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财经》杂志   

2020年12月07日 15:54  

本文1720字,约2分钟

中美疫后消费差异化复苏的启示; 中国应继续坚持参与全球经济

编辑推荐·《财经网》述评/对话

http://www.caijing.com.cn/review

 

中美疫后消费差异化复苏的启示

沈建光: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美居民消费出现显著下滑。由于中美两国在应对疫情方面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所区别,居民消费复苏路径存在差异。即美国抗疫政策直接补贴居民,且低利率带动房地产市场火爆,美国零售快速反弹,4月触底、6月便回正,9月7.1%的增速,甚至超过疫情之前。而中国前期抗疫措施更倾向于支持企业,二季度经济便出现“V型”反弹,全球领先,但供给端恢复快于需求端,消费复苏相对滞后。与此同时,美国消费需求旺盛,亦有溢出效应,在美国国内供应链受阻背景下,对华进口明显提速,三季度中国出口超出预期,对美国出口是主要提振。

疫情之下,中美两国应对疫情的财政刺激有所差别,导致两国居民消费在恢复节奏上存在差异。

美国财政刺激方案更倾向于直接补贴,居民收入提升从而支持居民消费。疫情期间,美国财政采取了大规模的对居民部门的救济措施,最典型的是3月下旬通过的规模为2.4万亿美元的CAREs法案,主要措施包括向居民发放一次性津贴,额外增加每周600美元的失业补助。

相比之下,中国消费回暖路径有所区别。疫后“六保”政策更加倾向于“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积极财政更多从企业端发力。5月全国“两会”宣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提高新增专项债额度,将预算赤字率提升至3.6%以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地方政府“两新一重”和抗疫相关支出。在此背景下,复工复产先行,随着二季度国内经济反弹,工业生产迅速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得益于企业经营活动修复,就业基本面稳定,收入预期好转,8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转正。

展望后市,消费对两国经济复苏可持续性甚为关键。从美国来看,消费强劲态势能否持续,还需要受到如下因素左右:一是美国疫情控制情况。10月以来,美国遭遇第三波疫情,日新增确诊病例平均达到春季第一波疫情高峰时的2.5倍;二是美国大选以及相应的刺激政策,特朗普在2万亿美元救助法案用尽之后,白宫一直推进“瘦身版”的财政刺激方案,而相比于特朗普,拜登认为美国经济需要获得更多的财政支出。在疫情未得到明显控制的情况下,财政力度将直接影响未来消费。

相比之下,近来中国国内消费加速复苏,这主要得益于疫后企业生产与经济活动恢复,是在就业与收入预期稳定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消费的内驱动力或许增强。正如我们此前提到的,9月内需回暖,特别是消费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或为四季度与2021年中国经济反弹蓄势。我们预测,四季度GDP增速或达6.5%,全年GDP增速或位于2%-2.5%。

 

学术观点

 

中国应继续坚持参与全球经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徐丽鹤

西南财经大学 吴万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孙楚仁

“谁的援助更有利于非洲工业发展:中国还是美国”

《世界经济》2020年第11期

本文的研究有两点政策启示:一是中国对非援助有利于促进非洲当地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增长,最终促进非洲实现内生经济增长,而美国和其他国际援助无此现象。为此,中国应继续坚持参与全球经济,坚持对外援助。二是不可否认,中国对非援助目前以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忽略了当地服务业发展,这可能是产生“负面评价”的关键因素。

本文建议中国在制定国际援助政策时,除了关心工业发展,同时也应重视对当地服务业的发展的援助。只有让当地经济形成服务业与工业协调发展,或者带动服务业为工业发展服务,才更有利于非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

(11月23日-12月4日)

 

1监管蚂蚁

2特朗普艰难告别

3中国大陆芯片公司的现实生意

4跨国药企布局中国新生意

5RCEP签约:全球最大自贸区启航

6扫黑除恶常态化

7及时打破刚兑信仰

8重新认识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

9华尔街和美国大选的探戈

10 博弈数据安全

资料来源:《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