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抵制特朗普的微信“禁令”,苹果、高盛在担心什么?

文 | 《财经》E法 刘畅 编辑 | 朱弢  

2020年08月14日 18:29  

本文3536字,约5分钟

专家建议,中国科技企业“应办好自己的事情”

特朗普对中国社交媒体的“封杀令”,正遭多家跨国巨头抵制。

美国时间8月11日,苹果、迪士尼、沃尔玛等10余家美国跨国企业参加了与白宫官员的电话会议。会上,这些公司对特朗普此前签署针对微信的禁令表示关注,分别详细说明了微信“禁令”可能对其业务造成的不利后果。其中两家公司还声称,禁令“可能会削弱自身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竞争力(it could undermin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economy)”。

8月6日,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宣布将在45天后禁止美国个人及企业与腾讯公司进行与微信有关的任何交易,并禁止了“任何与微信相关的交易”。但由于行政命令的涉及面并不清晰,各巨头对禁令的预期范围存在很多困惑,希望政府“缩小禁令范围 ”。

为何针对一家中国社交媒体的禁令,会遭到如此多美国巨头企业的抗议?他们究竟有什么顾虑?

美国巨头:“打在他身,痛在我心”

据知情人士透露,除苹果、福特、沃尔玛和迪士尼,还有宝洁、英特尔、大都会人寿、高盛、摩根士丹利、UPS、默克和嘉吉等公司也参加了此次电话会议。

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鉴于微信支付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包括星巴克、肯德基、迪士尼和麦当劳在内的美国企业巨头如今面临一个困惑,即白宫此举是否会妨碍它们在中国的业务。

封禁微信,苹果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著名科技网站The Verge形容,没有微信的App Store“甚至比其他国家里没有谷歌服务的华为影响更大”。TF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指出,iPhone的需求(尤其在中国市场)可能会急剧下降。如果苹果被迫在全球范围内从其应用商店中删除微信,那么在最坏的情况下,苹果的年度iPhone出货量可能会下降25%-30%。

这位分析师表示,微信已成为中国的日常必需品,它集成了消息传递、支付、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新闻阅读和生产力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对《财经》E法表示,禁令与其说制裁微信,不如说在制裁苹果公司,可谓“谁疼谁知道”。

戚聿东强调,数字经济领域竞争的主要特征就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每家核心企业都在精心构筑自己的生态圈。作为居于庞大生态圈核心的苹果公司,周围寄居着数以百万计的附属企业,每个附属企业本身也是拥有众多买方卖方和其他附属企业的生态系统,这正是价值万亿美元的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所在。脱离了这些附属企业特别是那些在生态圈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要子系统(如微信),核心公司最后就会沦为“孤家寡人”,智能化的苹果手机也就与早期的普通手机没什么两样,其市场销量乃至企业价值就会“飞流直下三千尺”。

对其他跨国巨头而言,没有“微信”的日子可以预期一样“不好过”。宝洁(中国)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层对《财经》E法指出,包括非中国籍雇员在内的公司员工日常交流几乎都在使用微信,如果突然无法使用“会十分麻烦”。更让这位员工担心的,是该公司美国总部与中国客户的沟通对接问题。“平添的沟通壁垒,很可能降低流程效率,导致失去一批中国客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迪士尼员工告诉《财经》E法,他有8个工作微信群,而员工之间工作交流“基本全靠这些微信群撑着”。如果失去了微信的便捷功能,沟通成本“可能比之前要高好几倍”。

对肯德基、星巴克、亚马逊等中国化程度极高的跨国企业而言,其商业利益早已与微信及其周边绑定。这些公司使用微信“小程序”为其用户提供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一站式服务,用户无需单独下载这些公司的APP。

如沃尔玛开发了“扫玛购”微信小程序,用户无需排队付钱,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以扫码完成付款。去年,“扫玛购”服务占沃尔玛中国交易比重超过30%。

百胜(中国)有限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告诉《财经》E法,其旗下肯德基、必胜客和东方既白等品牌早在2016年左右就开始全面接入微信支付,目前快速支付已成为其线下快餐门店的招牌。“没有微信的快捷点单和支付功能,会直接影响到销售额。”

戚聿东分析,微信系统周围寄居着庞大的软件供应商,这些软件开发者和发展商很多是美国企业,所以禁止苹果公司搭载微信,等于断了很多美国公司的财路,甚至会出现美国中小软件开发商的扎堆破产现象。

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魏航看来,美国政府最后会放弃对微信的禁令。他对《财经》E法指出,作为应用程序,微信通过一个硬件平台提供服务。消费者在购买硬件平台的时候,隐含着可以使用这样的应用程序,若无法使用,购买类似硬件平台就毫无意义。

中国企业:应树立信心

多位学者对《财经》E法表示,近期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社交媒体和企业的“封杀”行为,是当政者借助大选清理“中国威胁”的具象化表现。

特朗普政府“打压”中国企业的决心似乎“坚定不移”。美国时间8月13日,特朗普宣布,由于“某些行政部门正实施制裁”,将国家紧急状态持续1年。

特朗普此前的禁令,部分依据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该法案赋予总统在遇到“不寻常、非常严重的威胁”,例如“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实施经济制裁。

互联网分析人士徐瑞宇对《财经》E法表示,倒退十年,十余家美国巨头企业一起为中国企业求情“绝对看不到”,这也说明中国出海企业正逐渐掌握流量、算法等“核心生产力”,成为相当一部分美国跨国公司的依靠。没有这些社交媒体的重度参与,跨国公司很难完成其中国市场布局。“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用人力、资金和时间换来的这些宝贵加权,据理力争,决不可悲观失望。”

那么,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呢?

魏航认为,类似禁令未来不仅会在互联网应用领域,也会在其他更多领域出现。“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种逆向的好事,说明中国的企业真正强大到了可以在全球领先,成为全球引领性的企业。”

魏航指出,美国跨国巨头为微信“求情”一事,给中国很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够‘不死’的前提,是与美国利益相关,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导致‘打我就是打你自己’。”

戚聿东认为,数字企业要奋起赶超,不仅仅是在应用端利用好中国的市场优势实现快速发展,还要在“卡脖子”的底层数字技术方面特别是操作系统领域,利用开源软件和开放式创新体系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同时,科技企业要加强生态圈建设,争取让更多用户优先使用本土数字化平台。

对中国企业而言,美国外的庞大市场仍充满机遇。戚聿东强调,全球化不完全等于美国化,中国科技企业要善于开拓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市场。另外,下一段时间,科技企业需要注重“内循环”,致力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痛点”,在服务于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市场、满足内需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

魏航认为,对中国科技企业而言,总结一句话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情”。他对中国科技企业提出四个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坚持包括人才、资金、资源等要素开放,不能情绪用事,甚至“自我封闭”;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自我能力提升,加强自身研发实力和能力提升;三是应该学会利用国际法、国际规则、各个国家的法律,合法维权;四是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投入。

以TikTok发表声明将起诉美政府为例,戚聿东认为“无论最后结果怎样,这一行为都属于加分选项,将赢得更多的社会理解”。他判断,即便是在美国政府主导下被强行收购,TikTok也会赢得较高的市场溢价。因此,科技企业遇到类似情况,都不应束手待毙,而是应该拿起法律武器,尽可能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