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速零碳排放的赛跑

文|冈萨洛·穆奥兹、奈杰尔·托平   

2021年03月31日 19:07  

本文2174字,约3分钟

为了人民的健康,中国对清洁空气的追求已经使得颗粒物空气污染自2013年以来减少了将近40%。

中国在2020年点燃了与气候变化赛跑的新火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做出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大胆承诺。

通过推动这些转变达到避免气候危机最糟局面所需的速度和规模,中国的企业、投资者、城市和省份现在有机会把这些承诺付诸于行动。

“十四五”规划为从现在到2025年的减排设定了基线。但既然现在私营部门和地方政府知道中国将往何处去,他们可以更进一步,推动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更大的、紧迫的突破。

中国在培育创新和抓住全球市场份额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包括在太阳能板和电池方面。如果它继续与发生在全世界的变化同步,它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优势。

比如,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将会发现像通用、沃尔沃、捷豹路虎这些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将在2035年或者更早的时间只售卖电动车。寻求国际增长和财政的中国企业则会发现世界上许多最大资产拥有者、资产经理和银行很快就加入了联合国“奔向零碳”这一由企业、投资者和地方政府组成的联盟。这意味着它们致力于在205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并为未来5到10年的变化设定短期目标。

在构筑零排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的私营部门和地方政府将赋予中央政府更大的信心来创造一个更有利的政策环境。北京越快设定去碳化的目标和举措,中国的企业、投资者、城市和省份就能在创新和扩大转型方案上走得越远——刺激一个不断增长的雄心螺旋。

在3月由中国与加拿大和欧盟联合主办的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上,政治领导人确认了他们促进全球气候治理和加速新冠疫情绿色复苏的承诺。雄心勃勃的近期措施将帮助我们在本世纪中叶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安全和更富有弹性的未来,在这些举措背后,团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中国的领导力。

当中国在今年10月主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时,它将引导世界迈向一个更可靠的框架来实现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逆转和自然的复兴。这将使我们得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其影响,从新冠疫情中复苏,而这些都将以一种以减少未来冲击风险并在风险中繁荣发展的方式来实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据全球26%的份额;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投资者,2019年新投产的火力发电量占近三分之二的比例。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者,2019年的投资额为830亿美元(美国和欧盟分别以大约550亿美元的投资额排在中国之后),中国的电动巴士则占全球99%的份额。

如果中国为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设定净零排放的要求,由此产生的影响将不仅限于中国——推动解决方案的指数级增长,比如可再生能源、电池、绿色氢能和电动交通。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国可以促进清洁、韧性基础设施取代火力发电。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火力发电继续增长,我们将无法实现零排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已经明确表示,现在必须停止建设火力发电厂并停止为火力发电厂提供资金,逐渐淘汰现有的火力发电厂,这样全球的火力发电厂可以在2040年全部关停。

一些中国城市和企业已经在树立正面的典型。武汉、青岛、南京、福州、大连和成都这些城市以及京东物流、劲霸男装和隆基绿能已经在2020年作为早期加入者加入了“奔向零碳”联盟。这一联盟的成员同意遵循严格的标准来制定在2050年实现零排放的方案并定期汇报进展。“奔向零碳”成员已经覆盖了全球GDP12%的份额。

跟随中国在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其他一些私营部门做出了有着广阔前景的承诺,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案还比较模糊。

中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宝武钢铁确立了在2023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在2025年减少30%碳排放并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科技巨头腾讯表示将在2050年实现去碳化,蚂蚁集团则表示它的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国有的油气公司亦表示他们将通过植树造林来抵消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实现净零目标。

这些中国公司接下来迈出的有力一步将是加入“奔向零碳”,这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全球专长来制定可靠和有效的净零方案。

这种领导力将激励其他人也这么做,从而使世界实现将升温控制在巴黎协定设定的1.5摄氏度的目标。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网站公布的信息,迄今为止提交的新承诺将只能使碳排放在2030年较2010年减少1%。而科学表明在复兴自然的同时,我们需要在2020年至2030年间将排放减少一半。

我们知道中国能推动这种转型做得更好。为了人民的健康,这个国家对清洁空气的追求已经使得颗粒物空气污染自2013年以来减少了将近40%。根据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的数据,这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三的比例。

类似的,通过在国家政府的承诺之下采取行动,中国的企业、投资者、城市和省份也有力量来为在本世纪中叶实现零排放和培育更大韧性的全球赛跑增压。现在是它们加入的时候了,因为它们已经处在奔向零碳的征途之中,无论它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本文作者为第25届和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原文标题为:Time for China’s businesses, cities and provinces to join the race to zero emissions;翻译:江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