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块链与产业金融研究院院长刘洋:通过创新监管方式,推动和集聚新金融的要素资源

2020年08月23日 14:43  

本文2433字,约3分钟

“新金融有别于传统金融,一百多年的发展,是一个传统金融的缩影,相当长时间里也是服务于20%的,80%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很难被投资到位,所以投资难、投资贵、投资慢一直是难以普惠的关键问题。”8月23日,中国区块链与产业金融研究院院长、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实验室主任刘洋在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财经》和《财经智库》承办的“2020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如此表示。

刘洋

中国区块链与产业金融研究院院长、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实验室主任  刘洋

对于青岛市如何发展新金融,刘洋给出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包括两个要素:首先,找一些产品作为突破,其次能不能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做一些融合?第二个建议,新金融的应用场景能不能围绕青岛的重点产业来做配套升级和融合?

第三个建议,能不能通过监管方式的创新推动和集聚新金融的要素资源?如探索机制创新,以包容性的创新将新金融的业态和技术形成一种要素的集聚;让龙头企业引进初创企业的技术,通过这样的机制进行扶持和实现孵化;通过新金融的创新孵化器进行孵化,顺势抢占新金融的桥头堡和整个国际化的关键节点

以下为刘洋发言实录:

刘洋:谢谢主持人。我想围绕着刚才忠民理事长和两位专家补充的,因为大家坐得这么分散,确实因为疫情。谈新金融,首先有别传统金融,一百多年的发展,是一个传统金融的缩影,相当长时间里也是服务于20%的,80%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很难被投资到位,所以投资难、投资贵、投资慢一直是难以普惠的关键问题。所以刚才说到了阿里、腾讯、蚂蚁金服,还有Ping Pong数字收款的公司。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理提到了,中国月收入一千块钱的还有6亿人,还有从一些社保和大学生数据来看,其实我们青岛市、市北区,尤其在这样一个港口城市、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发展新金融,恰恰体现因为金融普惠的发展理念,而且推动大中小微企业融通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内外双渠道这样一个新的发展。刚才讲到疫情,其实在客观上推动了数字化的提速和扩容。所以说从小到三五岁的孩子到八九十岁的老人,我们的云课堂、云办公等等,对我们来说,恰恰是科技给予我们新的业态,比如说普及性的使用网络借款,银行小贷中心要去线下,今天我们可以在线上。过去我们融资必须要线下进行路演,今天不是,我们可以进行网络的众筹。这样一些新的业态,恰恰在这样的疫情,实现了规模化和创新发展的加速键。

还有一个热点,中美的博弈等等,实际是两个路径,刚才讲到大量的数字,现在客观说美国还是占有原始创新的先发地位,所以发现大量的新金融业态,包括数字货币,到了中国我们有庞大的用户数,有丰富的应用产品,所以说中国的规模效应就是比较好。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细分,比如说杭州是移动支付之城,可能青岛将来会打造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新金融的新的集聚的空间。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青岛谋划新金融科技,包括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还有杭州,也在打造国际性的新金融中心。我想举一个北京的案例,其实北京在2018年的时候发布四年的一份规划。里面有一条比较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就是将新金融以及金融科技的业态布局明确到了街道、园区、楼宇,这和传统的金融布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就是要更精准推进传统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融合,这是开了全国的先河。

如果我们青岛、我们市北区来做新金融,我觉得有两个要素作为建议:第一找一些产品作为突破,第二,能不能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做一些融合。

早上我们参观了百年的历史街区,这给我们一个新的命题,就是历史街区集聚新金融的业态,因为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我们传统的东西,能不能集聚科技驱动的因素?给到我一个思考,它是不同于我们传统的金融总部的概念,也不同于按照技术的布局,按照总部的布局,按照功能的布局,因为这样的一个全世界的科技类的布局,我们的历史街区不适合,没有那么大的网络的条件,但是我觉得在这里面可以做一些功能中心、区域总部,甚至做一些今天看到的山海汇,这给我们新的启示,今天和历史的对话,恰恰形成金融+文旅的融合,因为这样一个宜商宜居的业态和场景,是要优于传统的单一功能的所谓工业式的园区聚集。

第二个建议,所谓新金融的应用场景,能不能围绕青岛的重点产业来做配套升级和融合。因为青岛去年贸易出口做到4000亿,供应链整个体系上,我们的应收帐款、承兑汇票,整个可以数字化、资产化的票据和一些证明、数据,其实都可以上云、上链,就解决了流动性和流转的问题。第二,其实我们要做一个,单向数字科技的发展。

今天既然是财富管理的主题,比较紧密的,青岛也是比较值得关注的,就是智能投顾,将超过一个亿。尤其当下全民理财时代,我们非接触式服务,我们的疫情防控,保证了我们大量的理财、大量的金融投向线上智能投顾。有一份报告说,智能投顾前30强,作为青岛可不可以作为第三方平台集聚?

最后一个建议,能不能通过监管方式的创新,来推动和集聚我们新金融的一些要素资源?比如说现在可能在北京和我们的上海深圳三个城市在试点,很快应该说要在全国进行试点沙盒创新,能不能探索机制的创新,以这样一种包容性的创新,或者和单项发展规律不太明确的新金融的业态、新金融的技术,在这里形成一种要素的集聚。

第二,能不能搞一些以龙头企业,以港口、以传统的家电产业,以传统的金融企业跨界的产业沙盒的形式,济南已经在尝试了,所以不是政府发起的,而是龙头企业发起的,龙头企业引进初创企业的技术,通过这样的一些机制来进行扶持和实现孵化。

最后一个是讲到国际化,我们最近发现大量的,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在推新金融的创新孵化器,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因为孵化主管单位可能是当地的央行和当地主管部门,因为可以作为央行和当地主管部门可以推动的。我们能够进行新金融服务、金融科技进行输出的这样一些市场,从而通过创新孵化器进行孵化,能够顺势抢占所谓的新金融的桥头堡和整个国际化的关键节点。谢谢大家。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