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开放手机公测,但野心不止手机

文/《财经》杂志记者 柳书琪 编辑/周源  

2020年12月18日 19:13  

本文2740字,约4分钟

鸿蒙开放手机公测,意味着华为确实已初步解决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痛,但漫长的生态建设之路,才刚刚开始。

12月16日,华为针对手机应用开发者发布鸿蒙操作系统( Harmony OS,以下简称鸿蒙)2.0 Beta版(公测版)。广大手机应用开发者可以从官网下载开发工具包,针对鸿蒙进行应用开发。

因为美国政府的制裁,华为手机无法使用谷歌安卓系统,促使华为走上了操作系统自研之路。去年9月,华为推出鸿蒙1.0,但当时仅有华为荣耀智慧屏(互联网电视)装载鸿蒙,今年9月,华为推出2.0版本,鸿蒙露出了更多的“庐山真面目”,不过支持终端只有三类,分别是大屏(如电视)、手表和车机。

今天鸿蒙2.0 beta版的推出是一个重要节点,代表着鸿蒙终于支持手机。不过,普通消费者想要体验鸿蒙,还要等到明年载有鸿蒙的华为手机面市。

鸿蒙真面目

不同于外界的想象,华为并不只想建设一个安卓的替代品。从一开始,鸿蒙走的就是IoT(物联网)的道路,即开发一个即能应用于手机,也能支持多种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按照华为的说法就是“1+8+N”战略—— 1台华为手机、8种智能设备、N个第三方合作商组成的超级终端池。

目前与鸿蒙在设计理念上类似的主要是谷歌的Fuchsia(紫红),后者的发展进度与鸿蒙比较,近日也已面向公众开源。

华为与谷歌前后脚布局IoT操作系统,源于一个共同的判断:基于手机生态的增长已经到达临界点,人们正在迈进万物互联的时代。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表示,无论是手机的出货量,还是移动APP的数量,以及消费者在手机上消耗的时间,从2018年开始不再增长,最近两年数据还在下降。第三方数据平台Counterpoint支持了这一说法,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分别下降了4%、1%和4%。

“过去十几年,开发者们享受到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高速增长的红利,但现在流量瓶颈已经显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更多的应用入口和更好的应用体验。”他说。

华为相信跨终端的鸿蒙可以为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和新的想象空间。在鸿蒙2.0 Beta版发布会上,鸿蒙初步显示了这种能力。

京东、中国银联、优酷、科大讯飞等,已经提前受邀为鸿蒙开发了手机应用。华为得以展示了健康、出行、教育、办公、购物、娱乐、家具等多种鸿蒙系统应用的新场景。

据京东零售产品总监王志强介绍,与一般京东App相比,鸿蒙系统上的京东版本应用场景更为多样,可以实现手机和手机、手机和大屏等多终端间的协作。比如,好友处于近距离时,可以在各自手机上比对商品;好友处于远距离时,可以在对方手机上提供购买建议;多人可以共享购物车拼单等。

一位华为员工告诉《财经》记者,(京东等)这些案例只是提供的参考版本,让开发者感受鸿蒙的玩法,但具体还有哪些场景,需要大家发挥想象力。可以预见的是,人们未来的电子世界更加的融合,有可能一边在电视上上网课,一边用平板答题,或者在平板上看音乐综艺,在手机上实时跟随音乐玩节奏游戏。

华为描述的前景虽然美好,但不容忽视的是,物联网操作系统诞生十多年了,一直是高度碎片化的状态,目前还没有谁真正将其做成统一、跨终端的模式,并不是人们不想,而是很难。华为若能跨过去,确实就不止解决操作系统卡脖子的问题,而是开创了新时代,但华为、谷歌能做到吗?

开发者会来吗?

“做操作系统,技术上不难,生态才是核心。”王成录坦言,“生态涉及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远远超过所有的单个技术。如果配合不上产业发展变现的机会,勉强做生态非常难成功。”

所谓操作系统的生态,指的是操作系统之上各种各样的应用,应用越多,说明生态越好,越能活下去。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透露,截至12月16日,京东、银联、优酷、科大讯飞等120多家应用厂商已成为鸿蒙的合作伙伴,参与鸿蒙开发项目的开发者数量超过 10 万人。目前,美的、九阳、老板电器、海雀科技等10家硬件厂商已有设备搭载了鸿蒙OS系统。

这一数字看似不少,但对于手机生态而言才起步。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6月,中国市场APP数量为359万款。

对于广大开发者而言,为鸿蒙开发应用耗时耗力程度是其首先关心的问题,这本质上也是成本问题,规模较小的厂商或个人开发者可能无力承受这样的开支。

对此,王成录称鸿蒙努力做到对开发者友好,例如目前支持“写一次业务逻辑代码,跑在所有设备上”。

在开发手机应用时,开发者常常为了不同终端尺寸屏幕和交互方式不同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鸿蒙将不同设备上的复杂操作进行了封装,开发者只需要调用接口即可。这意味着开发者无需关注UI设计,只需关注交互本身,具体的适配将由鸿蒙自动完成。例如,将京东直播购物的能力迁移到大屏上,“一个人只需要一天的时间。”王成录说。

但是如果想要实现更复杂的设计和应用场景的创新,操作必然没有如此简单。据王志强透露,在鸿蒙版本的京东App上,京东投入了包括产研团队在内的26人,华为也提供了超过10人的技术支持。

另一关键问题在于载有鸿蒙系统的终端(含手机)品牌体量能否足够大,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终端体量大,下载其应用的人才可能多,手机应用开发者才可能获得更多收益 ,因此,如何吸引大量的开发者和硬件厂商共建生态,这是鸿蒙眼下最重要的课题。

“生态是一个循环,我们希望它是良性循环。”一位华为员工对《财经》记者说,搭载鸿蒙OS的硬件厂商越多,才能吸引越多应用厂商开发App;而越多适配的App,才能促使更多硬件厂商采用鸿蒙,二者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反之亦然。

毫无疑问,最成熟、量最大,也最能承载各种应用的终端目前还主要是手机。

未来支持鸿蒙的主要是华为自己的手机,但受芯片制裁影响,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已经出现下滑态势。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0年三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为5170万部,同比下滑了23%,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的位置让给了三星。而在中国市场,华为也出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下跌,同比下降18%至3420万台。

刚刚分拆出去的荣耀也有一定的可能支持鸿蒙。此前据《科创板日报》和腾讯《深网》分别报道,荣耀2021年规划出货量超过1亿台,荣耀CEO赵明在员工沟通会上提出,荣耀的目标是国内手机市场第一。

至于OPPO、VIVO、小米等其他手机厂商,眼下既没有安卓危机,和华为又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如果没有黑天鹅事件很难启用鸿蒙系统。

未来如果仅靠华为手机的体量,恐怕对开发者并具有特别大的吸引力,鸿蒙“1+8+N”战略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拓宽支持鸿蒙的硬件数量,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