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十个交易日基金暴跌20%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文丨《财经》新媒体 蒋金丽 编辑丨蒋诗舟  

2021年03月18日 13:44  

本文2687字,约4分钟

随着基民们投资基金的“狂热”,基金经理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刚当上基金经理,就遇到市场暴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近日,一位叫梦圆的新生代基金经理,就遭遇了这样的“暴击”——上任10个交易日,管理的两只基金跌幅就超过20%。

“梦圆”变“梦碎”,不少网友替她喊冤。事实上,在大多数的熊市中,都有梦圆这样的存在。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实力和运气,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因“背锅”而出圈

如果不是因为网友的热议,梦圆只是一位运气有点背的“新人”。

不难理解网友为何替她打抱不平:一位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于雷丁大学的学霸,历任中银基金研究员、农银汇理基金经理助理,苦熬六年好不容易当上基金经理,结果成了业绩“背锅侠”。

2月24日,梦圆被增聘为两只产品的基金经理,一只是农银医疗保健股票,另一只是农银汇理创新医疗混合。前者成立于2015年2月10日,规模31.47亿元;后者成立于2020年1月21日,规模16亿元。

按照行业惯例,增聘基金经理无外乎三种情况:老人带新人、规模太大管不过来增加副手、原来的基金经理即将离职。

梦圆属于第三种。她上任之前,这两只基金皆由赵伟单独管理,3月5日,对方离职,功成身退,任职回报可圈可点。

他的继任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春节过后,股市一路暴跌。截至3月9日,梦圆接管两只基金仅10个交易日,净值跌幅就超过了20%。

这是什么概念?两只基金规模合计47亿元,经过这10个交易日,浮亏在10亿元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梦圆不太可能大幅调仓。所以,说她替赵伟背锅,并不为过。

据2020年的四季报披露,这两只基金的前十大持仓都是医药股,其中不乏迈瑞医疗、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药明康德和欧普康视等年后大跌的抱团股。

关乎前途与饭碗

梦圆的经历,引起不少网友的同情。

虽然短期的下跌与基金经理的能力关联不大,但产生的结果依然会伴随整个职业生涯。在业绩为王的公募行业,这关乎前途与饭碗。

基民购买基金时,会参考历史业绩;新基金发行时,也需要历史业绩的加持;更不要说,业绩是基金经理的重要考核指标。

公募基金是一个以相对排名为考核机制的行业。如果管理的基金连续两年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后三分之一,就可能面临“下课”的风险。现实情况中,因业绩不佳而引咎辞职的基金经理不在少数。

年终奖也与业绩紧密挂钩。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财经》新媒体,在牛市中,如果业绩排名没有进入同类前二分之一,即便当年管理的基金涨幅很高,在规模没有太多增长的情况下,也拿不到多少年终奖。反之,在熊市中,即便管理的基金是亏钱的,只要相对排名靠前,年终奖依然十分可观。

尽管截至3月17日,梦圆接管的两只基金跌幅收窄至14%,但两只基金的相对排名都在后三分之一。

对于梦圆这种“背锅”的情况,公司会如何对其进行业绩考核?农银汇理基金相关人士向《财经》新媒体表示:“公司注重长期业绩考核”。并澄清,梦圆并非网上盛传的90后,而是1989年出生的。

不止一个“梦圆”

论运气背,梦圆并非孤例。

以2月18日为分水岭,在本轮暴跌开启前后,有不少“新手”走马上任。据Wind统计,从这一天起的前后五个交易日内,首次被任命为基金经理的有24人。其中,管理主动偏股型产品的有14人。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这14人当中,只有弘毅远方的许智程是“新基上任”,其他13人均为“旧基增聘”。

由于新基金有长达三个月的建仓期,许智程较为幸运地避开了市场震荡期,成立以来跌幅仅为4%。而同日被增聘的其他三位基金经理:中欧基金的刘伟伟、弘毅远方基金的樊可、万家基金的王霄音,任期内回撤均超过10%。

和梦圆情况相似的有两位——弘毅远方基金的樊可、安信基金的陈卫国。

2月8日,樊可被增聘为弘毅远方经济新动力的基金经理。3月4日,该产品原来的基金经理焦庆离职。截至3月17日,樊可的任职回报为-13.6%。

2月10日,陈卫国被增聘为安信盈利驱动的基金经理。3月8日,原来的基金经理袁玮从这只产品卸任。不过,袁玮目前还有三只在管基金。截至3月17日,陈卫国的任职回报为-10.09%。

背锅固然值得同情,和海外成熟市场培养一个基金经理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相比,国内的基金经理稍显稚嫩,平均培养周期只有5年左右。

在业内人士看来,没有经历过几轮完整的市场周期,对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基金经理。被熊市毒打过的基金经理,或许会对市场抱有更强的敬畏心。

“梦圆们”的逆袭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实力和运气,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答案是“短期靠运气,长期拼实力”。

基金圈流传一个说法:一年赚三倍者众,三年赚一倍者寡,十年跑赢大盘者,寥寥。原因就在于,无论牛熊转换,总是盈亏同源。

据《财经》新媒体粗略统计,自中国股市1990年诞生以来,大约经历了13轮大大小小的熊市。其中,不乏“出道”即遭遇市场重挫的基金经理。

以2015年的熊市为例,在拐点开启的前后五个交易日内,首次担任基金经理(主动偏股型)的有9个人。

回溯历史业绩,其中5人实现逆袭,几何年化收益超过10%;有3人拉平亏损,稍有盈利;还有1人几何年化收益告负。

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冲破5781点,迎来当轮牛市的最高潮。而就在前一天,金鹰基金增聘了两位新手给何晓春做副手。一位叫陈颖,他就职的基金是金鹰稳健成长;另一位叫倪超,负责参与管理金鹰行业优势。

一年零四天后,“师傅”何晓春离职,陈颖和倪超开始独立管理这两只基金。熊市留下的代价是惨痛的,和何晓春共同管理期间,两只基金的跌幅都在30%左右。两位年轻的基金经理需要靠自己的实力,去抹平这些亏损。

时间会暴露差距。陈颖独立管理金鹰稳健成长两年后,在继续亏损12.45%的情况下,卸任该基金。而倪超至今仍在管理该基金,独立任职回报达114.17%。

和倪超一样实现逆袭的基金经理中,后来有不少成长为颇有口碑的明星基金经理,比如华安基金的崔莹、泓德基金的邬传雁、东方红资管的王延飞、汇添富基金的刘江。

相较之下,华安基金的蒋璆、天弘基金的田俊维、平安基金的薛冀颖表现比较平淡。

本轮下跌中被“暴击”的“梦圆”们未来表现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