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谊:资本永不眠,疫情没有阻挡外资进入中国的步伐

发言 | 秦谊 编辑 | 吴海珊  

2020年06月22日 17:20  

本文2824字,约4分钟

布局中国,已经成为很多大型公司未来五年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6月18日,《财经》杂志和《巴伦周刊》中文版联合举办了以“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重构新机遇”为主题的“财经·卓见”线上论坛。德勤区块链发起人、亚太区投资管理行业主管合伙人秦谊作为与会嘉宾,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视角分享了她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看法。

秦谊表示,当前外资机构正积极寻求进入中国资产管理市场,而当前中国经济所显示出的韧性,以及中国资本市场表现出来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积极、开放态度,将会促进这一进程。 

以下是经过编辑的发言实录:

25年前,我在华尔街服务一个全球性的券商机构时,理解了电影《Wall Street》中的那句“Money never sleeps”(资本永不眠)的涵义。资本会一天24小时在全球流动,寻求无风险收益——当美国收市的时候,金融机构资金部会把公司账上当日盈余的资金划到伦敦,进入到下一时段的投资,继续产生收益;等伦敦收市后,又会把资金划到日本,继续投资,如此往复。

“Money never sleeps”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钱总是要寻求回报的;第二,钱寻求回报的地方必须是开放包容的,从监管的角度来讲规则必须是透明公平的,能够为投资者的投资活动提供可预测的公平的竞争环境(level playing field)。

外资在疫情期间仍在积极入华 

上世纪九十年代,外资很难投资到中国市场中来,因为钱的“进”与“出”是个问题。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出台各项政策,并推动各种工具的启动和运用,比如从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到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到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DII(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同时最近外汇管理局也取消了QDII、QFII的上限,QFII的投资品类也增加了。这些政策和措施所代表的中国金融市场的包容和开放的力度,已经向全球展示了一个比较大的姿态和格局。

当疫情发生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市场会进入商业冷静期,所有交易行为都会慢慢静止下来。但是据我观察,中国股市除了2月17日当日稍微出现了一点流动性的问题之外,股市交易一直是处于比较活跃和健康的状态,公募基金总体融资量又创了一个历史新高。

从外资进入到中国市场的角度来看,其实整个疫情期间,有不少的外资机构积极地寻求像我们这样事务所的帮助。他们想要进入中国,投入到各种资产管理相关的服务领域中去。例如前不久,全球排名前三位的托管银行之一开启在中国申请二级市场产品托管的资格;几家全球龙头公募基金在中国申请全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牌照。今天摩根大通也申请到了全资的期货子公司。 

整体来讲,这些公司都积极地在进行中国市场布局,他们的意愿和行为,反映出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跟国际接轨、越来越包容。

大消费和健康体现韧性经济方向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就是“有韧性”。这个韧性体现在哪里?

目前全球的资金量非常充盈,央行通过降息,以及其它各种措施,强力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保证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其实从资本市场运作,及其与实体经济挂钩的角度来分析,这样做是有风险的。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风险(Solvency Risk)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风险。目前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Solvency Risk。虽然短时间内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充盈程度和资金的流入,保证整个市场稳定运行,至少短期保证资本市场的风险不会外溢到实体经济,不致于使本就困难的实体经济雪上加霜。但效果难以持久。最终整体实体经济的持续运行,还是需要靠保障和提升就业率,增加实际需求和增强内生经济动力来实现。

两会为中国整体实体经济的发展指明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就是在大消费和健康方面。从中产阶级各种消费水平角度来讲,这样的消费方向更体现出了一个韧性经济的行为。最近,彭博也做了一个对中国整体工业产出和经济消费的阐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V字型的恢复还是存在的。所以从韧性的角度来讲,外资进入到中国继续积极布局,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从事务所的角度,我们观察到,外资机构正在通过分析新推出的不同监管政策的优劣,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布局大陆。他们有的在大陆建立自己的全资资产管理公司或PFM,有的在积极委托中国本土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投资。这是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趋势。

监管包容性对新兴经济有重大意义 

关于新冠疫情之后,新兴经济的复苏和未来持续增长的问题:从过去几年德勤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监管的包容性和监管的鼓励性对于新兴经济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德勤最近刚完成一个全球区块链调查,我们发现被调查者非常关注未来数字资产在实体经济中作用,而且数字资产在全球各区域的发展趋势呈现分化。

我们通过调研全球1500个金融高管和监管者,发现94%的人认为,中国的数字资产会在未来5-10年中取得巨大进步。中国央行的正在积极推出和试行数字货币,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监管层对新事物包容乃至鼓励的态度。

在北京最近的新冠疫情病例排查中,相关机构可以通过阿里的支付宝准确定位、找出相应的感染链,进行精准排查,体现了科技与数字经济在中国已经首先切入进社会生活的细节性管理中,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中国成为外资长期战略布局地

最近大家热议360和京东回归中国上市后,获得了较高的流动性溢价,这两个企业的转市审计工作正好是由德勤协助做的。

未来,不管是宏观层面中国整体实体经济的增长,还是微观层面中国上市公司的布局(包括香港市场和A股),都越来越受到全球资本的关注,通过投资中国的上市公司,也是外资参与到中国经济发展中去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政策角度来讲,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中国与国际的接轨,也继续对跨国企业持更包容的态度。

人民币资产在无风险回报方面整体占据相对优势。从德勤服务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角度来讲,布局中国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未来五年最重要的战略之一。而且他们追求的不是短期回报,而是长期战略布局,这体现出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与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前端风控有利于国际接轨

中国很多风险控制措施都是在事后采取的,为何我们不尝试把风控放在前端?也就是在交易发生之前,整个风险模型已经就位,压力测试也同时能展示各种预设的情景效果,交易方在买入一只金融产品时,能够清晰地知道这个产品对投资组合的平衡性和总体风险敞口所起到的效果。当风控整体提到前端,市场的流动性也会增加,这样就能够有更大余地也能更从容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在金融科技领域,要加强落地工作,相关机构应该切实帮助有潜力的2B和2C公司落地一些具体的工具。从点到面,发展创新一旦形成一股不可扭转的趋势,不难预测中国会培养出本土的“微软”、“苹果”。

我认为,只有在中国市场中,还存在这样的领域能够引导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