战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风险抵御能力,为中小企业经营者们提供了新思路:复工复产重要,数字化转型更重要。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朱伟认为,当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面临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及资源环境制约的挑战。数字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转型的最大机遇。

32万亿数字经济盘是谁的机遇

企业若想进军数字化市场,环境资源很重要,而数字经济正在中国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戚聿东表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32万亿元,占GDP的35%;到2030年这一比重保守估计将超过50%。

早前,中国在数字经济上的前瞻性布局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2004年—2017年间,中国基建投资平均增速超过20%,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已经位居世界前列,高铁里程、高速里程均居世界第一。

此外,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介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光纤用户占宽带用户比例超过93%,4G用户达到80%。信息通信产品的质量、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且在网络流量暴发式增长的高负荷情况下(疫情期间互联网流量较去年年底相比增加了50%,武汉增长率达到了60%-70%),网络质量并没有下降,“视频还是高清的”。

随着资费水平持续下降,网络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网购用户规模达6.39亿,占网民整体的74.8%。而疫情促发的“宅经济”则使网络用户黏性“更上一层楼”,QuestMobile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后,人均上网时长增加了30分钟,涨至7.3小时。随着一批消费场景“被迫”转移线上,居民新型消费习惯在无形中得到培养,为企业带来预期之外的机遇。

谁在加速布局数字经济?

疫情以一种危机倒逼的方式迫使人们开始严肃审视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性,客观上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各企业看到了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纷纷将布局数字经济划入自己的战略蓝图中。

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工程宣布开工,计划在3年内建成并投产,实现年产1500万台笔记本电脑、产值400亿元,成为世界级的“智能工厂”。能科股份拟公开增发,部分资金将投向基于数字孪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平台项目。优刻得与上海银行合作,针对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云量贷”专项支持。

也有一些企业初步试水并已尝到甜头。银泰百货改变经营方式,将柜台搬进淘宝直播间,帮助疫区导购“云复工”。某品牌BA(商业数据分析)表示,“平时在专柜一次只能接待一位顾客,直播就不一样了,一次就能服务上百人。”这种一对多的经营模式使得售卖效率提升,2000份商品上线一分钟后全部抢光,一名导购直播3小时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相当于复工6个月的客流。

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不仅是为了应对“疫”时之需,更是立足长久的必经之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表示“积极稳步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中小企业的必修课。”

然而,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进展不一,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不占优势,创新门槛较高,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不小挑战。

但这也正是数字化、网络化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发展而言,其价值所在。有行业专家认为,中小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可以借助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手段,有效降低成本。

目前,国家层面已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企业进行数字经济转型。

4月10日,国家发改委与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疏通政策障碍和难点堵点。引导云服务拓展至生产制造领域和中小微企业。鼓励发展共享员工等灵活就业新模式,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蓄水池作用。”该方案还提出,要“鼓励各类平台、开源社区、第三方机构面向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开发工具及公共性服务,加大数字化转型支撑保障”。

李克强总理4月2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了可以‘一业带百业’。”要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引导各方合力建设工业互联网,适应群众数字消费新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难处在于,现阶段没有高效便捷的数字化转型工具。不少行业巨头出手帮扶,商家也借力已有互联网平台运营,实现双赢。

据了解,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推出 “疫后企业帮扶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凭借“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提供的时空数据和时空AI能力,基于政府、京东、企业等多元时空大数据,能够对目标行业进行画像分析,并对单一企业、产业链条企业、区域聚集企业进行疫情冲击影响评估,确定重点帮扶的企业名单,保障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美团上线的“春风行动”仅在第一周就为超过25万商户通过流量卡、代金券等形式提供了帮扶,获得扶持的现有商户平均营业额增幅超过80%。

阿里巴巴在时隔11年后再次启动扶助中小企业的特别行动“春雷计划”,只是这次更加倾向于数字领域。通过阿里专属流量扶持、数字化物流服务专享优惠、智能诊断助力商家成长的方式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商机开拓能力。在全球数字化展会上,阿里巴巴通过沉淀20多年的大数据,为商家匹配到更多精准的商机,最终实现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67%,订单数同比增长114%。

苏宁则把疫情期间自身复工复产的创新举措作为一种社会服务职能,赋能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企业。“千家万户”项目通过开放线上APP及线下数千家苏宁小店流量资源,邀请品牌入驻, 为商户免费提供一系列流量、大数据和技术服务,共同拓展销售渠道,加大民生消费服务力度。

接受《财经》采访的多位专家提醒,数字化转型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与重构不能一蹴而就,落实到个体头上,具体转型模式还不能一概而论。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所说:“美学拯救世界,‘逆行者’拯救疫情,数字化拯救企业,但前提是企业找到正确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