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期缩短4天半,与会人员默哀1分钟哀悼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财经》综合报道  

2020年05月21日 19:23  

本文3734字,约5分钟

5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新华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5月21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全体与会人员默哀1分钟,对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会议议程获审议通过。会议议程是:一、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二、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三、列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民法典草案。四、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五、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六、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七、补选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

开幕会上,与会全国政协委员将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5月2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召开会议,推选团长、副团长;审议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审议大会议程草案。5月21日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举行预备会议,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表决会议议程草案。预备会议后,大会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21时40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新闻发布会将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5月20日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就会议主要议程、今年中国经济形势、脱贫攻坚、对外援助、“逆全球化”思潮、新技术发展等热点问题回答中外媒体记者提问。

郭卫民介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5月21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5月27日下午闭幕,会期比原计划缩短了4天半。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并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民法典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审议通过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政治决议等决议和报告。

本次大会期间,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都做了相应的压减。将安排开幕会、闭幕会以及两次大会发言,其中一次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安排6次小组会议。开幕会、闭幕会将邀请外国驻华使节旁听。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

全国政协对如何统筹疫情防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视。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深入研究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并且通过移动履职平台等形式展开讨论,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对策。

大家认为,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加快恢复,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应对疫情催生的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

郭为民同时强调,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明显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大,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在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对冲性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总体而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这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在面对复杂严峻局面时展现出超大规模经济的整体优势,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巨大的潜力和回旋余地。

经济界、农业界、工商联界的委员们,聚焦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围绕把握宏观政策取向、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出了多项意见建议;围绕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保护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举措,不少建议被政府部门吸收采纳。

郭为民介绍,政协委员们认为,面临的形势越是复杂,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迎难而上,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面对疫情威胁,我们众志成城、顽强拼搏,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今天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相信一定能够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新冠疫情体现出国际合作重要性

在回答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后,郭为民针对新冠疫情对全球合作的冲击的问题做了解读。

他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的确对于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很大冲击。我们也注意到,在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也有人提出要把在国外的企业搬回去,也有人声称要鼓动本国经济和中国“脱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多数国家的领导人和国际主流舆论呼吁各国加强团结,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近期一些专业机构的调查也显示,很多跨国企业并不愿意从其他国家撤回去,包括从中国撤回,他们不愿意;而且还有新的企业不断来投资,期待继续开展国际经贸合作。

郭卫民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确给国际经济合作带来困难,但也更加体现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前两天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我们注意到联合国秘书长和许多国家领导人都强调要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面前,人类始终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度外,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全球性的挑战能靠一国之力解决。只有秉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的理念,才能最终战胜困难。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性进程,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商品和资本的流动、科技和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是正常的。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可能加剧了一些人的质疑和担心,也有人提出要增加本国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的生产和保障能力。但我们认为,“脱钩”主张不是一张好药方,我们应该看到,全球产业链布局和供应链结构是多年来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依赖性,面对疫情冲击,各国应该加强团结、加强合作,协调政策立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而不应以邻为壑、分裂孤立,更不能把疫情问题政治化,抹黑、指责、鼓动搞对立。

郭卫民表示,中国倡导多边主义,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反对单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将展现出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继续促进国际经贸合作。

他强调,习近平主席在不久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可以相信,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会改变,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不会改变。

新技术是经济增长新引擎

提到抗击疫情中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重要作用,郭卫民说,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这些新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大数据我们可以对疫情的发展、人员的流动开展实时监测,有效提高了防控的针对性和效率。智能机器人走进医院、走进隔离区,送物送药、导医导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通过5G技术,我们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进行直播,亿万网民成为见证中国奇迹的“云监工”。另外,5G+远程的会诊系统为医疗救治汇聚起最精锐的专业力量,远程教育实现了“停课不停学”,远程办公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中国在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在加速成长。”郭为民表示,为推动新技术的发展,中国不断完善顶层设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广大企业积极创新,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期,中央提出要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进度,这将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步入更快发展阶段。

郭卫民说,全国政协一直高度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发展,每年都会以各种形式进行讨论、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去年,全国政协围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这一主题开展了调研,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了意见建议。全国政协组织了“委员讲堂”节目,请政协委员中的专家介绍5G知识,向社会公众进行普及。一些委员还通过提交提案、在移动履职平台讨论等方式,就相关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也有委员建议在加快新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

他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全国政协将持续关注、助力推动,使新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服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