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借钱变得容易,量入为出还是不是美德?

文 | 《财经》新媒体主笔 十年砍柴 编辑 | 王小贝  

2020年12月08日 15:48  

本文2178字,约3分钟

面对诱惑,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制力,何况是年轻人借钱变得如此容易的时候。

叶笃庄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叶笃正是其弟弟。叶氏祖籍安徽安庆,祖上曾官至陕西巡抚,是淮系重要人物。到叶笃庄兄弟成长时,全家已定居天津。叶笃庄在其回忆录《一片冰心在玉壶》中讲述一件往事,他的一位哥哥在外面读书,因为要一笔钱急用,来不及回家找父亲要,就近向一位父亲的朋友借钱,那位叔叔看到是朋友的公子,很爽快地借给他了。叶笃庄的父亲知道这事后,不但不感谢朋友,还把他狠狠地责备一通。

今天的人或许难以理解做父亲的为什么要责怪急自己儿子之难的朋友,而在中国传统社会,这样做是一位负责任的父亲的正常行为。在大家庭里,即使儿子已经成年,也没有擅自向外借款的资格。这一点看上去是陈腐落后的父权体现,但在中国古代,这是治家的智慧,因为年轻人心智不成熟,不知道世道艰难,如果子弟能随便借钱,很容易出败家子。

看到最近一篇刷屏的文章,我想到了这个故事。这文章题目略为惊悚:《这届年轻人,正在被债务掏空》。陷入债务泥淖的年轻人毕竟是少数,说“这届年轻人”被债务掏空,是夸大其词。题目虽夸张,但文章揭示的现状确实令人忧心忡忡。如文章所言,不少年轻人已不堪沉重的债务,“他们欠债的原因多种多样,欠债后的经历却惊人的相似:压力重重,抑郁,甚至情变、婚变,最糟糕的时候好些人想过死,却担心债务留给父母。”

在中国传统社会,借钱不光彩,一般人过日子尽量不举债。李鸿章一副自撰对联中说:“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为了不欠债,过日子精打细算,节俭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礼记·王制》曰:“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无论是国家、集团还是家庭、个人,量入为出是中国人所推崇的财务支出观念,寅吃卯粮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会被人视为不会过日子,没有责任感,负债者在社会交际中很容易被人瞧不起。

古代中国人尽量不负债,我想大致原因不外乎生产力不发达,多数人偿还能力差,而生产力不发达又决定着金融业落后,大多数人往往只能在亲友中借贷或借民间高利贷。因供给侧不发达,借钱太难,那么只能尽量压制借钱的需求。可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宋太祖赵匡胤微时曾感叹“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必须借钱度过难关是许多人无法避免的人生经历。旧时的中国人对借钱有着趋同的看法,那就是要有必要性评估,必须到非借不可的地步。一是到了“救急”的地步,吃不上饭了,得病无钱医治了,或者孩子没钱交学费了,不得不厚着脸皮告贷;二是建房子、买地,钱不够需要借贷,这是保障基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借钱的人对自己的偿还能力有清醒认知。无论何种原因,去借贷几乎都以牺牲自尊为代价。

现代金融建立在现代工商业社会的基础上,给普通人带来的好处大家都已感知到,今天几乎没有人能离开现代金融服务。比起古代,现代的金融服务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供给充足,借钱变得很容易,金融机构生怕没人向它借贷。对政府来说,发行内债和外债,是维持运转的常见方式;企业要扩大生产,从银行贷款或从股市上募集资金也是必要的选项;对个人而言,凭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工作后贷款买房再正常不过。

但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借钱,其决定都是建立在对自己未来的理性评估基础上——即将来还得起。借钱不再是件丢人的事,而不敢借钱反而被人视为不善于利用金融工具的“老土”,量入为出似乎不再是一种美德。对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不但可以贷款买房、买车,甚至买家用电器、一件衣服都可以贷款,然后分期偿还。刷信用卡透支、用消费贷购物成了一些年轻人的日常。一些金融机构为了利润,想方设法诱导年轻人贷款。互联网科技和金融机构、生活平台三位一体,更是无孔不入地促使消费者借钱,有些平台叫一份外卖都可以贷款。前不久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广告被人诟病,广告中一位三十多岁的父亲借钱为女儿过生日,旁白是:“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女儿的生日,也要过得有模有样。”这个广告在网上遭到猛烈批评,原因乃是借人伦的温情来诱导借款,属于用力过猛。这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伦理观相扞格,难怪让人反感——父母用礼物表达对儿女的爱,无关乎礼物的价格。

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制力,年轻人更是如此。当借钱变得越来越容易时,尤其是一些金融机构千方百计诱导年轻人借钱消费,意志薄弱的人容易深陷其中,以借钱消费来获得片刻的欢愉,此后便是难捱的还债压力,有些人因此步入透不过气的人生深渊。

我以为我们的公共金融教育出了一些问题。在农业社会里,大多数人从父母和小环境(如家族、村落)那里接受适应社会的教育,包括花钱、借钱(借钱给别人和向别人借钱)的教育,多数父母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过日子要节俭,不要轻易向人借贷。现代社会由于信息传播的发达,年轻人获得资讯的渠道多元化,他们的消费理念受社会的影响远甚于旧时。那些鼓励、诱导年轻人借钱消费的金融机构以及共谋的专家、媒体,他们的声音在传播中占据了强势,借钱容易之利被鼓吹放大,而借钱容易之弊,则难以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

量入为出还是不是一种美德?值得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