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科技谋“破圈” 从蚂蚁金服更名看众多巨头数字化转型

《财经》新媒体 舒志娟/文 潘西/编辑  

2020年06月23日 18:11  

本文4309字,约6分钟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回到6年前,蚂蚁集团还会以“金融”为自己命名?答案不得而知。不过,6月22日,蚂蚁集团证实公司正在进行更名,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成“蚂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从上述字眼看到两大变化:一是去掉了区域标签,二是去“金融服务”变“科技”。

同日,字节跳动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火山引擎”正式上线,外界将之解读为“进军云服务”的信号;而就在上周四(6月18日),京东正式登陆港交所,在招股书正文的开头赫然写明了未来的战略转变——从一家电商公司转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公司。

事实上,不管是蚂蚁集团,还是字节跳动、京东,早就是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的科技公司,进化从未止息。为何近段时间以来,企业纷纷强化科技公司定位?战略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坚持这一布局,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哪些机会?

加码科技标签谋“破圈”

在使用“蚂蚁金服”这个简称6年之后,支付宝的母公司启用新名称“蚂蚁集团”,全称则是“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启用新简称的动作可追溯到更早前。5月起,“蚂蚁集团”取代“蚂蚁金服”在其对外公开信息中频繁出现,而井贤栋、胡晓明的对外介绍职位亦逐渐变成“蚂蚁集团董事长”、“蚂蚁集团CEO”。

对于从姓“金”到姓“科”,支付宝方面的回应是,“新名称意味着我们将全面服务社会和经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但蚂蚁还是那个蚂蚁,坚持创新,用技术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创造价值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蚂蚁的基因其实是技术,技术让支付宝有机会能从一个银行都不愿意做的边缘领域,逐步赢得了线上支付市场的垄断格局,又通过二维码与微信在线下支付市场二分天下有其一。”在财经作家由曦看来,至于“金服”这两个字,当时取的意思是服务于金融,后来又浓缩成了科技金融,技术放在前,就是要突出蚂蚁的技术色彩。这背后有很多因素:基金、监管、估值。但归根结底,技术还是最符合蚂蚁自身的传统、基因和优势。

除了蚂蚁集团,6月22日,字节跳动企业智能技术服务平台“火山引擎”正式上线,在外界看来,字节跳动在云服务领域的布局开始慢慢地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但字节跳动对“涉足云服务”的解读并不认同。字节跳动方面表示,“我们的几个服务没有与云相关的,主要都是技术服务。”

尽管否认进军“云端”,但是在本质上,这个平台还是依托字节跳动在视频领域积累的技术。字节跳动火山引擎负责人肖默表示,现阶段火山引擎提供两类服务,即“数据智能”、“体验智能”。未来,会开放更丰富的产品与成熟的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客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实现组织智能化升级,推动业务爆发式增长,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放缓的情况下,京东的处境并不轻松,亟需寻找电商之外新的增长突破点。今年5月19日,京东正式宣布更新集团战略定位:转型为一家 “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这意味着京东的业务方向从零售向技术和服务延伸。在招股书中,京东的企业 “使命”也改为了 “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对于各大平台纷纷强化科技定位,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认为,以往企业重视技术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在中美经贸摩擦之下,中国企业对独立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的需求紧迫性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将技术创新由口号变成行动、并加大相关领域的投入已是大势所趋;此外,很多已上市或准备上市的企业都存在提升估值的诉求,在当前的内外部环境下,主打或强化”科技“概念,能够帮相关企业讲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资本市场故事。

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认为,这类企业都是依托于在某个领域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服务,这个阶段通常是他们创新迭代的第一阶段。而当这部分创新能力成熟,业务跑通以后就要进入第二阶段,即用创新服务的一整套技术+管理解决方案用于赋能该领域的传统企业,也是从点到面构建好生态的过程。这是互联网平台模式的发展路径,目的就是形成以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做更大的经济体。

数字化转型已成行业共识

此次“蚂蚁金服”变更为“蚂蚁集团”,一方面则是对金融服务定位的弱化,另一方面代表着业务版图的扩大。

蚂蚁集团的多项主要产品相继“去金融化”,改造为本地生活平台。今年3月,支付宝宣布新目标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沿用多年的口号“支付就用支付宝”变为“生活好,支付宝”,将美食休闲等生活场景入口位置提前,不再甘心只是移动支付平台,瞄准的是庞大的线下生活服务商户。

蚂蚁集团CEO胡晓明坦言,“我国服务业至少还有80%没有被数字化。”他预计,未来5年,这个即将增长到65万亿元的市场,将有50%的商家连接线上服务,意味着30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而服务业与消费者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供需错位。要解决这种供需不平衡,还需要大量的数字基础设施来助推数字化进程。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蚂蚁技术收入的占比越来越高。预测显示,到2021年,蚂蚁来自技术服务收入的占比将提升至65%。换句话说,蚂蚁的收入构成,越来越倚重技术服务。

撕下“金融”的标签已然成为互联网领域的一场集体活动。2018年年末,“京东金融”更名为“京东数字科技”;百度也于2018年完成其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调整,将旗下“百度金融”正式更名为“度小满”;2019年9月,小米支付运营主体“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小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以京东为例,通过组织架构调整、重大战略转型的背后,同样也是商业逻辑的转变。今天的京东,早已不只是个电商平台,更是个技术开放平台,通过“一体化”走向“一体化开放”,构建“泛京东系”外围壁垒。

技术服务创造新增长点确实在财报中有所体现,2019年,京东在技术研发上投入179亿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7.8%,跃升为中国企业中对技术投入最多的公司之一。同时,京东的净服务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8.4%上升到2019年的11.5%。

况玉清指出,金融业务受到各种牌照限制太多,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拿到所有的牌照,相关业务的发展必然受限,需要将业务场景外延至其他领域以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百度、京东,他们原来金融科技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大数据,而随着最近几年包括AI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逐步发展成熟,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可以从金融服务领域拓展至其他企业服务领域,如各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的业务范围和客户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继续主打“金融”概念已经不合适了。

传统业务迭代需基础设施做支撑

在商业世界里,技术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在转型为科技公司的过程中,有的企业是为了提振业绩,有的则是在科技发展“高光时刻”时蹭一把红利,还有企业则试图实现主业与科技业务“多条腿”走路,最终却在科技市场的惨烈竞争下黯然离场。

“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确实是知易行难。”马上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如是评价。他表示,马上金融一直坚持走科技自主研发、能力自建的道路,所有能力建设也是从0到1坚持自建,包括获客、风控、客服、贷后等能力,但这背后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金、时间成本,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一种挑战。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对企业的考验却仍在继续。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新技术,是否已经有了真正能够落地的方案,让我们能够经受住“半停摆”的冲击,甚至能够做到高效的运转?这些无不是对技术的考验。

赵国庆表示,科技成果能否落地转化,赋能行业、实体经济、社会与民生等,是检验企业科技能力的要素。正是通过前期坚持建设的全闭环数字化能力、自主能力建设,马上金融通过线上远程办公、48小时内完成云呼叫中心远程办公部署等,抗住了疫情的考验,实现了逆势发展。

除了人力、时间成本、资金之外,平台开放同样面临难题。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表示,京东集团要从“一体化”走向“一体化开放”,这对京东来说是一个挑战。过去京东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走出来,部分原因是得益于一体化模式,京东的技术和物流完全服务于零售,非常强地耦合在一起,“但现在我们对零售未来的判断是碎片化,一体化模式没办法应对碎片化零售业态,必须要走向开放。”

廖建文进一步称,而要走向一体化开放,必须要构建强大的中台。中台一方面要能够支撑百花齐放的零售新业态,另一方面则必须要有能力连接其他的业态。

而在崔丽丽看来,用更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业务模式挑战传统业务形态,传统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寻求转型,势必需要引入最新的技术方案和配套的管理制度,技术赋能。是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这种解决方案是否能够链接更多更广的行业、业态,如果能够链接的行业非常广泛,那可以成为基础设施,也可能是行业基础设施,比如蚂蚁,否则的话可能在其他领域复制和赋能的成功率较低。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则称,向科技公司转型,一是要有一定的积累,否则在科技输出时难有市场说服力。二是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通常难以在短期内变现,企业需要充分沉淀才能积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