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打破刚兑信仰

《财经》杂志   

2020年11月23日 14:59  

本文1581字,约2分钟

近来央行行长易纲和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都围绕中国金融风险问题发表文章。易纲主要围绕中国金融资产的结构进行阐述,认为金融资产过多与银行贷款挂钩不是一个合理的结构,发展直接融资任重道远。郭树清则认为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应在稳增长的同时提高风险意识,抓紧处置金融风险。二人的表态,加之近来市场上频频出现企业债券违约的状况,引发了人们不少思考和探讨。

如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对市场利率敏感的、真正反映市场需求的债券市场,从而为大规模发展直接融资夯实根基,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命题。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当务之急是打破刚兑信仰,让人们真正建立根据企业业绩和市场评级来投资债券,而非根据市场整体资金面宽裕程度和企业的背景是否足够深、会否有相关方面来兜底来进行决策,从而真正发挥债券市场对风险的有效厘定、资金的有效投放等种种应有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为尚欠临门一脚的彻底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提供基础。

债券市场的锚定作用不仅体现在利率基准和融资结构上,金融的稳步对外开放,也离不开有深度和广度的债券市场。对于外资可能会在股票市场上大进大出造成市场剧烈波动的担心,令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呈现一定程度的谨小慎微之势。如果能够尽快构建一个有足够吸引力的债券市场,能够吸引国外长期资金,则有助于形成针对外资的多层次、长时段投资市场,进而分流分化可能的风险。

打破刚兑信仰说了这么多年,遗憾的是每每事到临头相关部门和各利益主体出于种种考量总是屡屡进行兜底操作,让市场总是虚惊一场,久而久之便对“狼来了”式的预警不再当真,一次次放纵自己的投资尺度,让风险不断积累。而对于监管层而言,出于短期维稳考量让相关主体一次次拿出所谓“妥善解决方案”,无形中也助长了问题解决的复杂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积重难返之势。

以前人们更多是从出清债务风险和资产泡沫,尽快从僵尸企业里把资源转移出来才能更好再出发的角度来看待打破刚兑的好处,近年来人们日益发现,如不能真正打破刚兑信仰,则永远无法满足市场的资金饥渴症,因为一轮轮的信用宽松总是会被相关市场主体导向那些资金需求最为急迫,并因为饥渴而不吝于饮鸩止渴敢于开出短期回报更高的部门和行业。房地产之所以虚火难退,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与其相关的债券类产品有刚兑信仰迟迟不能打破。因此只有尽快打破刚兑信仰,尽快出清资产泡沫,才能有效扭转资金脱实向虚、自我循环的倾向,真正从根本上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乃至地方债券也是很多金融和类金融机构的所发行产品的底层资产,如不尽快对问题产品进行处置和消化,恐怕反而会引发连环风险。尽快积极稳妥推进处置工作,相当于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压力测试。这也将对市场上正在揣测和议论的本轮宽松政策何时退出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此外,相关部门还应抓住近期因为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议签署所提供的相对有利的时间窗口,抓紧处置相关金融风险,为“十四五”规划的全面推进构建良好新局。

打破刚兑信仰所涉及的债务处置需要坚持市场化处置方向,其中必然涉及的地方国资的介入及由此产生的地方国有资产的变现和划转等,将给接下来必然要进行的地方债务处置从处置平台、渠道和操作方式上提供宝贵的经验。当人们谈及债务风险时,总是喜欢从债务占GDP总量比重等存量思维出发进行考量。其实单纯从总量的总量思维出发考量债务风险并无太大意义,应从流量出发的当期及未来资产变现、拨备和覆盖风险的能力来考量可能的债务风险及处置节奏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地方国企债务处置相关的地方国资变现能力更值得关注,也宜及早进行摸底和预演。

长远而言,有效债券市场的构建离不开加强财政纪律,真正让市场进行风险评级等,从而让企业和地方政府真正从自身实力出发发行相关债券,让市场投资者真正形成硬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