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庆:老龄化怎么可能是机遇——驳金矢的“中国人口观”

文/毛大庆 编辑/朱弢  

2020年08月06日 12:54  

本文4324字,约6分钟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从现在开始从政策端、产业端着手解决,三十年后的中国,将面临非常严峻的人口问题,进而带来棘手的经济发展瓶颈

经济学家李铁和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有关中国人口的“论战”,成为坊间的热议话题之一。由于我前几天刚刚发表了“人口忧思”系列文章中的前两篇,因此,李铁先生在反驳梁建章观点的同时,也邀请我参与讨论。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已经在此前多篇文章和多次公开演讲中表明了非常鲜明的立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从现在开始从政策端、产业端着手解决,三十年后的中国,将面临非常严峻的人口问题,进而带来棘手的经济发展瓶颈。

就此立场,我将在不久后通过“人口忧思”的后续文章进行详细论述。在本文中,我仅就李铁在《人口“老龄化”不是危机,而是机遇》一文中提出的相关观点,逐条进行反驳。

辩论过程中,我们仅就观点而战,无论如何,我都相信,我、梁建章、李铁,我们所有人都有同一个初衷,那就是希望中国在未来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一切辩论都是基于此进行的。

人口才是市场的基础和创新的动力

李铁提到,“首先,老龄化现象是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较快国家必须要面临的过程,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在最近撰写的“人口忧思”系列文章中,对于中国、美国、印度的人口发展趋势有一个直观的数据对比,这是三个在当前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经济自经济大萧条时期之后便一路上扬至今,属于李铁所指的经济发达国家,但它在半个多世纪的拓张式发展过程中,并未遇到明显的老龄化现象。

印度是最近十年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有人口危机吗?存在老龄化现象吗?恰恰相反,很多学者看好印度在未来会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他们的观点基础就是,印度的人口基础和人口结构的优势太明显了。

只有中国!毋庸置疑,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我想,李铁所谓的“老龄化必然过程”理论,其实就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

李铁提到“我们的一些人口学家往往只看人口数量,却忽视了未来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可能对就业带来的影响。”“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并且这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象。”

这真是异想天开了。很多年前,当时还如日中天的一家手机品牌曾经有过一个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slogan:科技,以人为本。

放眼全球,所有已经商业化的顶级科技产品、成功的商业模式,哪一个不是以人为本,哪一个不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

优客工场的很多入驻企业,在产品试商用前的市场调研中,最重要的一项数据搜集工作就是市场体量,用户群画像。如果失去了足够大基数的市场,再好的商业模式、再先进的科技产品,其市场前景也会非常危险。

其实,李铁的这个观点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反驳。

先说“科技进步导致就业危机”是个伪命题。

诚然,科技进步让我们的生产效率迅速提升,很多重复性劳动早已可以由机器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曾经从事重复性劳动的工人从此没了活路。最简单的道理是,在汽车普及后,马车夫这个职业虽然式微,但因为汽车的普及而出现的新兴职业叫汽车司机,随后还有乘务员、售票员、汽车修理工、汽车零件装配工……等等一系列与新技术相关的岗位。

在不远的将来,有人驾驶汽车很可能将被无人驾驶汽车所取代,司机这个职业将随之式微,但一定会出现更多与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新兴职业。

再说说我对这个伪命题的B面认识:“人口危机将导致科技停滞”。

今天的中国,无论是老牌的BAT三巨头,还是新兴的TMD三巨头,哪一家不是依托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础而迅速拓张的?

如果没有8.29亿的中国网民规模(2019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百度的搜索引擎怎么可能在十几年时间内积累如此大量的搜索大数据?淘宝的双11购物节怎么会取得指数级的增长?微信又怎么可能成为获得巨大成功?抖音的短视频创造力如何源源不断?美团的外卖业务如何迅速增长?滴滴的网约车业务如何获得用户支撑?

中国互联网领域近20年来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无一例外地与我们的人口红利有着紧密的联系。敢问,互联网领域是不是中国最富有创新精神、科技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互联网产业是不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排头兵?

真实的情况是,我非但没有忽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性,恰恰相反,正因为看到了过去二十年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归因所在,我才会对未来三十年因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中国科技创新力量不足、产业结构转型基础缺失而产生担忧。

老年劳动力越来越多并不是好事

李铁关于“中国劳动力用工结构根本变化”的五个假设,同样是建立在对不同年龄阶段劳动力的工作状态缺乏足够认知的基础上的。

假设之一是“对于体力劳动的要求会大幅度下降,对于智力和脑力劳动的要求会大幅度提升。”

对于李铁的这点预期,我想是已经达成社会共识的,正是基于这样的预期,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更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不仅仅在体力上同比衰落,在脑力上同样也是逐渐衰落的。所谓盛年,科学家最容易做出理论贡献的年龄不是花甲之后,而是不惑之前。

爱因斯坦绝大部分的学术成就是在45岁前完成的,他在30岁前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在40岁前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提出受激辐射理论,42岁时获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34岁时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35岁获诺贝尔奖。

同样,创业者最富有激情、朝气的年龄层也集中在不惑之前。

马化腾27岁创立腾讯,马云35岁创立阿里,王兴今年41岁,刚刚带领理想汽车登陆纳斯达克的李想还不到40岁。

尽管我以上的例证都属于个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生理意义上,人的智力和脑力水平是受制于精力的,而在盛年期的精力之旺盛,远非老年期所比。

假设之二是“在传统服务业上,更需要的是劳动态度和经验以及熟练程度,而不是依赖单纯的体力。”

在这一点上,李铁只说对了一半。

我也同意,经验和熟练度是依靠积累的,这是中老年劳动者的优势所在,但在劳动态度上,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经理人和今天的创业者,我有着感同身受的发言权,态度绝不是以年龄来机械划分的,无论在我的公司,还是优客工场的入驻企业中,我见到过太多兢兢业业的90后,也见过太多饱食终日的中年人。当然,熬年头等退休的老年人在很多大企业里更是不足为奇。

此外,李铁这一点上似乎和他之前的观点有些矛盾。之前他说,“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趋势”,言下之意,熟练工种正在逐渐由机器取代,那么,在这里又谈劳动者的“熟练度”有何意义呢?除非,他在潜意识里认为,人——依然是生产的主宰者和高频提供者,而非机器。

假设之三是“高端服务业如高科技领域将会出现对从业者学习和知识能力的要求,因此需要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

这一点与“人口老龄化危机”并无冲突,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提高人口素质,与提升中国人口生育率没有任何矛盾。反之,如果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基数越来越小,那么,高素质人群的总量也一定是越来越少的。

假设之四是“对40岁以上,一直到65岁以上劳动者的需求会增加。因为他们的劳动经验和熟练技能相比于年轻的体力劳动而说更为重要。”

这一点似乎与第二点是重复的,李铁依然在强调中老年人的劳动经验和熟练程度。越是这样的强调,是否越能佐证,他在潜意识里依然认为,熟练工种不可能被机器取代,其实是对于中国未来的科技进步缺乏信心呢?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跃迁的时代,相较于上世纪的很多传统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都是颠覆性的。

回想几年前,当智能手机引领着中国人的生活向网络化迁移时,网约车、线上支付、云存储……这些当年的新技术让当时的绝大部分老年人一度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出现过老人站在路上因为没有手机而打不到车,没有微信买不了商品的情况。

传统的知识结构和教育体系让老龄人口很难适应新时代的技术迭代,就算最终能够适应,至少他们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逐渐融入技术革新下的新消费场景。

正如今天的老龄人口之于当下的技术革新所表现出的窘境,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在技术层面的革新速度和颠覆尺度只会越来越大,对于老龄人口所带来的不适感也会越来越大。

诚然,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人们工作的年限也可以逐渐增长,但与此同时,老龄人口在劳动力结构中占比也将逐渐增大,因此很难对冲中国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在老龄化非常严重的日本,我们可以看到很多70岁以上的出租车司机、便利店员、酒店侍者,但却很难想像,这些高龄劳动力会出现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

在未来由科技主导的新知识经济时代,老年劳动力对于科技创新的贡献度,可能只存在于极少数高级科研机构中,而更多的影响,则是对于前沿科技商用化的不适应。

假设之五是“对年轻就业者的需求更看重知识能力和学历,显然满足于这些方面的年轻人口,绝对数量还是有最大的保证。”

先要厘清一个概念,什么叫“绝对数量”?人口学属于社会学科,其通识基础是建立在变动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绝对不可能存在“绝对”的概念。

再来说李铁认可的“数量保证”,他似乎忘记了生老病死的生理规律,今天的年轻人口,在10年后就是中年人口,30年后就是老年人口。

那么,按照中国目前的生育率趋势,10年后的年轻人口,30年后的年轻人口,绝对数量是否还能有最大保证呢?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李铁可能在无意之间不知不觉走向了“人口老龄化危机”的认同一边。

写在最后

我在写这篇文章前,详细研读了梁建章与李铁多轮论战的内容。从我个人的立场上,“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是毋庸置疑的,但李铁站在比较微观的角度上分析中国人口问题,也是可以尝试的。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我们在宏观上已经有太多论证,且都是经得起推敲的,而在微观上,我更建议李铁索性微观到底,看看现在中国家庭的8421结构,看看在北上广深这种超级城市中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工作状态、创业态度的差距……

中国的老龄化到底是机遇,还是危机,并不是一本悬疑小说,而是一道答案显而易见的单选题。

(作者为区域经济学博士后、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首席顾问、优客工场创始人,编辑:朱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