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发展新地摊经济,更需要与时俱进的规则

文 | 余乐 编辑 | 马克  

2020年06月04日 20:34  

本文1878字,约3分钟

我们需要的是一整套稳定、清晰、成系统的政策法规体系,把“前现代”的地摊经济纳入到现代市场经济的体系之中,这样才能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局面

疫情之后,中国的“地摊经济”彻底火了,不过不是在地摊上火,而是在互联网上火了。地摊卖菜的在街头还没大量出现,股市里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摊概念股”已经愉快地割起了韭菜。

近日,为稳定就业,全国多个城市密集出台了各种对地摊经济的松绑、扶持政策。国家的政策当然是好的:地摊经济方便了群众、创造了就业、给城市增添了烟火气,大家都喜闻乐见。但是,地摊经济的发展也不是政府一声令下就能“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仅有政策鼓励还远远不够。

由于长期推行比较严格的城市管理规范,地摊在北京等大城市已经绝迹数年。政策公布数天以来,讨论地摊者很多,但互相问起来,发现谁也没真的见到地摊“重出江湖”,流传在网上的也不过是个别报道和几张存在高度PS和摆拍嫌疑的照片而已,不足为信。如果摆地摊真的像某些报道里说的那样一天能赚一千元,那为何更多人还是光说不练呢?

也许政策来得太晚,许多人都已经忘了地摊应该怎么摆,但人们不会忘记的是,曾经红红火火的地摊上一次正是终结于“政策”之手。在禁止摆地摊的年代,小摊贩在和城管之间的一次次“猫鼠游戏”中逐渐失去信心,只能另谋生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政策又鼓励摆摊了,甚至有传言说城管打电话邀请摊贩去摆摊。但对于那些被抓怕了的摊贩来说,他们难免不去担心:谁知道这阵风什么时候会刮过去?

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市场经济的大忌。政策的每一次调整可能都有言之成理的原因,但不稳定的政策预期,给市场主体带来的影响却往往无人弥补,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更是经不起这样的反复折腾。

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已经够多了:前些年因为环保等原因,各地纷纷禁止养猪,许多养殖户赔得精光,等到肉价大涨、供需紧张的时候,“政策”又开始鼓励养猪。可这时候,当年的养殖户就算有心,也不一定有力了;云南大理早年间为了发展旅游业,让外地投资者在洱海边盖起了不少民宿酒店,但前两年要治理环境,又把许多资质齐全的民宿酒店拆掉。投资人的真金白银打了水漂,大理的旅游业也不复当年之繁荣。

可想而知的是,如今想要摆地摊的人恐怕都会问自己:如果哪天政策变了,我的摊儿又被抄了怎么办?

从实践层面来看,摆地摊的人也比养殖户或民宿投资者更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们可以被“拿来说事”的地方太多了:妨碍交通、无证经营、食品卫生不达标,等等,随便哪一条都担待不起;交警、城管、工商,随便哪个执法机构都能找出他们的毛病。

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地摊的种种弊端都是真实存在的:占道经营让别人无路可走、售卖假冒伪劣产品、食品不卫生等等,相信很多人都因此吃过苦头。前些年执法机构对地摊的查抄、封禁,也并不都是“故意找茬”,而是确有部分合理缘由。如果现在的放开政策像当年的封禁政策一样简单地“一刀切”,那么地摊经济管理失控可能带来的各种城市病马上就会重新显现,引起市民的强烈反弹,甚至引发政策的再度收紧,陷入死循环之中。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依靠的是规则,而地摊经济之所以问题多多,就是因为它一直被视为自然经济的“遗存”而没有被纳入到规则体系之中去。同样是卖烤串,饭馆需要“三证齐全”,而路边摊就什么证都没有,想办也没地方办;同样是卖货,商店里都有小票、有售后,路边摊却是一锤子买卖,出了问题想找人都找不到。没有这些规则体系的制约,地摊经济自然就会滋生出许多弊病,管理者也就陷入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局面之中。

因此,想让地摊经济走上可持续的繁荣之路,仅有一个放开政策和“城管邀请”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是一整套稳定的、清晰的、成系统的政策法规体系:哪里可以摆摊、摆摊需要哪些资质、对食品卫生、售后保障有什么具体要求,等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做到“行商”和“坐商”一视同仁。这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从长远来说,也是对摊主和地摊经济的保护。

只有这样,才能把“前现代”的地摊经济纳入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体系之中,让执法者有法可依,让经营者知道权、责、利的边界所在,不再担心为“风向”的不确定性买单。只有这样,经过升级优化的“新地摊经济”,才能长久地红火下去。

作者为《财经》编辑,编辑: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