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逆势增长471%,小仙炖是如何做到的?

2020年05月14日 20:37  

本文1640字,约2分钟

“至今我已经吃了四年小仙炖,家里空瓶可以垒成一面墙。”演员陈数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对于小仙炖的喜爱。而这种喜欢也不仅只停留在消费层面,她另一个身份是小仙炖投资人。

据了解,小仙炖创立于2014年,主打鲜炖,解决了干燕窝原料难鉴别、即食燕窝口感损失鲜度的痛点。

之所以选择燕窝鲜炖,与小仙炖创始人兼董事长林小仙的出身背景相关。林小仙出生于中医世家,受广东传统的食补文化影响颇深,深知长期食用燕窝的好处。但是经过调研,她发现,市场上最主要的两种燕窝均存在消费痛点:干燕窝原料难鉴别、处理及食用方法不明;即食燕窝属于罐头食品,储存时间长、部分即食燕窝甚至含有添加剂,口感上损失鲜度,更造成营养减损。

尽管与即干燕窝、食燕窝相比,鲜炖燕窝有诸多好处,但要想实现却面临诸多困难。林小仙表示,需要从“源头—加工—配送”生产全链条入手,一是保证原料上乘,二是加工方法科学,三是配送得当及时。

在燕窝原料上,小仙炖将加里曼丹岛作为主要原料产地,选取营养成分最高、口感最佳的燕盏部分;加工方面,小仙炖自建生产线,研制出低温炖煮配方;在配送上,全程冷鲜配送,顺丰空运直达。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3月,小仙炖鲜炖燕窝整体销量已突破1000万份,2019年双十一期间,小仙炖成为第一个进入天猫亿元俱乐部的鲜炖燕窝品牌。而在今年疫情笼罩的2月份,小仙炖销售额实现了220%的逆势增长,“38女王节”期间,更是获得了同比471%的增长,引得众多传统滋补老牌纷纷跟进鲜炖燕窝品类。

谈及此次逆势增长,林小仙表示,一方面得益于多年品控的积累,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团队对于市场战略的把控。“疫情之下,用户对于滋补品需求旺盛,当然对于‘品质信任话题’也更为敏感了。”

疫情考验着每个公司的品牌力及抗风险能力,不少行业都将经历一次洗牌的过程。疫情重压之下,直接导致全国性的工厂生产停摆,小仙炖经过严密审查,终于在2月11日,顺利复工复产。

为了强化品牌信任,小仙炖在2月21日通过直播的方式,首次公开了品牌旗下的全国首家鲜炖燕窝方便食品SC认证工厂的各项安全生产流程,邀请3万多名观众当上“云监工”,让更多用户“安全看得见”,吃得放心。

在炖煮部分,为了避免二次接触,小仙炖采取了后段式杀菌方式,优先将燕窝原料真空封入密封瓶,再进行炖煮,炖煮好后,采用三重保鲜包装,由顺丰空运进行无接触点配送。

小仙炖的生产车间参照药企标准,空气净化三级过滤,并每天进行臭氧杀菌消毒,所有一线生产工人都需经过测量体温、讯问健康、两次更鞋、两次更衣、标准洗手流程、一次深度消毒、720°风淋吹扫清洁、佩戴医用手套等10项全方位消毒及防护措施后,才可参与生产,确保在燕窝生产车间无人员交叉感染风险。

“云监工”的直播方式虽然能够快速打消用户疑虑,建立品牌信任,但对于企业而言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若是在直播期间出现任何差错,无疑会是一场重大的公关危机,品牌信任度也会顷刻瓦解。

小仙炖方面表示,之所以有这个底气,是因为小仙炖工厂的安全生产策略并非是疫情期间临时形成的,而是在疫情之前一贯的严格、严谨的生产标准,这也是为什么小仙炖工厂可以迅速复工,并完全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满足了高涨的用户需求。

在业内专家看来,近5年来,燕窝消费结构逐年升级,高单价商品下单用户数占比逐年上升,用户规模与消费力并驾齐驱。然而,巨大的市场并不意味着产业发展成熟,燕窝的稀有珍贵无形中加大受众的认识门槛,大量低质品横行市场,小作坊式的生产方法等,这些都无形中阻碍消费者购买燕窝,市场无法完全释放。小仙炖品牌通过对原料的严格把控,工艺创新突破,将中华传统滋补文化和现代消费客群需求进行融合,未来或将颠覆整个燕窝行业市场格局。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