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财经》杂志   

2021年03月22日 14:21  

本文1772字,约3分钟

长寿时代需要金融创新;未来国民储蓄率将进一步下降

编辑推荐·《财经网》述评/对话

http://www.caijing.com.cn/review

 

长寿时代需要金融创新

巴曙松: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人类寿命的不断提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不过,在长寿时代到来时,同样需要经济资源配置的创新,来主动适应长寿时代的现实需求,这就自然需要在长寿时代积极推动金融创新。

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第一次迈入7%的水平。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者65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也就是说,中国从21世纪开始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65岁以上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从2000年的大约1.53%,发展到2019年的5.65%,老龄人口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快。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中国到2050年老龄人口占比将达到26.9%,这已经达到了“深度老龄化”的水平。

人口结构长寿化,必然需要相应完善老龄金融服务,养老金融应运而生。现有的框架中,中国养老金体系由三大支柱构成: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主要包括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包括个人储蓄和商业保险等。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第一支柱为现收现付制,第二和第三支柱为积累制。由于企业职业年金覆盖面不足,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处于试点阶段,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主要依靠第一支柱。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第一支柱面临较大的支付压力。积累制来源于在职期间的部分收入积累,不受老龄化程度增长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的养老金体系正逐步由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或个人账户制转型。

从全球养老金改革趋势来看,长寿时代的金融创新主要围绕个人账户制下的积累制展开。中国养老金体系正在从依赖第一支柱逐渐转变为三支柱均衡发展,可以预见中国长寿时代的金融创新重点在第二、三支柱。从世界范围来看,长寿时代的金融创新主要可分为以个税递延为改革方向的制度设计创新、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的投资方式创新,以及以智能投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

在退休后颐养天年是长寿时代到来时老百姓考虑的头等大事,这不仅有赖于政府对养老金制度的持续完善,更需要专业的投资机构对养老金进行配置管理,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近年来,为解决国民养老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持续出台指导政策,扶持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基金经过改革后,基本上采用市场化投资运营方式。从期限类型上来看,养老金属于长期资金。长期资金入市需要寻找长期资产,需要从全球范围内选择优秀标的。因此金融业开放也需要以比较稳妥的方式进行。为了推动长期资金入市,一方面要优化顶层设计,确立对长期资金管理人业绩评价、风险评估和后续考核的机制,以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发展权益和另类投资,对相应产品提供税收优惠,优化发行和审批流程,为长期资金的入市提供良好环境。

 

学术观点

 

未来国民储蓄率将进一步下降

中国社科院 蔡昉 都阳

“中国的储蓄率变化、决定因素和影响”

《新金融评论》2020年第3辑

 

未来国民储蓄率进一步下降,占比更大的私人储蓄率下降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居民储蓄率下降。预期“十四五”期间,居民储蓄率下降,企业储蓄率可能保持小幅上升势头,公共储蓄率将继续下降。从储蓄行为蕴含的重要经济含义来看,首先,储蓄率是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其次,结果表明,私人部门储蓄对经济增长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储蓄则不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最后,经济增长只对政府储蓄产生影响,而对私人部门的储蓄率没有影响。本文建议,要形成与储蓄率变化趋势相吻合的经济增长方式,应加大向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及时改变人口政策,实现家庭对生育的自主决策,给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提供正规的金融服务。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

(3月8日-3月19日)

1 锚定扩内需

2 注册制下的IPO新变局

3 特斯拉市值蒸发引争议

4 国产新冠疫苗哪家强?

5 Lazada是怎么被Shopee反超的?

6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重要经济新动向

7 重整国家资产负债表

8 制造业:新格局下的发展与变革

9 A股牛年再平衡

10 如何破解抑郁症患者就业歧视

资料来源:《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