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资管:创下史上第二强的票房 资本咋就不买账?

中泰证券资管   

2020年10月14日 22:07  

本文1272字,约2分钟

      2020年国庆档(10月1日-8日),最终以39.58亿元票房成绩收官,创下了史上第二强国庆档期票房。横向对比来看,国庆前七天累计票房36.96亿元,为2019年同期(10月1日至7日)票房的83%,同时显著领先历史第三名(2017年档期票房不到30亿元)。

  然而,靓丽的票房数据却并未得到资本市场的回应。包括《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等多部热门电影出品方的股价,却在长假后的首个A股交易日出现了集体飘绿现象,更有甚者,创出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

  那么,资本市场为何屡如此反应?

  从预期差到特殊性

  事实上,十一前夕,不少券商研究团队曾对国庆档期的票房做过预估,如中金当时的估算是36亿元-46亿元;东方证券的估算是40.6亿元至51.1亿元之间;招商证券的预测则是40亿左右。

  决定股票短期涨跌的是高阶信息“预期差”,从这个意义上,最终定格在39.58亿元票房,的确是史上第二强成绩,却也可以从对比预期的角度,将其称为勉强达到甚至不达市场预期。

  除此之外,这一次国庆档期的票房还有众多特殊性,使得市场不愿据此来进行线性推演。如招商证券的报告中提到,今年各地对于国庆省际出行和旅游有一些软约束(如多地教育部门要求学生家长非必要不出省,多地大学要求学生尽可能留在学校所在地等),作为替代品,旅游等精神文化需求通过观影释放,助推票房上升。

  此外,多份报告中都提到,影片质量是决定票房最终走势的关键。这一次云集的口碑影片,同样是国庆档票房复苏的催化剂。毕竟,受疫情影响,包括《姜子牙》、《我和我的家乡》、《急先锋》、《夺冠》在内的多部影片集中上映,类型涵盖剧情、喜剧、动作以及动画等多个类别,可满足多元观影需求。然而,优质、多元的集中内容供给,却并非常态。

  供给端的不给力

  安信证券的报告中提到,虽然需求端的恢复已经得到证明,但是受供给端影响,票房表现将保持平稳。国信证券的研报中也提到,国庆档影片票房说明观影需求旺盛,行业全面复苏亟需优质影片发行的常态化;预计21Q1春节档有望集中爆发。

  以上含蓄的表述,其实都直指一个问题——片源。《唐人街探案3》等大片直接押注2021年春节档,国外好莱坞2个月面临无片可上……换句话说,在下一个重要档期时间(春节档)到来以前,已经定档的且具有市场号召力大片,屈指可数。

  然而,就算挨到了春节档,同样被认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招商证券的报告中提到,由于海外疫情近来出现回升,境外输入和无症状感染者在国内时有出现,存在秋冬疫情反弹的可能。因此春节期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降低影院复工率或上座率的可能仍然存在,明年春节档的不确定性风险仍然较高。

  事实上,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其实关于国庆长假票房喜人、出品公司节后股价集体下跌的情况并非第一次出现:一年前、也就是那个史上票房最强的国庆档期后,上述矛盾现象已然上演。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真想从票房炒作、看片炒股中获益,更好的时间点,在前不在后。

(文章来源:中泰证券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