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还乡”成信念,春运千亿核酸检测市场再次加码

文|《财经》记者向雪 实习生 林孟筠 编辑|王小  

2021年02月09日 18:26  

本文4535字,约6分钟

鉴于每个地区防疫政策的差异性、复杂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本不属于核酸检测范围的返乡人群,也被迫排队检测,为春运核酸检测增量市场再次加码。

1月28日,2021年春运正式拉开大幕。希望可以顺利回家过年的人,忙着排队做核酸。“排队3小时,核酸检测10秒钟”“这几天到医院做核酸的人,排队排到了东京和巴黎”,诸如此类的语句,频繁在社交平台上出现。

核酸检测证明成为返乡的一纸特殊“通关文牒”。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春节返乡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

华安证券算了一笔账,受此政策影响,春运期间总体核酸检测需求量为6亿—12亿次,核酸检测产品和服务的总规模最高可达到1500亿元左右,最低也约为750亿元。

在春运的人潮中,对政府“春运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出行人员核酸检测工作,有利于早发现早控制疫情,保障实现平安春运、健康春运”的考虑,不少人表示理解,排起长队获得“通行证”,但也有人是迫于无奈,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

核酸检测,层层加码?

在北京工作的何西,严格遵守通知要求,并查询当地政策,低风险地区非重点人群只要不到该市农村地区,均可“绿码”通行。何西来自北京低风险区,老家又是该市辖区,应是持绿码即可通行的人群。

根据《关于有序做好春运期间群众出行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低风险地区的其他人员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出行,在体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流动。

也就是说来自低风险区的非重点人群,原则上返回城区不需要核酸检测。然而,一到老家高铁站,何西被告知需在酒店暂时隔离,等待次日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才可通行。

何西相当无奈,眼看就到家了,却被隔离了起来,她怀疑当地政府存在“层层加码”,“一刀切”的懒政现象,直到后面才了解到,她老家虽属于市辖区,但该地区均为涉农乡镇街道,属于农村地区的界定范围。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农村地区是指乡镇、涉农街道,具体范围由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乡镇和有涉农的街道就属于农村地区”的原则来划定。

不同地区的防疫政策和要求不同,让不少回家过年的人员“头大”。“每个区县的政策不一样不说,每个社区的疫情防控也不一样。为了顺利回家,我还是去做了核酸检测。”一位从北京低风险地区回重庆的人士称。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在上述新闻发布会称,2021年春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达17亿人次。

为了能顺利回到家过年,人们相信只有核酸检测证明在手才有保障,即便本不属于核酸检测范围的流动人员,鉴于每个地区防疫政策的差异性、复杂性和信息的不对称,也去做了核酸检测。

除了必做人群,无形之中这又增加了核酸检测的数量,为春运核酸检测增量市场再次加码。

一年净利增70倍的核酸检测厂商

早在“7日核酸阴性证明”政策发布的次日,1月21日,新冠病毒检测板块应声大涨,金域医学、凯普生物、迪安诊断、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集体上涨。当日早盘,医学检验龙头股金域医学持续走强,封上涨停板,每股153.12元。

回望过去的2020年,在大多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与新冠病毒检测相关的企业成为逆经济周期的前进者,赚得盆满钵满。

2020年,主要提供检测服务的金域医学净利润增加三倍左右,比2019年多赚十个亿左右。1月30日,金域医学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0亿元到 15.60亿元,与上年同比超过2.5倍;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比上年同期翻了3倍多。

华大基因的增长更是令人瞩目。它是少有的同时提供新冠检测“产品+服务”的企业,预计其2020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00%,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翻了6到7倍。

明德生物预计2020年度近七成收入与新冠检测有关,扣非净利润最高可增加15倍左右。其中,报告期内,明德生物新冠核酸试剂的收入占比约为总营收的60%,相关的检测服务收入也大幅增加,约为总营收的8%。

在疫情大背景下,“敲钟”上市的检测企业也应运而生。

2020年武汉疫情初期,有6家企业的6个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最先获批应急上市。这6家窥得先机的企业中,有圣湘生物、之江生物,二者分别于去年8月28日、2021年1月18日先后挂牌科创板。

被称为“抗疫第一股”的圣湘生物挂牌科创板之际,董事长戴立忠的财富市值超过150亿元,跻身亿万富豪队列。根据《2020年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戴立忠以176.2亿元财富名列第210位。

2020年,圣湘生物创造的净利预计增加70倍左右,多赚近30个亿,净利润预计将增加25.17亿元到27.67亿元;之江生物也丝毫不弱,与上年同期相比扣非净利润将增加近20倍。

业绩大增的背后,与新冠检测需求的增加呈正相关。

之江生物公告显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销售规模取得了重大业绩突破,同时也带动了分子诊断仪器、核酸提取试剂等,其他相关系列产品的增量销售,促使之江生物2020年度整体销售规模呈现大幅增长。圣湘生物类似,2020年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核酸检测仪器、相关耗材等产品销售大幅度增长。

一年利润几倍到几十倍增长,创造数亿到几十亿的业绩增量,如此的造富能力,无人不羡慕,同行错失者更是有些后悔。

一位基因检测的从业者就向《财经》记者透露,“核酸检测不是我们的主业,但其实要做的话,技术门槛并不高,去年年初错过了研发的最好时机,便一心专注主业,本以为会及时控制下来,没想到(疫情)如此反复。”

检测试剂价格大跳水

尽管认为,“需求量确实大,整个行业新冠检测收入占大头”,从事新冠检测的卡尤迪董事长李响对《财经》记者否认,新冠检测暴利、造富神话的说法,认为薄利多销更为合适。

除了采样管、拭子等一系列耗材、试剂和人员成本。其中,实验室很多员工,每穿一套防护服的成本在百元左右,四小时需要换一次,这些成本很高;对实验室要求也很高,很多东西需要单独建设。

“政府对试剂进行阳光采购,检测服务指导价也在不断下调,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医疗机构就会亏损,每天至少五百多例以上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李响告诉《财经》记者。

2020年4月,湖北率先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试剂集中采购工作,核酸检测试剂最低中标价16.78元,最高24.99元;6月15日,北京公布“京津冀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试剂联合采购挂网成交结果”显示,11个核酸检测试剂产品挂网成交,最低为12元。

“这价格已经低到不可思议。”李响说。

贵州、黑龙江、福建、辽宁、广东、山西、安徽、云南、宁夏、甘肃、天津、河北等地已陆续出台新冠检测试剂集中采购政策 。

检测服务价格也在大跳,原先180、120的检测价格一去不复返,价格跌进百元内。

2021春运以来,北京、四川、贵州、浙江、江苏、广东、湖北、黑龙江等15地的医保部门已经发文,将公立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的政府指导价,下调至每人次80元或更低。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网站显示,单样本检测价格调整为80元/次。同步调整混合检测价格,5个样本混合检测,每样本按不高于30元收费;10个样本混合检测,每样本按不高于20元收费。

即便是拥有自主定价权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也响应其号召,除了加急单、VIP渠道等,常规24小时普通检测为每次80元。

更甚至于,个人无需支付核酸检测费用,即使不是“应检尽检”人群。一趟趟北京到深圳的航班一落地,乘客在通向取行李的路上,会先到核酸检测点,取完咽拭子样本才能离开,48小时后乘客可以在小程序里查询检测结果,检测免费。

同样,在深圳工作拟返乡过春节的人群,属于“愿检尽检”人群,作为一档参保人,刷医保卡即可进行核酸检测,无需支付其他任何费用。

除了“应检尽检”人群,检测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北京也将“愿检尽检”人群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愿检尽检”人群中,本市医保人员的检测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即部分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由个人负担。

居住在北京的魏霞,前往一家一级甲等公立医院做新冠核酸检测,她发现,挂号时显示0元愿检尽检,等实际取号时,如果是非定点医院,会让先排队交费。

随着各地政府对检测试剂盒阳光采购,检测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或者财政买单,个人付费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新冠核酸检测离“暴利”越来越远。

新冠检测还能火多久?

新冠核酸检测行业的红火已经持续一年有余,企业还能大赚多久?

“中国不可能出现再次(新冠肺炎)大流行”。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1月13日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说。另外,各地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已经铺开。

在疫情受控和疫苗接种的夹击下,有行业人士判断,核酸检测市场会缩水。纵观新冠检测相关公司的业绩报告发现,均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

如“2020年业绩增长由市场对新冠检测需求大幅增加所致,未来销售是否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出现在多个新冠检测相关企业的业绩报告中。

不过,在李响看来,市场是否缩水还值得商榷。就算已控制住了疫情,但新冠病毒在一两年内很难完全消灭,核酸检测还是会持续下去,而且还会打开一些新场景,比如为了保证人员正常流动,在公路和机场开辟检测点。

新冠疫苗和新冠检测是两条线,并不冲突。从疫苗第一针到全民免疫,有一个长周期,很长一段时间内接种疫苗人群和非疫苗接种人群共存,而且上市疫苗的保护率并不是100%,所以只要病毒不消失,检测永远处于防疫前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呼吸内科危重症专家余昌平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疫苗只是一种远期的控制手段。它的大规模应用不是一年之内的事情,最快也要一年半到两年左右,而且还要看有没有副作用、效果怎么样。

李响甚至认为,新冠检测对于核酸检测市场的开拓反倒是一次很好的契机。原先多见于中心实验室的核酸检测,经过此次疫情,不断下沉到一二级医院,甚至到基层,这一检测手段也可以用于应对其他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市场进一步被打开。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1月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全国8437个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相当于2020年3月底可开展核酸检测机构的4倍。

长期来看,新冠肺炎会如同大多数传染性疾病一样,趋于平稳控制,乃至消失,但核酸检测经由此役,早已深入人心,或能催化出与之相关的创新商业模式。

(何西、魏霞均为化名,杜建青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财经》所有,独家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财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