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哨完成谈判!中欧敲定双边投资协定

文|《财经》记者 江玮 编辑 | 郝洲  

2020年12月30日 23:06  

本文2586字,约4分钟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通过以后,双方将更好地推进传统领域的合作,比如制造业,同时在金融服务、医疗卫生、电信、数字和绿色产业等新的领域看到更多投资。

历经七年35轮谈判之后,中欧投资协定终于达成。

北京时间12月30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视频会议,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中国欧盟商会在当晚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对此表示欢迎,并表示商界期待看到这份协议如何巩固在华欧盟企业的地位以及哪些新的企业将受益于这份协议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说:“我们热切等待这份政治协议的细节,希望能够得出一个强劲、大胆的结论。”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是欧盟与中国经济和投资关系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为在欧盟和在中国发生的新一轮投资铺平了道路。”一家瑞典公司在华高管何墨池(Mats Harborn)对《财经》记者表示,他曾担任中国欧盟商会主席。

谈判艰难走完最后一英里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于2013年底启动,期间几次错过原定希望完成谈判的期限,最终在今年即将结束时达成协议。

谈判在最后阶段一度因市场准入、争端解决机制和劳工问题陷入僵局。外部因素加剧了谈判的不确定性。欧盟成员国波兰表示欧盟需要更多的磋商,并希望美国加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苏利文也公开表达了希望与欧方进行磋商的意愿。但波兰的这一提议最终没有得到响应。

“谈判进程与谈判频率、环境等因素有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对《财经》记者表示。他分析说,在2013年谈判启动之初,陷于欧债危机的欧方较为积极,希望通过这一谈判为欧洲企业和投资寻求更大的空间,但后来欧盟政策重点发生变化,难民问题和英国脱欧成为欧盟优先政策方向。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之后,中方的精力则更多放在了中美贸易谈判上。

负面清单是中欧投资协定的重要内容,双方直到2018年7月才首次交换负面清单。“中欧双方在2019年意识到谈判不能再拖延下去,双方都需要加强合作。”崔洪建说。

2019年4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达成共识,希望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谈判。这一目标被写入第21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之中。

在中欧领导人承诺要在2020年完成谈判之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优先程度提高。中欧双方在2020年举行了10次谈判,并在今年下半年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期间取得突破。德国总理默克尔利用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推动了谈判的推进。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再次确认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

这也是中欧商界的共同目标。中国欧盟商会在今年9月发布的《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20/2021》中呼吁欧盟和中国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达成。欧盟中国商会在同月发布的报告中建议欧盟机构和欧盟成员国形成统一立场,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年内落地,为双方企业创造合作新机遇。

12月6日至11日,中欧双方举行了第35轮投资协定谈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17日表示,在次轮谈判中,双方聚焦文本和清单遗留问题进行了磋商,取得了重要进展。“中欧双方达成高水平的投资协定将为中欧双方企业开展双向投资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制度保障,提升双边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高峰说。

 “最终的协定体现了彼此的诉求”

尽管中欧双边投资增长迅速,但与中国和欧盟如今互为彼此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现状相比,中欧双向投资仍有巨大潜力。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末,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存量为939.12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4.3%。另据中方统计,截至2019年底,欧盟28国累计对华投资额1379.6亿美元。这一数字占欧盟对外投资总量不到4%。

欧盟企业对华投资集中在汽车、农业和食品、消费品和服务、金融和商业服务、基本材料等领域,投资来源主要为德国、荷兰和法国等国。中国对欧盟的投资则以制造业、金融业、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主,主要流向荷兰、瑞典、德国等国家。

中欧投资协定覆盖了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核心议题。在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中欧定位不同:欧盟希望在对等条件下的市场准入;中方则追求在平等基础上的投资保护,希望中方的投资在进入欧盟之后享受国民待遇。“欧盟虽然表面上开放度更高,但仍存在一些明显和隐性的壁垒。”崔洪建对《财经》记者说。

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20/2021分析了营商环境中长期存在问题,比如受到限制的市场准入和复杂的监管环境。欧盟方面寻求在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领域获得更好的市场准入。“随着中国经济日益成熟,确保双向投资的对等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显得更加重要。”何墨池说。

在欧盟中国商会的建议报告中则指出,欧盟及一些成员国趋严的外商投资和安全审查,推进保护性举措,引起部分中国企业关切和担忧,对欧盟营商环境评价略有下降。

“虽然双方诉求不同,但最终的协定体现了彼此的诉求,包括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双方各有所需,达成了一致。”崔洪建说。

据《金融时报》报道,欧盟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透露,欧盟企业在汽车、医疗、云计算等领域的准入途径得以改善。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通过以后,双方将更好地推进传统领域的合作,比如制造业,同时在金融服务、医疗卫生、电信、数字和绿色产业等新的领域看到更多投资。“但信息网络安全领域因为被政治化,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崔洪建说。

在何墨池看来,受益于中欧投资协定,多个产业都将出现新的投资,特别是与能源相关的项目,考虑到气候变化的紧迫程度和中欧之间的互补性。

中欧投资协定还需要得到欧洲议会的通过。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兰格表示:“讨论远未结束,才刚刚开始。”另据Politico报道,协议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完成生效所需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