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用、财政纪律与人民币国际化

《财经》杂志 文/邵宇 陈达飞  

2020年06月01日 07:09  

本文8869字,约13分钟

现代货币理论(MMT)并未明确要求央行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这将是历史的一次巨大退步

人类用几百年时间和无数次悲剧证明了印钞的危害性,可我们仅仅用十年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这场讨论本就是进步,因为在《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诞生之前是不会有这场讨论的。历史交给我们的是财政纪律的重要性,其中之一就是保持央行的独立性。将货币锚定通胀,顶多算是货币失锚之后的一个“发明”。至今为止,维持物价稳定仍被认定为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也因此,好像只要通胀无忧,货币政策就可以“开小差”了。

在开放经济中,承担财政赤字货币化成本的并不是央行,而是财政本身,而最终承担者只能是纳税人。因为,它破坏的是财政纪律和国家信用,因此,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