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燕:人生是一场马拉松,Lean In!

2021年03月08日 10:17  

本文5388字,约8分钟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向前一步,并敢于 take risk

【点击图片立刻申请女性领导力奖学金】

中国现代商业管理教育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渐发展起来的。不过,中国商科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资料记载,早在清光绪年间,《钦定大学堂章程》将大学分科课程为七科:政治科、文学科、格致科、农业科、工艺科、商务科、医术科。而在民国初年的《大学令》中,规定商科为七大学科之一,即文、理、法、商、医、农、工。

时光流转,国内现代的商学院教育虽然仅有三十几年的历史,与欧美等商业教育非常成熟的百年历史相比还属“青年”阶段,但借鉴和浓缩了先行者的经验之后,国内的商学院发展迅猛。目前,商科已经成为国内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科类之一。其中,最卓越的代表之一是首先建立了全球管理教育行业“金字塔”顶层定位的长江商学院。

作为中国现代商学院教育发展黄金年代的见证者和实践开拓者之一,2013年底加入长江商学院目前任职助理院长的杨晓燕无疑是时代的幸运儿。杨晓燕曾就读香港科技大学MBA,加入长江商学院之前,曾任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

对于杨晓燕来说,“让自己停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那种不折腾就难受的人。” 她笑着说。

【点击图片立刻申请女性领导力奖学金】

爱折腾的人,似乎都有无穷的能量,永远朝着新目标奔驰,杨晓燕也不例外。每年新年伊始,她都会为自己设定三个目标,“都是新目标,要超越如今的工作。”她不觉得这有何难,“我不喜欢做重复性的工作。每天挑战自己一点,就是试一试,你又不会失去什么?”

“就像凯撒大帝一样,I conquered(我征服),我就要走了。”在她看似弱小的身躯内,或许也住着一位“凯撒大帝”,让她时刻保持高能量,总觉得有大把时间“没事干”。在挑选形容自己的三个关键词时,她将“目标感”放在了第一个。

受疫情影响,2020年杨晓燕的出差频率降低了不少,这对习惯了空中飞人生活的她来说,就像被“困”在笼子里一般难受。直到最近安排了几次高强度的会议,她才终于又觉得自己“容光焕发”了。

 “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 

这几年,杨晓燕除了担任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还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折腾”了一个读书社群,阅读经典,提升思想免疫力。读书社群会每月推荐两本书。“管理书除外,文史哲当家”——可以这样简单概括她的选书标准。回顾去年的所有荐书,这本《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Educated)令她感触尤深。

此书的作者Tara Westover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山区一个虔诚的摩门教家庭,共有七个兄弟姐妹。父亲虽然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也严格禁锢了他们的成长。经过非凡的努力,未接受过正式教育的Tara Westover获得了剑桥硕士和哈佛博士学位,也正是在求学的过程中,她逐渐看清了原生家庭的局限性,历经痛苦挣扎后毅然选择离开,像鸟儿一样飞向属于自己的那座山。

也许,在杨晓燕心里,选择离开自己“18线小城”的家乡,也正如鸟儿一样飞向属于自己的那座山。那么,属于她的那片山林又在哪里呢?

可能在北京,亦或是全世界。

北京的生活早出晚归,行色匆匆,难免会出现奔波而无助的时刻。但在杨晓燕看来,自己正过着最想要的生活,内心的充实、欣喜与愉悦,就是最好的馈赠。“如果人生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留在北京,选择用这种方式来生活。”

工作之余,“睿妈”是杨晓燕的另一个身份, 七年前,怀着对睿宝的爱和教育的探索,杨晓燕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睿妈看教育”记录养育睿宝教育孩子的思索,以及对于自身的反思。睿妈和睿爸的人生目标之一,是带着睿宝走遍世界。如今,一家人已经一起看过了26个国家的美景,以至于睿爸的朋友和他半开玩笑地说:“还是留点地方,将来女儿可以跟男朋友一起去吧?”

从今年开始,她又给自己的“折腾清单”上增加了一项——跑马拉松,不是跑半马,而是全马。

没有累的时候吗?“当然有啊!”杨晓燕爽朗地说,自己恢复体能的重要方法是泡在咖啡馆,如今很多咖啡馆和书店都已深度融合在一起,“我特别喜欢去那儿呆一天,是特别好的滋养。”

在她眼中,书是性价比最高、最不可或缺的营养品。“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的这句话,放在她身上并不夸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跑步、去爱”,读书会的slogan也是杨晓燕一直以来的生活信条。

“如果现在闭上眼睛死去,我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多年以来,杨晓燕每天都会这样问自己一次,得到答案后,再用行动来清除心中的遗憾或不甘。经过无数次这样的内省,如今她可以坦然说出:“如果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觉得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人生哪有什么高光时刻?

不过是从一个坑里爬出来,再冲向下一个 

2013年底,杨晓燕选择为自己开启一场冒险。她的决定令不少人费解——为什么放弃好好的北大的工作,跳进长江商学院接手正经历人事大动荡的EMBA呢?这难道不是一个“火坑”吗?

但对这场冒险的主人公来说,外界的杂音并不重要。按照杨晓燕一贯的人生准则,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Lean in(向前一步),并敢于take risk.

后来,在自己的公众号的一篇随笔中,她回忆了这段难忘的经历:

2013年底,我被鬼迷了心窍,被桑德伯格鼓吹的向前一步蒙了心,决定去长江建设一个“全世界最好的EMBA项目”。听从教授“低调潜行”的教诲,我忍辱负重从副主任做起。回想我十年前从主任任上潇潇洒挥手离去,没带走一片云彩,恍如隔世。

2014年的上半年,我累得连狗都不如。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每天到下午四点钟,我就感到喘不上气,大脑缺氧。我别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吧?睿宝还没上小学,想到她要成了没娘的娃,我实在不能忍受。我故作云淡风轻的找睿爸聊天:“哎, 那个,你说哈,假如哈, 我说假如,我突然死了,你怎么办? ”

“神经病!”睿爸斜了我一眼,回我三个字。耿直理工男觉得他那个文艺女青年的老婆又开始间歇性犯病。 

被骚扰得实在不行,睿爸只好想了想,认真地回复:“你别担心,你死了我就把房子卖了,带着睿宝去乡下找个好地方住下。房子卖了够我们两个花一辈子。”

嗯,那我也不能死啊。

问了度娘,查明这叫亚健康的疲劳过度,没啥好办法,去锻炼身体吧,不是快死了,是老骨头熬不住了。 

也是从那时我开始尝试跑步,所以我从来不说自己如何热爱跑步。我是怕死被逼的! 

五月份春季班招生紧巴巴的完成,凑足了人头开学,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可惜好景不长。那一年的春天特别美,短暂,绝美。

在爬出来的坑沿边还没站稳,一个巨浪把我直接掀翻谷底:国家发了通知,即日起政府部门和国企人员不得就读EMBA,在读者退学,新生不得申请。一千多在校生,凭空少了小半。

2014年的夏天算是极寒,感受不到一丝温暖,拖着亚健康的身躯跑步,跑得满头大汗更加无法呼吸。偶尔想,就这样跑死算了,也不用发愁了。

这一场“马拉松”的终点是当年长江商学院的开学起航仪式。在现场,杨晓燕向所有新生介绍长江商学院项目的优势,也叙述着大家能够聚在一起的缘由。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豪感就出来了,那种特别强烈的成就感——终于把这事搞定了!”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应该算得上杨晓燕的高光时刻。台下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企业家,台上的聚光灯下,她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娓娓道来。不过,在这光鲜亮丽的画面背后,鲜有人知道她承受了多大的压力——除了来自同行的质疑甚至嘲讽,还有对母亲住院做手术的担忧,对女儿照顾不周的愧疚……正是背负着这些,她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大城市,拼命“开疆拓土”。

这样的困境,生性坚强不服输的杨晓燕从未轻易提起。只是多年以后,在冬日午后的回望中,看着彼时的自己,不知不觉热泪盈眶。“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在杨晓燕看来,人生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高光时刻,有的不过是从最深的坑里爬出来,再冲向下一个坑。那一天,长江商学院的开学典礼圆满结束,在回家的路上,杨晓燕觉得自己终于从“坑底”爬出来了。她开着车,紧握方向盘,主宰着自己的方向。“我感觉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被战胜的,整个世界一下子开阔了。”

女性领导者, 

请勇敢“Lean in” 

若将“能量值高”这一特质视为天赋异禀,那么高效能的工作习惯则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习得。杨晓燕认为,后者也是所有管理者提升领导力的关键要素。

当年,她作为家乡的文科状元走入大学,但光环很快消失殆尽。“开学第一天,我悲催地发现自己是班里高考英语成绩最差的。老师上来就讲英文,我一句都没听懂。在我们小城市里,老师从来都是用中文讲英文的。”

大学四年,杨晓燕开启了一场不停歇的学业“马拉松”。“虽然毕业的时候我依然不是班里最好的,但我肯定不是最差的。”

彼时,英语四级八级(非专业英语为六级)考试刚在全国推行开来。杨晓燕不仅顺利通过了四级考试,还将八级证书也收入囊中。“我没觉得我付出了比别人双倍或者是几倍的努力,但我知道自己肯定不能差,我会用我的方式来往前追。”

杨晓燕所谓的“我的方式”,或许可以称之为“偷懒追赶式”。“偷懒不是坏词,你一定要学会偷懒。”她解释道,“比如,如果能把一部英文电影听透,把所有的台词背下来,听力其实一下子就能飞跃,根本不用去听100部电影,只需要把一部电影听100遍。这些都是我总结的所谓可以偷懒的地方。”

对于职场和工作中的“偷懒”,她也有自己的理解。“不要事必躬亲,先把事情想明白了再做。比如,哪些事情是别人可以替你做的,哪些事情是你自己必须做的,你要先做好规划。”

说到底,这是一套自我能量管理的方法论。随着在长江商学院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元,这几年来,杨晓燕感触颇深的一点是,“如何给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或者说养成一个处于高能量的习惯,这一点太重要了。”

与此同时,另一个让她日益关注的新现象是,长江商学院的女性申请者正越来越多。“以长江的MBA项目和FMBA中国项目为例,我们已经连续两年,女生和男生在数量上各占半壁江山了。”她相信,未来社会和企业将迎来更多女性管理者。

这也让杨晓燕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在长江发起“女性领导力奖学金”项目,帮助更多女性管理者关注自己的成长,勇敢”Lean in”。

不过,在现实的另一面,仍有众多女性不敢向前迈出这一步,还会纠结是否应将更多时间拨给家庭和孩子。“很多女性依然把事业和家庭对立起来,而不是寻找二者的平衡。看到这种情况,我一直在想我能做点什么。”

这也正对应了杨晓燕用来形容自己的另外两个关键词——成就感、平衡感。

值得一提的是,连续多年完成“每年阅读36本书”这一目标后,如今杨晓燕“读而优则著”。2021年,她准备出版一本书,与更多读者分享自己对事业及生活的感悟,其中一则重要的理念是,“人生就是一场关系管理”——比如,在职业发展中,要格外注重“向上管理”,即“管理”自己的领导,与其沟通时永远带着解决文案——“Do not bring the problems,bring him bananas.”

当然,出版一本书并非易事,它会是中国版的Lean In,Option B亦或是Educated吗?答案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撰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籍这件事,杨晓燕又一次实现了——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码上申请女性领导力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