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与非标搞清了?

2020年07月05日 19:51  

本文1759字,约3分钟

周末,盘下这周的新规。

央行、银保监、证监会和外管局公告称,《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于2020年8月3日起施行。

“标”与“非标”的界定终于明确。

“非标”起源于2009年“4万亿”刺激计划后融资热情爆发那几年。

一些金融机构通过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非标准化载体,衔接投融资双方的产品。实质是银行为规避信贷政策和资本充足率等约束而曲线投放的贷款。

“非标”和“标”的界定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2013年3月原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号文),明确规定银行理财资金投非标限制规模,以其余额占总资产规模的4%或者理财规模的35%的孰低者为限。

尤其是2018年4月出台的资管新规,还要求理财投资非标还要满足期限匹配。

非非标即将成为历史

首先,列举了部分目前无需认定、直接列为标债资产的现有品种,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明确列示了部分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品类,并针对其他债权类资产细化了《资管新规》对于“标”的五大要求。

五大要求分别是:

(一)等分化,可交易。

(二)信息披露充分。

(三)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四)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

(五)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另外银登中心、北金所、保交所的相关资产明确被列入非标资产。

其次,提出了“非标资产除外类别”,也就是说这类资产既不符合标债资产的认定标准,也不符合“非标”特征,不宜简单列为标债资产或非标资产。

标准化票据满足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基本标准,后续若通过人民银行认定,可能纳入标准化资产范畴,但那时其是否仍属于“信贷”则需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受(收)益权的投资限制由金融管理部门另行制定”,资管产品能否投资于标准化票据,还有待标准化票据的信贷属性的进一步明确。

过渡期内,“非非标”可豁免计入非标口径;过渡期结束后,统一按新的划分标准执行。

也就是说,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收益权根据原有规定不计入非标资产统计,在过渡期内仍可以享受豁免,不计入非标限额管理,也无需执行资管新规的期限匹配要求;过渡期结束后,上述资产计入非标资产。

通俗地理解,标类债权资产与非标类债权资产的区别在于条款有没有个性化特征,假如一项资产对于不同的交易对手具有不同的收益-风险特征,则是非标。标准化就是对所有的投资者都一样,

而非标准化就是“一事一议”。

标准化能减少投资人和融资人之间的沟通成本,同时标准化债券有利于进行交易,更充分地反映市场投资者对融资主体的总体评价,充分对融资人的信用进行定价,这对于提高对资本要素的定价效率、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标”和“非标”的核心是流动性及信息透明度,其他的规则都是围绕这两者的辅助功能。

对市场影响:

债市,短期影响有限,但信托监管趋严、非标减少仍将导致信用收缩和信用进一步分层,信用风险仍需要防范,利好利率债和中高资质信用债。

信托,但今年以来信托公司及产品风险频发,监管机构对信托公司监管政策也整体趋严,未来非标的压缩仍是大势所趋。而且非标是风险偏好较高的品种,而表内贷款和标债都是风险偏好相对低的品种,两者不能自然衔接会导致整体社融受到抑制,信用也会某种程度上收缩,信用呈现更加明显的分化。

不同省份、国企和民企、大小企业、大小金融机构的分化也将延续。

理财,以往银行理财主要利器就是非标+成本计价+资金池,这几个优势都在弱化。当然,货币类理财相比货基仍具有期限错配、投向和实时取现等诸多优势。

与此同时,负债端压力仍大,资产及负债端压力之下,银行理财不得不寻找其他高收益资产。当然也存在更多的理财跌破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