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亿天价口罩订单黄了,金发科技为何遭美国买家“放鸽子”?

文/《财经》记者 赵天宇 信娜 编辑/王小  

2020年08月11日 18:58  

本文4915字,约7分钟

如金发科技曾因这个美国大订单股价大涨,现在也带来的反噬作用一样,疫情相关订单的风险仍长期存在

全球新冠疫情下,口罩是不折不扣的好生意,但暗礁不断,甚至与国外几十亿的巨额订单都可能随时“翻船”,化为乌有。

2020年8月10日,金发科技(600143.SH)子公司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在三个月前与美国一家公司签订的KN95口罩采购大单,订购金额9.75亿美元(约合68亿元人民币),宣布告吹。

在过去的3个月里,美国买方至今未按订单约定支付款项。金发科技认为,订单实际已经终止。

金发科技这条“签订特别重大合同”的消息,在5月18日第一次主动公布,借着疫情中口罩生意好做的背景,金发科技马上打上了强心针,当日涨停。

即便8月10日金发科技股价应声下跌,收于每股16.74元,但仍然高于“特别重大合同”公布前的每股12.04元。

有关此次美国买方订单事宜,一位金发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由于还没有披露定期报告,处于窗口期,故不能接受采访。

“太蹊跷了。”一位中国医疗器械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此评价此事,对于有经验的厂家来说,面对这么大量的KN95订单,会非常谨慎,“一般厂家也是不敢卖的”。

神秘消失的美国买家

引发金发科技股价8月10日下跌的原因,在于整件事的曲折离奇。

从一开始,对外界来说,这就是一份语焉不详的订单,仿佛从天而降。5月18日,金发科技第一次公布这份来自美国公司的9.75亿美元口罩大单时,就说与这家美国公司既没有任何关联关系,同时在最近3年里也没有和对方进行过任何业务往来。

而将此巨额大单视为利好的投资者们,甚至至今都不知道这家神秘美国公司的名字。

金发科技彼时称,因商业秘密和双方签订的合同保密条款约定,无法披露这家美国公司的具体名称及其财务数据等信息。

而且,按照金发科技的说法,这家美国公司意欲豪掷9.75亿美元买KN95口罩,但是这些口罩的最终目的地可能涉及到多个国家或地区,具体质量、技术、认证标准等,也得结合实际销售情况才能确定。

这样一份语焉不详的订单,令金发科技公布消息当日受到股民的热情追捧,直接涨停,但此后涨势未能持续。尽管如此,如今的股价依然高于彼时,而且公司年初至今股价累计涨了131.68%,尽享疫情红利。

《财经》记者查询到,购物网站亚马逊上,金发科技的KN95口罩在美国正在零售,品名是“Kingfa KN95 Face Mask”,一盒50个,共108美元,有现货。

一家办公室和仓库都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口罩分销商TBG Tech Co.,其列举出来能够提供的个人防护装备中,只有两家公司的口罩,分别是比亚迪和金发科技。

巧合的是,这两家公司作为口罩提供商,都上演过类似的“大额订单摇摆”情节。

4月,美国加州政府宣布与比亚迪的10亿美元口罩合同后,比亚迪的口罩曾遭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质疑,“设计、制造和质检方面令人担忧”。在此过程中,比亚迪的口罩又一度未获得认证,需向加州退还一半的定金,即2.4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

好在比亚迪的订单一波三折后,最终得以继续。在加州政府力推的两次延长后,比亚迪方面终于在6月8日获得了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的认证,可以为加州生产N95口罩。

而且,比亚迪的订单还在持续,7月22日,加州州长纽瑟姆(Gavin Newsom)表示,正积极向比亚迪公司采购3亿个外科口罩、1.2亿个N95口罩,以保护医护人员和其他人,该合同价值达3.15亿美元(约合22亿人民币)。

两家中国供应商的命运截然不同。金发科技的神秘大买主,却好像在订单签下后消失了。

据金发科技自述,5 月 16 日的那个采购大单,期限为三个月,采购订单中约定,美国买方收到金发科技提供的形式发票之日起 3个工作日内,应向金发科技支付订单金额40%的前期款项。适当延期后,美国买方至今未按订单约定支付款项。

上述医疗器械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表达了疑问:疫情期间,口罩厂都很牛,一般厂家没有接到订单全款的时候,是不会为订单的口罩排期生产,“现在口罩厂的操作方式基本都是,只有钱到账了才作数”。

该负责人也曾遇到过相似的情况。“之前我们遇到过很多国外需要几亿元口罩的单子,面对这么大的客户,各个厂家都会争,纷纷压价”,他说,对方探到该类型产品的最低价后,就会说其实我们不是几亿美元的单子,可能只要1000万美元的产品,“所以后来我们一看到这么大的单子以后,基本上很明确,这可能是个大忽悠,是拿着这么大口罩订单来探底价的”。

至于是否先付订金就可以生产,一位金发科技销售人员向《财经》记者解释,这个得根据交货率来计算,“比如今天想要100万口罩,得今天把这100万个口罩的钱打过来才行,延期打款不行”。

上述医疗器械公司负责人也对《财经》记者说:“疫情期间,有很多人问我们,口罩价格是多少,多长时间能交货。我们会回答,价格可以告诉你,时间没法说。每天的订单都会更新,都在不断变化。全款到账以后,我们才能准确告诉你,什么时候能把口罩生产出来。”

金发科技自述,在这笔巨额订单采购期间,公司多次与美国买方沟通,希望对方尽快付款履约。近期,公司的业务部门尝试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与买方就合同是否履行进行探讨,然而,美国买方未予有效回应。

8月4 日金发科技致函美国买方,问是否仍有意继续履行订单,并要求其在8月7 日前书面回复,逾期未回复则视为不再履约。

如石沉大海,金发科技没收到美国买方的有效书面回复。也就是说,这份订单实际已经终止。

生产厂“延期打款不行”

金发科技的KN95口罩订单告吹,上述医疗器械公司负责人在看过相关公告后,多次说“太蹊跷了”。在疫情期间,该负责人所在公司曾响应号召,应急生产口罩。

严格来说,KN95是民用级别口罩的标准。上述医疗器械公司负责人对《财经》记者分析,美国是不承认中国KN95口罩标准的,所以销售到美国的情况并不多,因为经常会出现对方觉得口罩质量有问题,但实际上不是质量的问题,而是标准不一样的困扰。

3月份就发生过,中国将KN95、KP95等口罩生产标准列入认可名单后半个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中国上述口罩生产标准从认可名单中删除。

N95提供给医护人员使用的标准口罩,对血透指标有要求。然而,国内的KN95没有这方面要求,可用于非专业医护人群。

金发科技在美国购物网站亚马逊上零售KN95口罩,在页面下方也有消费者询问口罩的标准问题,得到的回应是,“N95是美国的标准,在医疗领域使用。KN95是中国的标准,在美国不能用于医疗领域。”

2月23日,作为企业代表,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敏在参加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介绍,该公司曾在10天内成功研发出高分子医用防疫材料。

袁志敏还介绍,面对国内制作口罩的熔喷布专用聚丙烯材料紧缺问题,金发科技在十天内完成技术方案设计、中试验证、装备改造、量产评估,成功研发出高分子医用防疫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熔喷布专用聚丙烯材料、鼻梁条专用料。

据证券时报·e公司,8月9日下午,金发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订单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因对方未支付首期订金,目前订单尚未开始生产。

上述金发科技销售人员介绍,工厂现在具备一天生产1000万件KN95口罩的能力。以此产能计算,至少要有20多条生产线。金发科技的官网介绍,该公司有300多条口罩生产线。

对此,一位口罩生产行业人士对《财经》分析,以之前高峰时的产能来看,这个能力属于大型厂,不过,也有最多一天2000—3000万个KN95生产能力的厂家。一般中型厂大概500万左右产能。“一条生产线每天大约能生产40万KN95口罩”。

信息披露是否违规?

此事一出,上海证券交易所马上发来监管工作函,要求金发科技说明前期合同订立的具体情况,包括商谈、签订合同的过程,以及合同主要条款。

同时,上交所要求公司回应这笔订单签订前,是否进行了充分必要的尽职调查,是否对合同对方(即美国买家)的信用情况和履约能力进行了有效核实,以及至今未披露交易对方的主要考虑和原因。

金发科技还需要披露对方不能履约的具体原因、知晓相关情况的时间,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情况。

上交所在这封监管工作函中直接提出:请公司就本次重大合同终止事项认真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充分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并做好与投资者的沟通工作。

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周亚珠告诉《财经》记者,由于这个订单披露是一则利好消息,所以突然取消时,相关机构便会发函询问。仅就未披露交易对手而言,可能不算信息披露的违规。但是,如果公司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不正当披露信息,或者选择性的披露一些有利的信息等,可能就会触及信息披露违规。

5月金发科技刚公布这份巨额订单时,便写到,这份货物买卖合同的顺利履行预计产生的净利润总额占公司 2019 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50%以上,会对公司 2020 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正是因为这笔订单对金发科技影响之大,上交所在订单终止一事中,反复询问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是否完备。这也是如今证券市场监管和规范的要点之一。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证券法》,其中设专章规定信息披露制度,包括扩大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范围,并强调应当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

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在新《证券法》下,从原来最高可处以六十万元罚款,提高至一千万元。对于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虚假陈述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虚假陈述的,规定最高可处以一千万元罚款。

涉事公司3月新增口罩业务

在业务上,与美国神秘买家签订大额口罩订单的,是金发科技的子公司——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的注册地址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德龙大道28号。

上述金发科技口罩销售人员告诉《财经》记者,目前他们有两款产品,KN95和一次性医用口罩,所有的口罩都在清远生产。

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工商信息显示,这家公司原本并没有口罩及相关业务,直到今年3月19日,经营范围才加上了“非织造布的制造及销售;卫生材料及卫生用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制造及进出口业务;医用口罩、日用口罩(非医用)制造及销售;劳动防护用品制造及销售”。

上述两款口罩产品均为民用产品,并不需要专门的医疗器械生产证件。“疫情期间,甚至有很多做服装的厂家改造生产线做口罩”,上述医疗器械公司负责人说。

金发科技是这家公司的大股东。同时,“国家队”基金之一的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亦现身其中,是第二大股东,持股29.59%。

仅从业务上看,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给大股东金发科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毋庸置疑的。

7月13日,金发科技称,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增,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5亿元到24.4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厚18.35亿元到19.36亿元。金发科技将上半年的业绩增长归因于“响应市场需求,研发、生产和销售相关的防疫材料及用品”。

不过,金发科技也明确知道,随着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加强,全球防疫物品的需求可能发生变化,而供给市场也在变化,未来防疫材料及用品销售业绩的持续性和增长潜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一位从事医疗物资经销的人士向《财经》记者坦言,“现在中美关系很敏感,没人敢在刀口上舔血做美国的单子,中国的企业根本不接美国的订单。”

正如金发科技这个美国大订单带来的反噬作用一样,疫情相关订单的风险仍长期存在。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财经》所有,独家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财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