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1.5万亿让利目标?银保监会打出组合拳

文 |《财经》记者 俞燕 编辑 | 袁满  

2020年06月19日 20:22  

本文3807字,约5分钟

金融业让利除了最直观的降低贷款利率,还包括降低债券利率、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减少金融业收费等措施,此外还包括保险机构减费让利、适度延后保费缴纳时间等让利措施

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通过金融机构向企业进一步合理让利,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6月19日,《财经》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银行业加大了让利力度,今年以来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截至5月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03%,较2019年全年的平均利率下降了0.67个百分点。一季度,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4.32%,较年初下降0.46个百分点。

此外,通过推动合理配置债券投资,支持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低利率发行,亦加大了直接让利力度。

在融资成本下降的同时,银行业对于制造业的信贷投放明显加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则远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在负债端,则引导贷款利率下降让利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诸项举措一个重要的结构变化在于,为提升资金的直达性、防止空转而清除“路障”。不过,如何在既防止资金跑偏和空转,又要保持金融机构本身的稳定性,无论是对于监管部门还是金融机构,亦存考验。

让利多措并举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据了解,金融业让利除了最直观的降低贷款利率,还包括降低债券利率、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减少金融业收费等措施,此外还包括保险机构减费让利、适度延后保费缴纳时间等让利措施。

在诸让利措施中,降低贷款利率无疑是金融系统“让利”的核心。

《财经》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今年以来,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截至5月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03%,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67个百分点。一季度,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4.32%,较年初下降0.46个百分点。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报告估算,一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由2019年底的5.44%下降36BP至5.08%,一季度末各项贷款存量约160万亿元,那么贷款利率下行使得银行向实体让利约1442亿元。如果假设全年信贷增速13.5%,到2020年底的信贷存量将为约174万亿元,假设年底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可达历史前期低点2009年一季度时的4.76%,则全年共降68个BP。据此推算,2020年银行通过信贷角度对实体让利将达到约1.18万亿元。

除了降低贷款利率,银行机构通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实现让利。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银行业对79.9万户的1.44万亿元到期贷款本金实行延期,对59.7万户的653.7亿元到期贷款利息实行延期。此外,还通过还贷后再给予融资支持等多种方式给予企业持续金融支持2.4万亿元,加上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的临时性延期还本安排,银行机构为超过四成的中小微企业到期贷款提供了再融资支持。

据了解,近期银保监会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将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进一步延长至2021年3月底,要求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可协商延期,并将大型国际产业链企业纳入政策适用范围。

5月,银保监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 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明确了对信贷、助贷、增信和考核各环节收费行为的要求,取消信贷资金管理等涉企收费。此外,还对有关部门和机构降低融资担保、抵押登记、信用评估等方面的服务收费,从多个方面推行降低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银行还有多少让利空间?

工欲善其事,必将利其器,在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进一步让利的目标,银行业还有多大的“家底”进一步让利?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实现净利润7102亿元,同比增长5.62%,其中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行业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主要来自贷款、债券等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为了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2020年以来银行业增加了信贷投放,前5个月各项贷款新增10.9万亿元,同比增加2.58万亿元。其中,制造业新增贷款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为2014年以来最快增速。制造业新增贷款占境内新增贷款的11.3%,比年初提高6.7个百分点。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08万亿元,同比增加2.83万亿元,同比增速27.56%,远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

在债券类生息资产方面,截至5月底,银行业增持国债、地方债和企业债等各类债券,其债券投资余额较年初增加3.77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4.3%。

在今年疫情阴影下银行业仍保持利润增长,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利息收入和风险暴露存在一定的时滞。“已实施临时性延期付息的贷款利息仍然计入当期收入,但这部分贷款的风险暴露没有在利润中反映,今年或明年风险可能会加快暴露。”上述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此外,银行业的管理成本有所下降,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在保障各项金融服务水平不降低的同时继续降低管理费用,压缩各项开支,一季度成本收入比下降6个百分点,降至25.69%。

多位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心应该放在降低负债端成本。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以来,银行的资产端成本逐渐下降,但在银行负债端占比高达六成以上的银行存款的利率却变动不大,这造成银行的负债成本居高不下,也使得净息差的收缩成为趋势。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商业银行净息差2.1%,较2019年末下降了10个基点。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表示,当前要着力压降负债端成本,给降低融资成本打好基础,以推进银行业合理让利,“这符合市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解读”。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亦在推动银行降低负债端成本,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打基础。据了解,近日银保监会就银行机构结构性存款违规展业问题下发专项文件,要求银行科学审慎设计结构性存款,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避免银行机构盲目提升存款成本。

有多位银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我国银行业绩增长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不能过分压缩银行的盈利能力。通常来说,资产回报率(ROA)越高,让利空间越大,因此让利要在保持银行业稳定经营和风险防范的前提下,量力而行。从目前银行业的现状来看,肩负让利重任的可能将是让利空间较大、经营较好的大中型银行。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发表评论指出,当前疫情造成影响仍在发酵过程中,中资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冲击尚未完全暴露,考虑到资产质量变化的滞后性,银行业金融风险仍处于易发高发期。在当前阶段实施更加审慎的财务安排,“以丰补歉”的安排十分必要。

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决心不变”

近日,信托业动静不断。

“信托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仍然存在,行业风险防控形势仍然较为严峻。”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上述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信托业“去通道”的目标不变,继续压缩信托通道业务、逐步压缩违法违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巩固信托业乱象治理成果,引导信托公司加快业务模式变革。

近日,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加大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和化解工作,其中对压降信托通道业务尤其是融资类信托业务提出了明确的压降要求。

上述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资管新规颁布后,对资金信托整改工作要求一直没有变化,相关政策要求具有连续性。因此,“这个决心是明确的和坚定的,压降通道业务和融资类信托业务,不仅过去要求压,现在要求压,今后还会要求压。”

广义的融资类信托既包括通道类融资信托业务,也包括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融资信托业务。据了解,目前银保监会需要重点压降的融资类信托业务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各类金融机构借助信托通道开展监管套利、规避政策限制的融资类业务;二是信托公司偏离受托人定位,将自身作为“信用中介”,风险实质由信托公司承担,违法违规开展的融资类业务。

具体而言,压降工作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政策限制性或禁止性领域的融资类业务,支持开展投向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两新一重”建设领域的融资类业务,鼓励信托公司发挥信托融资方式灵活的优势支持复工复产、复业复市。

“监管政策不会一刀切,而是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促使其优化业务结构,直至信托公司能够依靠本源业务支撑其经营发展。”上述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压降违规融资类信托业务,可以破除信托公司的路径依赖,有利于促使信托业加快回归本源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银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行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不含房地产业)信托资产余额13.24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62.29%,同比提高3.23个百分点。投向小微企业的信托资产余额2.32万亿元。

截至5月底,信托业受托管理信托资产余额21.26万亿元,较年初减少3426亿元,较2017年末历史峰值减少4.98万亿元。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余额9.72万亿元,比年初减少9266亿元,较2017年末历史最高点减少5.92万亿元,累计压降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