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拟入11项新应用,涉及20家机构

文/《财经》记者 张颖馨 编辑/袁满  

2020年06月03日 18:30  

本文5058字,约7分钟

第二批11个拟纳入“监管沙箱”应用公示,相较于第一批,此次首次纳入保险机构,并允许科技公司直接申请;且从“事前入箱”进入“事中监测”阶段,监管方面也已建立起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小事故,直接上传照片至指定软件便可完成理赔;未来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时,与你交流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近年来,一些带有浓厚科技创新色彩的金融服务,在逐步走进大众生活的同时,亦进入监管视野。

6月2日,央行营业管理部在官网披露第二批拟进入北京金融科技“监管沙箱”的应用名单,包括基于智能机器人的移动金融服务项目、5G+智能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服务、“一路行”移动端终端理赔产品、多方数据学习“政融通”在线融资项目、天翼智能风险监控产品、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eKYC)等11项应用在列,涉及20家机构。

《财经》记者注意到,相较于第一批“入箱”项目,此次公示应用首次纳入保险机构,并允许科技公司直接申请。据接近“监管沙箱”的知情人士透露,第二批拟“入箱”应用是从100余个申请项目中筛选而出,其中,部分“入箱”项目源于此前第一批“入箱”的项目备选。

对于第二批拟“入箱”项目的创新价值,多名金融行业人士认为,第二批拟纳入“监管沙箱”项目相较第一批肯定是有所突破,是一种审慎的技术或者机构创新,应该关注这些项目对未来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上的创新。纳入“监管沙箱”,意味着这项技术未来将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认可。

据《财经》记者了解,相较于其他地方处于“事前筛选”项目阶段,北京“监管沙箱”工作不断提速,已从“事前入箱”进入“事中监测”阶段,监管方面也已建立起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新突破:首次纳入保险公司,科技公司可直接申请

在推进金融科技“监管沙箱”工作上,北京一直被业内人士称为“跑出不一样的加速度”。2019年12月5日,央行发布消息称,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同日,北京金融局表示,将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箱”。

今年1月14日,央行营管部对6个拟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应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涉及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API等领域,申请主体包括银行、清算组织、科技公司等11家机构。3月16日,北京金融局官网披露6个创新应用项目已完成登记。

不到3个月,第二批11个拟纳入“监管沙箱”应用公示。接近北京金融科技“监管沙箱”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第二批拟“入箱”应用是从100余个申请项目中筛选而出,其中,部分“入箱”项目源于此前第一批“入箱”的项目备选。与第一批项目名单相同,第二批11个“入箱”应用的名单几易其稿。

相较于首批“入箱”项目,此次“入箱”项目有何不同之处?央行营管部称,在首批试点项目基础上,本次公示应用更加惠民利企、开放包容。具体来看,拓展业务范围和申报主体。公示应用横向拓宽了金融业务范围,覆盖了银行、保险、非银行支付等领域;纵向延展了申报主体,支持科技公司直接申请测试,涉及的金融服务创新和应用场景由持牌金融机构提供。

“相较于第一批项目,第二批项目在范围上有两个重要突破,一方面是首次纳入保险机构;另一方面,允许科技公司直接申请测试。”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另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监管沙箱”研究团队将除银行、保险等机构之外的公司视作科技类公司。也就是说,在第二批拟“入箱”项目中,包括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所申请项目,均属于以科技公司直接申请。

此前的3月27日,北京金融局在官网发布第二期项目征集公告,称金融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可以单独或联合申报第二期创新应用项目;紧接着的4月,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中国金融》杂志上撰文指出,科技公司在满足门槛要求的前提下可直接申请测试,涉及的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应用场景则须由持牌金融机构提供。科技公司既可联合金融机构共同申报,也可单独申报后结合应用场景选择合作金融机构。

扩容的同时,第二批试点项目更注重“抗疫基因”。央行营管部称,针对抗疫和复工达产需要,优先选取具有抗疫特性的应用进入试点,如工行、建行、中国人寿的试点应用打造非接触式金融服务,提升疫情下金融服务可得性;北京银行、国网征信的试点应用高效便捷提供信贷支持,加快推进企业复工达产。

另据《财经》记者了解,部分逐步转型金融科技的网贷公司,亦正积极接触并准备相关“监管沙箱”项目的申报工作。接近北京地方监管的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确认,确实有部分此前以网贷为主营业务的机构来接触,但是“入箱”项目肯定不会考虑P2P等业务类型,但如果这些机构确有创新技术,且能应用到持牌金融机构提供的具体金融场景中,可以进行申请。

二批项目“含金量”如何?

事实上,在第一批6个“入箱”项目发布之际,市场便有观点指出,首批“入箱”应用在创新性上略显不足。彼时,有地方监管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监管沙箱”刚迈出第一步,要以稳为主。基于此,当下市场更为关注,第二批拟纳入“监管沙箱”的项目是否会有较大的创新突破?

接近北京“监管沙箱”的知情人士从目前市场热点和行业发展情况出发,认为其中三个项目值得进一步关注。具体为:“一路行”移动终端理赔产品、多方数据学习“政融通”在线融资项目和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eKYC)。

“‘一路行’项目的重要意义在于说明‘监管沙箱’开始关注并纳入保险科技,不再局限于银行科技;多方数据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和应用场景当下都备受市场关注;eKYC在具体业务中的意义很明显,且与新冠肺炎疫情下非接触的业务运作模式相呼应。”上述知情人士说。

另有金融科技行业从业者告诉《财经》记者,“一路行”移动终端理赔产品的优势在高速路等场景中尤为突出,比如若在高速路上遭遇一些小事故,可以直接将照片上传App并完成理赔,大大提高了效率。这个项目申报者(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并不是市场上唯一做这个产品的机构,且这个产品出现也有不短的时间,纳入监管沙箱说明监管对这方面应用拓展的重视。

产品说明书显示,多方数据学习“政融通”在线融资项目则是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使用多方数据(互联网大数据、政务大数据、金融大数据)进行联合建模,向金融机构提供风控产品。

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夏平告诉《财经》记者,多方数据学习“政融通”在线融资项目是使用安全多方计算将政府数据与金融机构的数据融合、建模后,计算潜在客户的风险系数,从而得出比传统方式更准确的风险定价。多方安全计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数据“不离属地”(因此该项技术又被称为联邦计算),这对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金融领域,多方安全计算模式是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KYC(即充分了解你的客户)在金融机构的业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亦是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eKYC)’这个项目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同样的工作,在不同机构重复进行,不仅是资源浪费,也降低了客户体验。利用区块链不可更改、时间戳、多方验证等特性,eKYC体系可以成为所有金融系统共同维护、共同使用的基础金融设施。”夏平表示。

与此同时,金融科技行业资深观察人士毕研广认为,工商银行申请的“基于智能机器人的移动金融服务项目”同样值得期待。“未来,去工行的网点办理业务,看到大堂经理并不是个‘人’,而是一台能够跟你对话的交互机器人。这个机器人项目,是能够跟客户进行交流,并且能够带领客户办业务的机器人。它不再是一个‘简单迎宾’机器,而是能够听懂你需求,给出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 ”

但正如硬币的两面,第二批拟“入箱”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创新价值和实际落地争议。比如有金融科技行业人士指出,在eKYC项目中,考虑到企业数据隐私等问题,实际不敢保证会有多少企业愿意共享自己的数据;在中国银行申请的“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中,仅拥有交易信息的金融机构能否做好供应链金融,尚需要时间验证;工行的智能机器人能否完全替代部分高端网点的大堂经理,恐怕不能一概而论;建设银行的“5G+智能银行”项目,在银行网点有Wifi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依托5G网络来展业等。

总体来看,多名金融行业人士认为,第二期拟纳入“监管沙箱”项目相较第一期肯定是有所突破,是一种审慎的技术或者机构创新,应该关注这些项目对未来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上的创新。纳入“监管沙箱”,意味着这项技术未来将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认可。

地区博弈:北京已进入事中监测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北京,多地亦在大力推进金融科技“监管沙箱”相关工作。据《财经》记者了解,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首个城市,多地此前一直在博弈,最终“花落”北京。

今年4月27日,央行公布了第二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将试点从北京扩展到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等6市(区)进行。

5月17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宣布,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启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表示,在设置创新应用刚性门槛的同时,也要设置柔性边界,利用信息披露、公众监督等柔性监管方式,让消费者参与到金融科技的产品创新中。在宽松适度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下,减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障碍,鼓励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更多的创新方案变成现实并投入应用。

紧接着的5月19日,杭州市召开针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政策解读会,向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介绍入盒申报的流程。

对于各地“监管沙箱”实施方案有何差异,接近“监管沙箱”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将由人民银行出台统一的规则,各地基于大规则,再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目前来看,北京走得比较快,但并不是说就将北京的经验直接提取做规则,更准确地说,北京的实践是在验证央行顶层设计的可行性”。

据《财经》记者了解,相较于其他地方处于“事前筛选”项目阶段,北京“监管沙箱”工作不断提速,已从“事前入箱”进入“事中监测”阶段,监管方面也已建立起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入箱’之后如何对项目进行‘事中监测’,如何建立相应的制度,如何评价项目实际发挥的作用及面临的风险状况,如何及时对公众进行披露等。我们的关注点需要从‘事前入箱’机制,转变到‘事中监测’和‘事后出箱’这两套机制上。”接近北京“监管沙箱”的知情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