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岫云:研究稻盛20年,我有一个重要发现

作者:曹岫云  

2020年11月23日 14:07  

本文6856字,约10分钟

11月14日,盛和塾“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第十三届企业经营报告会在郑州举办。大会开幕式上,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发表了题为《动心与动脑》的感悟分享。以下为演讲全文:

盛和塾的朋友们,名位来宾,早上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动心和动脑”。

先看一分钟飞人视频。这位飞人就是这个飞行装的发明人。这个视频隐含着动心和动脑这两种行为。

乘飞机、包括驾驶直升飞机还不过瘾,希望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行,在心里冒出这个念头就叫动心。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有创造的欲望还不够,还想背个药箱去救人。

冒出这个利他的念头也是动心。要把这个念头、这个愿望变成现实,就要动脑思考,动手制作。设计、制造、改进,包括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些都要动脑。

重要的是动心

所谓动心,是指心中冒出的念头。这种念头或者说想法,不是自己想冒出来就会冒出来的,它不是我们主观意志的产物。与此相反,动脑思考是我们主观的行为。

我再谈自己的经验。

2001年10月28日这一天,在天津,我第一次见到了稻盛先生,聆听了他《经营为什么需求哲学》的讲演,稻盛的整个报告让我十分感动,特别是他讲到人生是有方程式的,判断事物是有基准的,办企业是要明确企业目的的。这样的话闻所未闻。

当时我很兴奋,我觉得这个哲学太好了,我要好好学习,这就是当时我心里升起的一个念头,这不是动脑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就是动心了。

这样,半个月以后我就专程去了京都,拜访了京瓷和盛和塾总部,而且购买了稻盛当时出版的所有的书籍和一共44期《盛和塾》杂志。

回国后,我如饥似渴,拼命学习,其中有些话我还牢牢记住了。我还研究稻盛的思想。这样的学习、记忆、研究,就是动脑。动脑当然重要,但在动脑思考之前,如果没有想要学习的念头和愿望,就没有专程去日本的动机,就没有动脑思考的行为。所以这个动心是一切行动的起点。

而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我又产生一个念头,稻盛思想这么好,我应该向中国企业家介绍啊。于是我花了一年功夫写了《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这本书,并开始翻译稻盛的著作。

写书也好,翻译也好,都是脑力劳动,都是动脑思考的工作,但它的源头,就来自于“想要介绍”这一个念头,来自于动心。

在中国成立盛和塾也一样。在我认识稻盛之前,稻盛就来中国做过多次讲演,已经有了不少粉丝,其中有的人地位和水平都相当高,他们对引入稻盛哲学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从1996年开始,稻盛就多次表达了想在中国成立盛和塾的愿望。

但是,有人认为,向日本人学习要谨慎,特别是思想哲学方面,至于要成立组织,还要冠名“盛和”,这件事要上面批准恐怕很困难。

但我没想得那么多,我觉得稻盛敬天爱人的哲学非常好,是我们企业和社会迫切需要的东西,组织企业家一起学习是好事。就是出于这么一个单纯的想法,我就在老家无锡成立了无锡市盛和企业经营哲学家研究会。

当我把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批准书,传真给稻盛时,他反而吃了一惊。稻盛带领120名日本盛和塾企业家来无锡参加开讲式。他一下飞机就问我,盛和塾其他地方办不起来,无锡是怎么成立的。

我回答说,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既然你的哲学这么好,既然中央党校还请你去讲演,那么组织盛和塾来推动学习,不是好事吗?既然是好事,政府应该会批准,就是出于这个念头,一个单纯的想法。

至于具体如何申请,如何让有关部门理解并批准,如何组织50名企业家参加,当然要动脑思考,要亲自去跑,要做解释工作,但也不是特别困难。

我讲这个过程,想说明什么呢?我想说明,动脑与动心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中,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这动脑和动心两种活动总是在进行的,不过动脑是主动做,动心是被动而为。

所谓动脑包括了学习钻研,记忆回忆,逻辑推理,分析综合,包括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这是用脑进行的工作。这当然很重要。

所谓动心,比如刚才讲的,我要学习,我要传播,我想成立盛和塾,这是好事我想做。就是这些在心中冒出来的想法、念头、愿望等等,这不是动脑思考出来的,它是心里自动浮现出来的。

瓦特看见烧开的水壶里的蒸汽把壶盖顶了起来,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利用这股力量,后来他就发明了蒸汽机。人想走得更快,就发明了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有人还想像鸟儿一样单飞,就发明了这个飞行装。

稻盛说,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发端于心中冒出的想法和念头,然后动脑思考,动手试验,经过许多失败,最后成功。没有最初的动心,就没有后来的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起动脑思考,动心更加重要。它决定人生和工作的方向。

但是,认识到这一点的人,非常稀少。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重点是增加知识,增强能力,我们赞赏头脑聪明、反应敏捷、做事干练的人,我们不太重视人心中出现的想法和念头,甚至认为心血来潮的东西不靠谱。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产生念头和想法的“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我们用来思考的头脑,长在自己的脖子上面,这个不言而喻。而产生念头、想法、愿望的这个“心”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

稻盛说,我们不妨认为,在我们的胸怀深处,有心的存在。开心、伤心、痛心,心旷神怡,心急如焚,等等等等,我们感觉到心的存在。

虽然“心”这个东西有点抽象,虽然我们不能像指明头脑的位置一样,说明白心在哪里,但心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心里冒出的想法和念头是一切行动的起源,因此,这个“心”重要无比。

那么,这个无比重要的“心”究竟是什么呢?

利己心和利他心

简单讲,心可划分为利己心和利他心两个部分。

利己心又称为本能心。

比如,肚子饿了就要吃饭,想吃饱吃好;想穿好看的衣服;想住舒服的房子;到了一定年龄想要恋爱结婚。再比如,有商业头脑的人想办企业赚钱,有领导才能的人想掌握权力,指挥别人等等。这种本能的欲望,或叫利己心是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也没有什么不好。

但这种利己心过了度,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会害人害己。而我们人的利己心,一不注意,就很容易过度。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最典型的,比如三聚氰胺毒奶粉。

但同时,我们又具备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利他心。我们会爱护亲人,我们经营者会照顾自己的员工等等。

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利己心和利他心,这两种互相对立的“心”在我们的心中同居。诺贝尔奖得主、印度文学家泰戈尔的诗文描写了这种情况:

我来到神的面前

在我的身旁还跟着另一个我

他贪婪、傲慢、不知羞耻

他像影子一样紧随着我

神啊!请允许我来到你的面前

带着另外一个卑贱的小我

这个卑贱的小我,就是利己心。这个利己心和利他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同居。

我们人具备肉体,肉体有本能的利己的欲望,所以具备100%利他心的人并不存在。因此,重要的是,利己心和利他心在我们心中所占的比例。

利己心占比大的人,就是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人,就是人品有问题的人。而利他心占比大的人,或者努力抑制利己心,努力提高心性,不断提高利他心占比的人,就是人格高尚的人。

利己心占上风的心中就会冒出不好的念头,利他心占上风的心中就会不断冒出好的想法和念头。

利他心强、有人格魅力的人会赢得周围人的信任和尊敬。他的境遇、命运就会顺畅,这叫做“境由心造”。甚至他的面相气质也会变得高贵,这就是“相由心生”。

有一位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她做过稻盛两次节目,她说,稻盛先生往那里一坐,就像一尊佛。充满敬天爱人情怀的稻盛就有佛相。

如何培育利他心

这是重点。在我们心中,同居着利己心和利他心,而在一般情况下,就是在无意识状态下,犹如条件反射,利己心往往首先冒头,一事当前,先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自己是否有面子,自己是否安全等等。

因为只有自己这一个角度,所以视野就很狭窄,就很容易对事情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让利他心冒头,并占上风,是最重要的。

为了让利他心占上风,就要培育利他心。怎么培育呢?

首先,就是在遇事需要判断时,自问自答“作为人何谓正确”。“千圣皆过影,良知是我师”,我们心中的良知一定会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在反复自问自答的过程中,这个判断基准就会渗入潜意识,占据心灵阵地。这样的话,利他心的比例就会不断扩展。

稻盛先生就是这么做的,在创立第二电电时,他居然花费半年功夫,每天自问自答自己是否“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这样反反复复自问自答的结果,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自利利他,就渗入了他的潜意识,渗入了位于内心深处的灵魂里。在这样的心灵中就会不断冒出好的念头和想法。就会不断地去做好事。

相反,坏事不但不能做,连想也不能想。“思念造业”,“业”就是原因。老想坏事,比如想捞好处,嫉妒别人,憎恨社会,贪嗔痴慢疑,羡慕忌妬恨,这些东西在无意识间,也会进入潜意识。这样,不知不觉中就会冒出邪念,产生不良的愿望和行为。

其次,培育利他心,我的一条经验是:不让自己有太多的空闲。

现在,我读书,写文章,做翻译,讲课,做视频,与人交流,每天觉得时间不够用,乐在其中。当然休息放松、劳逸结合是必须的。但还是尽可能让自己忙碌一点。我今年已经74岁,记忆力衰退了,但感觉思维还处在黄金时期。这样的时期不会很长了,所以我要抓紧时间。

三年前,我开始写《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这本书。动这个念头,是因为有人在我的微博中留了一句话“稻盛和夫就是王阳明转世,不过是东渡日本罢了。”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实际上,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同稻盛的敬天爱人和判断基准,本质完全相同。我觉得《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这本书值得写,而由我来写正合适。

于是我就收集有关王阳明的各种资料,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我觉得既然要写,就要写成一本好书,这个愿望强烈起来。这时期,除了日常工作之外,我几乎全身心投入,拼命学习思考。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几乎每一天,特别是早上醒来时,心里都会冒出小小的思想的火花。一冒出来,我就立刻用笔记写在床头的纸片上,因为我的记忆力很差,所以好不容易冒出的灵感,得赶快记下来。然后我把这些灵感与学习和思考的东西串联起来,这样就写出了一个个章节,并将新的灵感补充进去。

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灵感的结晶。就是说,一个没有写作才能的人,因为产生灵感,也能写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而所谓灵感,可以说是上帝赐予的智慧。

这本书中,有一节标题是:龙场大悟是从哪里来的?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龙场大悟之前,阳明先生没有开悟?自嘲四十余年睡梦中。

这其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般的阳明学者不提这样的问题。因为在我的人生中有过类似的挫折体验,我能够理解阳明的灵感是怎么产生的。

而实际上,灵感是怎么产生的?这才是阳明心学精华中的精华。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不会停留在单纯学术研究的层面上,我们才能学以致用,才可能像阳明先生和稻盛先生一样,不断产生解决难题的灵感,推进事业的发展。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这本书,特别是其中:心在哪里?人的本质是什么?龙场大悟是从哪里来的?稻盛哲学是从哪里来的?这几节我会经常翻看。

有时,我会禁不住为自己点赞:“这么差劲的家伙,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我为自己这把年纪还这么努力而感动,我为自己这种小小的成功而喜悦。而这种感动和喜悦成了新的动力,正在推动我写一本新书:《思无邪-稻盛和夫哲理故事108》。

在这里,我要顺便感谢一下宁波盛和塾张忠良理事长,他在《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新书发布会上,一下子就订购了3000册。张理事长,谢谢!

总而言之,我想说的是,培育利他心,重要的一条是,让自己处于忙碌的状态,当然要在体力允许范围之内。

孔子说:小人闲居不为善。这是真的,年龄大的人也不例外。

最后,人的心灵好比庭院,既可以鲜花盛开,也可以杂草丛生。如果不加管理,杂草会淹没鲜花。

为了维护美好的心灵,不让杂念纷飞,一要持续勤奋,二要保持谦虚,三要每天反省,四要随时感谢,五要积善行,六要排除感性的烦恼。实践这六项修行,是一个不断动脑思考并身体力行的过程。

当然不管如何修行,要达到100%的利他心,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持续努力,我们就能压缩一点利己心所占的空间,我们的心灵就会变得纯粹一点、美好一点,在这样的心灵中,就会不断涌现出好的想法、念头和愿望,甚至迸发出克服困难的卓越的灵感。

描绘这种纯粹美好的心灵,有诗一首: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

如今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心中愿望定能实现

稻盛说,心中的愿望定能实现。

但心中的愿望,不能仅仅停留在愿望的阶段,愿望要变成现实,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动脑思考,必须朝思暮想,苦思冥想,千思万想,24小时思考,必须让愿望强烈起来,让强烈的愿望渗透到潜意识。

同时必须投入实践,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样的话,愿望就能实现。如果这种愿望中包含了为世人为社会的大义名分,那么愿望实现的速度会更快更顺畅。

我们来看稻盛的事例:

稻盛在松风工业打工时,因为企业的情况太糟糕,他产生了跳槽的念头,又因为没处可去,他就改变想法,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研究精密陶瓷,本来是领导分配给他的任务。

改变想法后,他就把这个任务变成了自己的使命,他废寝忘食努力的结果,研究有了突破。

领导到实验室来表扬他,他就更加来劲。他想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来挽救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就是说,他的想法中增添了大义名分,所以与松下做生意,批量生产大获成功。用自己的发明创造为企业、为社会做贡献的愿望实现了。

稻盛成立京瓷公司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技术发扬光大,但在发生11名高中生要集体辞职的事件后,他又毅然改变了企业目的,要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这个理念与全体员工共有,大家齐心协力,为企业腾飞打下了基础,把京瓷打造成卓越企业的愿望切实地实现了。

日本的通信费用高得离谱,日本政府要进行改革,打破国营企业NTT的垄断。在稻盛心里产生的想法,开始是期望日本的大企业组成联盟,对抗巨人NTT,但因为NTT有33万人,独占日本通信市场130年,实力过于强大,所以日本的大企业全都按兵不动。

这时候稻盛就动心了,动了侠义之心,他想挺身而出,挑战NTT。但京瓷是一个陶瓷企业,在通信领域既没有技术,没有经验,也没有基础设施,舆论讽刺他不自量力,是唐吉诃德挑战风车。但稻盛却花半年时间逼问自己的参与动机,他确认自己动机至善、私心了无,参与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国民的通信费用。这样的大义名分让他勇气培增。

当然要打好这一仗,必须开动脑筋,网罗各种人才,构建各种战略战术。稻盛动心后动脑,结果第二电电、KDDI大获成功,不久进入了世界500强的行列。大幅降低国民通信费用的愿望完美地实现了。

日本航空破产了,日本政府邀请稻盛挂帅重建日航,稻盛认为自己是航空业的外行,年事已高,已经退休了13年,这不是自己能干的活。但经不住有关部门反复恳求,稻盛又动了侠义之心。

虽然没有胜算,也不顾玷污一世英名的风险,他决心鞭策自己这把老骨头,投入日航重建。

动了这个心之后,经过思考,他提出了日航重建的三条大义:

第一保住三万二千名日航员工的饭碗。

第二为低迷的日本经济注入活力。

第三让乘客不失去选择航空公司的自由。

这三条大义与全体员工共有,用利他哲学改变日航员工的意识,用阿米巴经营改变日航的官僚组织,日航重建一举成功,仅仅一年就成了全世界最优秀的航空公司。拯救日航的愿望在举世瞩目中卓越的实现了。

在松风时也好,京瓷也好、KDDI也好、日航也好,并不是一开始就看到了成功,最初心中的念头只是理想,理想接近于空想。

但无论如何也要干,念头变成强烈的愿望,并持续不懈的努力,同时加入利他的元素,变成美好的愿望,那么最初类似于空想的愿望,就能带来超越想象的卓越的成功。

美好的心灵产生美好的愿望,愿望定能实现,稻盛的成功证明了这个真理,证明了心想事成这一条宇宙的法则。

成功需要时间

即使是纯洁的心灵中产生的美好的愿望,即使这个愿望非常强烈,即使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但是要克服各种困难,达至成功,仍然需要花费时间。

虽然需要花费时间,但是,稻盛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抱有强烈的愿望,只要这个愿望不仅利己也利他,只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精益求精,那么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因为自然界本来就是这样的,心想事成本来就是宇宙的法则,我们必须相信这一点,为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做出应有的努力。

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稻盛塾长的话:

还是利他最厉害,最有力量。从善意出发,为对方着想,让对方高兴,结果就会带来成功。这是这个世界上客观存在的真理。因为利他不仅能获得他人的帮助,而且能获得宇宙间一种伟大力量的帮助。这种力量远远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才智。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