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岁的伦敦唐人街,会被疫情打败吗?

文|《财经》实习生 张丹   记者 江玮  发自伦敦 编辑|郝洲  

2020年08月08日 18:54  

本文6330字,约9分钟

这场疫情带来的生存战,或许已经跟商家的经营能力无关,只关乎各家账上,有多少能耗得起的钱

刚刚解封后的伦敦唐人街    摄影/江玮

大红灯笼仍悬挂在街道上方,写着“国泰民安”的牌楼仍在,关门三个多月的餐馆恢复了堂食,食客又回到了这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沉寂的伦敦唐人街逐渐复苏,但一切又不一样了。

门口摆着免洗消毒洗手液,进店先测体温,店内需要保持社交距离,坐在饭桌前才能摘下口罩,顾客们的用餐体验与以往大为不同。对于在唐人街餐饮业工作了十多年的施明华而言,疫情后最大的变化是缺少了人气。有一年春节,因为路上人潮汹涌,他花了一个小时才走完短短一条街道,但如今的唐人街即使在重启之后也今非昔比。

唐人街的繁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客和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自疫情暴发以来,各国服务业受到重创。相比英国其他餐饮行业,唐人街的情况更加复杂。

没有游客和留学生,意味着唐人街当前失去了客源。唐人街里,小到一家奶茶店,大到几百平米的餐厅,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低谷。老板们见面时的问候变成了:“今天亏了多少?”

“好的时候唐人街是最好的。”一位伦敦唐人街餐厅老板说,但话锋一转,“坏的时候也是最坏的。”

止不住的亏损

位于伦敦西区的唐人街在疫情前是这座城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它由14条长短宽窄不一的街道组成,周围集结了西区的主要剧院。唐人街往西是英国最繁华的商业街道摄政街和牛津街,往北是伦敦夜生活集合地苏豪酒吧区,往东是以街头表演和特色商铺著称的科文特花园,往南则是伦敦的地标之一特拉法加广场。

“整个欧洲没有比伦敦唐人街位置更好的唐人街了。”一位唐人街商户老板感慨说。如今的唐人街是在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当时华人社区从东伦敦迁入。上世纪60年代,大量香港移民也选择在此处落脚。70多年来,伦敦唐人街已经发展为一个成熟的社区,这里涵盖了售卖中国和亚洲食品的超市、餐厅、面包店、银行、理发店、旅行社、律师楼、会计所、书店等。

今年春节以后,施明华明显感受到客人减少,尽管当时英国还未出现确诊病例,但中国留学生比英国当地人表现得更谨慎。每年春节期间,在距离伦敦中国城不远的特拉法加广场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唐人街舞狮的队伍也会吸引众多游客,但施明华曾经花一个小时走完的街道在今年春节只花了几分钟就走完了。

3月开始,英国疫情恶化,唐人街彻底成了空城。3月20日晚,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除了外卖业务,所有咖啡、酒吧、餐厅关停。唐人街大部分餐厅直接关门停业,只有少数几家做外卖。黑芙蕾是其中之一。

外卖一开始还不错。但到中后期,“一周比一周少。”黑芙蕾的老板王佳认为,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

国外疫情暴发以来,海外留学生回国难的问题引发舆论关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搭乘“五个一”航班回国的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加。留学生一批批地走,黑芙蕾的营业额一周周下降。

7月4日,英国大规模解封,全面重启经济。英格兰地区餐饮业被允许重新营业,唐人街踏上重启之路。王佳召回员工,但客流减少,营业额只有以往的十分之一。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一天下来,外卖加堂食的总营业额还不够支付员工工资。”

不过由于奶茶店店铺面积和需要的人工有限,加上政府推出的减税和补贴政策,王佳的奶茶店暂且还能勉强保本。但对于规模更大的餐厅而言,情况则不让人乐观。

一家中餐馆在解封后的第三周又关了门,门上贴着:“由于生意情况持续困难,我们决定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再次暂停服务,直到情况改善。”  

川菜馆锦里在唐人街有两家店,一家400平米的旗舰店和一家300平米的老店。其中旗舰店自三月初关门以来,至今仍未营业。“大店要耗费更多的人力成本,在生意额不够的情况下,关店反而比开店亏得少。”锦里合伙人之一马腾说。

锦里在伦敦留学圈里小有名气,是“伦敦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餐厅”之一。据马腾介绍,锦里的顾客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留学生。在这里吃饭,如果没有提前预约,通常要排队15到45分钟。

但如今锦里在唐人街的两家店,每周大约要亏损1万英镑(合人民币约91000元)。仍处于歇业状态的旗舰店亏在房租,即使房东已经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将房租减半,一个月的房租也要2万多镑。老店虽然在营业,但营业额降为以往的三分之一,成本也在增加。由于食材价格上涨了10%左右,在菜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算上人工成本,老店每周的亏损在5000镑上下。

留学生回国使锦里流失了一部分客源,但即使是留守英国的留学生,由于他们“防范意识相对较强,还不敢来唐人街”,马腾说。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这家餐厅自疫情以来在唐人街附近租了两套公寓供员工居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来接触和搭乘公共交通带来的潜在风险。

英国是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死亡人数在欧洲国家中居首。截至8月5日,英国确诊的新冠病例为30.9万,死亡人数为4.6万。

疫情暴发后,马腾曾试图增加锦里在外国食客中的曝光度,包括接受BBC等外媒的采访。但相比更受英国人喜爱的粤菜餐厅,进驻唐人街时间较晚的川菜馆并不占优势。

在疫情之后的唐人街,粤式餐厅的生意看似还算红火,门外的露天餐桌常常坐满了人。对于英国本地人而言,粤菜比川菜更能代表中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粤式餐厅在唐人街发展的历史。

二战之后,随着中国餐饮逐渐受欢迎以及香港移民的大批涌入,华人势力逐渐占据了爵禄街(Gerrard Street)一带,那里是最开始的唐人街。随着香港移民与家眷来到伦敦落地生根,伦敦中国城社区渐成规模。1985年,伦敦政府正式承认“伦敦华埠”为唐人街社区。

在14条唐人街道里,以粤式餐厅为主的爵禄街依旧是唐人街最中心的一条街,粤式餐厅培养了一代英国人对中餐的口味。

但即使是看似红火的粤式餐厅,疫情后也大不如前。位于转角处的粤式餐厅金满楼,占据地理优势,门外的露天餐桌上前坐满了客人。

“你看到的刚好是茶点。”金满楼的员工马仔哥(化名)说。实际情况是由于缺少留学生和游客,餐厅的顾客减少了一半。“一家餐厅几十张桌子,门外的十多桌是热闹,但里面是空的,过了茶点,就很惨了”。马仔哥在金满楼工作17年,从未见过这样的冷清。“2008年金融危机时也没有。”

政府减税、补贴远无法弥补营业亏损

解封以来, 郑莉莉经营的超市天福行营业额降了八成。“外国顾客的客单价普遍不高,营业额还得靠留学生和游客拉上去。”

封城三个多月,不少商品滞销过期,只能丢掉;临期食品则被打上了“买一送一”的标签。“其实都是亏本在卖。” 郑莉莉说。她需要回流现金,进新货。

为了减少疫情对商户的影响,英国政府启动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复苏贷款计划”。贷款额度在2000英镑至企业25%的营业额之间,每家店最多可申请5万英镑。贷款期限6年,第一年免利息,之后五年的年利率为2.5%,允许提前还款。

利用这笔贷款,莉莉新进了一批货,但避开了大额采购,比如中秋节的月饼。香港的美心月饼需要提前两三个月预订,且要求一次付清全款。往年7月,天福行都是10万镑起订,而今年一个都不敢定。今年中秋,郑莉莉打算进一些英国本地价格更低的月饼“意思一下”。

今年3月,在英国疫情暴发之初,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曾宣布,将拿出3300亿镑为企业提供政府担保贷款,缓解英国大中小企业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这相当于英国GDP的15%。7月8日,苏纳克公布了恢复英国经济的三阶段方案:第一阶段是1600亿镑的一揽子财政计划,包括支付1200万员工的工资和为超过100万家企业提供财政拨款、企业贷款和税收减免等。第二阶段涵盖增加就业、减少餐饮行业增值税、提供外出就餐补贴等举措。第三阶段的财政计划将在今年秋季公布。

从7月15日起,英国政府将餐饮等行业增值税从20%减至5%,直至2021年1月。在英格兰地区,政府免除了零售、餐饮、休闲行业一年的地税。在唐人街,地税通常是房租的一半左右,多位商家表示“压力减少了很多”。对上述行业,英国政府还提供额外补贴。商业估值在5.1万镑以下的店铺,可视商业估值获得地方议会一次性1万镑到2.5万镑的补贴。但唐人街的店铺商业估值普遍在5.1万镑以上,因此大部分餐厅无法申请此项补贴。在《财经》记者采访的十几家店铺中,也只有店铺面积偏小的一家奶茶店拿到了补贴。

英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受到商户的欢迎,但在这场生存战里,商家们最大的压力是房租,而房租问题是政府无法解决的。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保护租户权益的举措,但租赁协议的法律性质是房客与房东之间的私人商业交易。

唐人街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的房租成本普遍偏高。唐人街里,一家中等规模的店铺,月租大概2万英镑。

沙夫茨伯里公司拥有唐人街五分之四的商铺、写字楼和公寓。疫情期间,沙夫茨伯里减免了唐人街商家一半租金。 解封之后,沙夫茨伯里公司同意继续减半房租,直到9月。之后的房租是否将继续减免目前尚未可知。

考虑到疫情以来的生意,接受采访的商家都希望有更大幅度的房租减免。“疫情期间关店,一分钱营收都没有,还要交几万镑的房租。”一位唐人街商户说。他们更期待的一个方案是:3月至9月房租免费,9月到12月房租减半。一些商家临时组织起来,一直在和房东协商。

商家也理解房东的难处:没有银行和政府的保证,房东很难批准长期免租期。“毕竟房东也要付按揭贷款。”马腾说。

沙夫茨伯里地产公司旗下商铺,大多从事餐饮和娱乐休闲行业。该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显示,鉴于当前的经济不确定性,公司已将投资组合的资产价值从37.8亿镑减记至35亿镑,减少近3亿镑。自今年二月以来,沙夫茨伯里公司股价腰斩,跌幅超过50%,是该公司近五年来唯一一次大幅下跌。

“能熬下去的都是英雄”

十月之后,老板面临的压力很可能会转移到员工身上。

为了鼓励留住工作,英国在今年3月采取前所未有的举动,实施“强制休假”计划,由政府向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工的企业支付员工80%的工资,上限为每月2500英镑。解封之后,员工可以返工做兼职。若兼职时间相比以往减少,政府将补贴剩余工时的80%。

以黑芙蕾为例,黑芙蕾以前周末需要7个员工,现在最多只需3个。王佳把每个员工的工时减半并支付该部分工资,政府补贴剩下一半的80%。总体上,员工可以拿到原来90%的工资。

“强制休假”计划缓解了唐人街商户的压力。解封后,生意不如以往,大部分餐厅都没有召回全部员工。锦里开门营业的老店,店里只保留了5到6个服务员,愿意返工的员工轮流上班,大部分员工工资依靠政府补贴。

米粉店米齐临在唐人街的分店原来有10几个服务员,解封后只召回了一个煮粉师傅,合伙人之一翠西承担了服务员的工作。“生意从天上到了地下,用不了那么多人。”翠西说。

“强制休假”计划已经被延长至10月。但从9月开始到10月底,政府工资补贴的比例将逐渐减少,减少部分将由雇主承担,直至10月31日计划结束。

结束之后怎么办?唐人街的老板们没有答案。如果情况没有好转,有的商家估计失业率在30%左右;有的预计更高,“估计会有一半以上的人失业”。

返工之后, 金满楼的员工马仔哥的工时虽然没有减少,但由于工资和生意挂钩,到手的工资大打折扣。“不过在这么坏的时候,够吃够住,有一点点钱就可以了。” 

比起担心自己,在一家亚洲超市担任经理的贝塔更忧心唐人街的未来。“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坚持不下去了,唐人街就不复存在了。” 

贝塔对唐人街有很深的情感归属。诺大的伦敦城里,各种肤色的人,看到唐人街里挂着的红灯笼,贝塔有一种亲切感。从国内初到英国时,唐人街帮助她慢慢适应英国。也正是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在异国生活的节奏和安定感。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也大多是远离家乡之人, “大家相互帮助关心,就像家人。” 

“能熬下去的都是英雄。” 马腾说。据他所知,某家店在租约还有2年的情况下,已经将钥匙还给了房东。还有一家餐厅没有再续约,准备退出唐人街。他预计,今年年底唐人街会有一批关店潮。

在马腾看来,能在唐人街开店的,都是伦敦城里做中餐的精英。唐人街的房租足以筛掉一批人;房东还要对租客的经营种类、经商经历、资金背景、银行存款、房产证等多项做调查和打分。

但这场疫情带来的生存战,或许已经跟商家的经营能力无关,只关乎各家账上,有多少能耗得起的钱。

自增值税下降以来,唐人街陆续有餐厅推出了10%到20%折扣。为了鼓励民众到餐馆消费,从8月起,英国政府开始实施“就餐即帮忙”计划。从8月3日至8月31日,每周一至周三,民众在餐厅就餐可以享受五折优惠,每人最多可减免10英镑。参与这一计划的餐厅需提前在政府网站注册,政府将根据账单向餐厅返还折扣金额。

就餐补贴为唐人街带来了更多客流。大部门商家都贴出了50%折扣或者“每人最多可减10镑”的标志。饭点时,爵禄街的露天餐桌上坐满了人。为了减缓顾客的担心,解封后大部分餐厅在室外摆起了餐桌。

“就餐即帮忙”计划推出后的唐人街    摄影/张丹

“就餐即帮忙”计划推出后的唐人街    摄影/张丹

就餐补贴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唐人街,但它并不能帮助唐人街商户彻底解决困境。多年以来,唐人街商户的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客和中国留学生,但疫情改变了一切。面对变化,唐人街商户或许将不得不做出改变。

疫情带来了线上经济的大爆发,目前唐人街绝大部分餐厅都展开了线上业务。不过由于大多数商家没有自己的外卖平台和外卖员,线上业务只能依靠外卖平台。而外卖平台的抽成在20%到35%之间,商家到手的利润很低。

最好的情况是今年9月高校开学时,中国留学生能回到伦敦。但面对疫情,英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决定在新学期采取线上教学方式以减少人员接触。英国内政部出台的政策也支持这一做法。今年秋季入学的国际学生可在英国境外参与线上授课,他们只要在2021年4月6日前入境英国并符合条件,就有资格申请毕业后长达2年的工作签证。

多位因疫情回国的留学生均表示,他们暂无9月返回伦敦的打算,原因之一是担心英国的疫情,二是确定可以远程上课后,他们在国内已有其他计划,比如实习和创业。

如果留学生下半年不返回伦敦,在中秋、圣诞,甚至明年春节这些最重要的日子,唐人街将继续失去这一部分关键客源。大部门商家已经开始做好将生存战拉到明年的心理准备。

“疫情终将过去。”锦里老板刘逸飞说。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为了更好地适应变化,他决定将业务进行多元化,原本一心只想传播川菜文化的他已经决定在旗舰店重新开门后提供更多菜品选择。

唐人街的变化是缓慢发生的。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的施明华说,尽管从外观上看唐人街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变化总在发生,以前的唐人街以粤菜馆为主,如今有更多川菜馆出现;西联汇款的店面不知从何时起消失了,出现了更多小店,尤其是奶茶店。“这场疫情也会改变唐人街。”施明华说,只是眼下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