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征集创新方案 助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文/《财经》记者张寒 编辑/王延春  

2021年04月10日 20:00  

本文4177字,约6分钟

中国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开展碳市场建设,但是目前整体的能力比较薄弱。比如,人力、资源的投入在碳市场方面还远远不足,经验需要积累,配额的分配方面也需要研究

为了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中国与美国两个全球大国间的携手合作必不可少。2021年4月8日,由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创建的保尔森基金会和清华大学共同宣布启动2021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简称“保尔森奖”)。

“后疫情时代,世界亟待实现绿色复苏,以保护自然并加速全球经济低碳转型。”保尔森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亨利·保尔森表示,“保尔森奖旨在发掘中国最具创新性的绿色项目,激励和推广引领变革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评委会联席主席庄惟敏表示,中国“十四五”规划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碳达峰、碳中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借助于这个平台,宣传中国在绿色创新和自然守护方面最优秀的成果,使这些成果能够得到普及和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主要包括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三个方面。

对此,保尔森奖评委、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广仁表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相辅相成,都体现了中国以国土空间规划及其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创新。未来,我国生态补偿主体将会更加多元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

目前中国生态保护资金投入的方向有待改善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要达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未来20年维持每年3万~4万亿美元的投资,这是巨额的投资项目,也会对市场走向形成巨大影响。

保尔森奖评委、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特雷西·沃斯滕克罗夫特表示,碳中和目标要求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密切合作,而且利用美国和中国的领导地位来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政府或者私营部门单独行动是不够的。

特雷西认为,气候变化最关键的挑战就是能源。电力行业、交通、建筑、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都需要变革,清洁能源已经从10年~20年前的一个垂直领域,变成现在融合进每个经济部门和行业。在这个背景下,怎么样来了解和评估绿色战略?

第一是政策,政府政策是要给行业提供长期一致透明的预期,要给创新者和资本的所有者信心。如果市场更有信心,他们就愿意承担风险去进行研发,在资本市场融资。

第二是创新科技。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零排放,就需要科技创新。现在相关的绿色科技商业化还远远不够。

第三是市场,如果每年需要3万~4万亿美元资本的投资去脱碳,这就要求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要采取措施,让资本来评估金融和气候的风险,使得企业员工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来共同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实践。

例如,像微软、亚马逊等公司,都在建立碳封存和碳捕捉的市场;美国的通用汽车还有中国的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宣布,到2035年完全生产电动车,这就设立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使得资本和技术方案能够朝这个方向来推动。去年保尔森奖也考虑到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于农业等,这对于制造业的脱碳和农业的脱碳都会发生重要作用。另外,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理解企业对于气候承诺措施的有效性,如果没有信息披露的话,就很难找到这个行业的赢家和输家。

根据保尔森基金会的报告,2019年全球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大概每年1240亿到1430亿美元,仅相当于全球的GDP的0.12%~0.14%。如果要保护好整个地球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资金需求大概应该年均在7000亿美元,目前的投入水平只有需求的五分之一左右,所以投入水平还是比较低。从中国来看,2019年中国的生态保护投入是3796亿人民币,大概相当于GDP的0.38%。

保尔森基金会分析,中国在自然保护地的投入只有77.4亿人民币,只占生态保护投入的2.04%左右。虽然目前中国的生态保护投入比较巨大,但是投入的方向有待改进。

怎样动员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保护领域?保尔森基金会生态保护项目总监牛红卫认为,未来有很大的空间。其中,政府可以扮演两个方面的角色,一是政府要出台好的政策环境,激励和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没有这种激励机制,那么企业或者社会机构加入生态保护的动力是不足的。二是政府也要出台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和社会主体行为,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减少对生态保护资金量的需求。

牛红卫表示,要满足生态保护的资金需求,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各种渠道来增加资金的投入水平。中国现在要建立新的国家公园体制,所以以后也可以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朋友圈,让中国的慈善家、企业都来资助国家公园。利用绿色金融的一些工具,如绿色债券等。目前中国的绿色金融的投入可能百分之八九十都应用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改善的投入较少,未来有很大的空间去增加绿色金融产品工具。

第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通过政府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倒逼市场主体对生态的破坏。举例来说,有了硬性的法律规定以后,开发商如果对湿地造成了破坏以后,它必须要么出钱重新在另外的地方恢复破坏的湿地,要么去市场上购买一些湿地信用,这是非常成功的机制。还有一个机制就是碳市场,中国今年6月就要启动全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随着全国的碳交易市场逐步成熟,把像森林、湿地或者是草原产生的绿碳、蓝碳等有多重效益的碳项目能够尽量纳入到全国的碳市场里面去,那么有减排指标的企业就可以购买来自森林碳汇或者是海洋湿地碳汇的信用,这样就可以从碳市场为生态保护融到资金。

第三,改善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很多的政府资金也好,民间资金也好,如果用到生态修复里面,都是用传统、工程性的手段,没有很好地运用大自然提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所以是事倍功半的。中国以后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典案例,用好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

牛红卫表示,接下来,中国政府可能还要搭建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平台,目前的政策大环境是非常好的。虽然政府公共资金可以进一步挖掘的潜力不太多,但是将来来自市场的社会资金,包括企业捐助、公众参与等,前景非常广阔。

碳市场、碳税、行政规制、技术创新等手段同时使用

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根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齐晔的研究,如果达到非化石能源占比25%,在2030年,如果中国的能源消费不超过55亿吨的话,那么在2025年中国有可能会提前碳达峰。

齐晔认为,中国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之下,去开展碳市场建设,但是目前整体的能力比较薄弱。比如,人力、资源的投入在碳市场方面还远远不足,经验也需要再进一步的积累,在配额的分配方面也需要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碳市场是碳定价的非常重要的方式,也是基础性的途径。但是碳定价还可以通过碳税等行政措施。哪种定价是投资回报比最高的方式?尤其需要研究。

齐晔强调,考虑到时间上的压力,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碳市场这一个篮子里面。碳市场即使100%的成功,也仅仅覆盖了40%的碳排放。过去中国通过行政规制的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技术的投资创新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碳税作为重要的途径,也不能放弃。因此,碳市场、碳税、行政规制、技术创新等各方面手段要同时使用。这样的话也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创新和盈利的机遇。

过去,深圳建科院在深圳绿色低碳建筑和规划引领方面做出了贡献。未来,低碳的建筑如何引领绿色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深圳建科院董事长叶青作为2014年保尔森奖获奖的项目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叶青回顾称,深圳建科院在2000年开始建筑节能,2002年专注于绿色建筑,在2011年的时候,从建筑走向了城区,开发低碳城,并在2014年的时候获得了保尔森奖。

当时,由于很多人认为低碳转型能不能带动经济发展,从政府层面到市场,市场的观望情绪非常大,在百姓中也是有争议的。对于低碳城建设,建科院参与了整体的策划。从核心启动区的建筑设计到运营,改变了开发方式,先用临时建筑在储备用地上做出低碳会展中心,在既有厂房下进行改造,引入低碳产业,然后在民居改造情况下做成公寓、宿舍。那时的深圳市政府非常有前瞻性,政府参与主导、推进了整个过程。

目前,深圳低碳城不断发展,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增加,很多企业也开始入驻。2011年到2019年,年均GDP增长17%,从42.8亿增长到了51亿,可见低碳发展可以带来经济发展。当地老百姓参与了环境改善、河流绿道的治理等,低碳城建成了开放的没有门票的公园,同时各种低碳技术成了科普基地。

在现在的形势下,低碳城更是成为新深圳的重点区域,开启新一轮再出发。据叶青介绍,建科院也从事业单位转型成公司,在2017年的时候,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一个上市公司,这说明资本市场也在关注绿色和低碳发展。

接下来,建科院在城市推行探索建筑技术进步的方向是什么?叶青表示,在低碳城里,得到了股东支持,投资建设了将近7万平米的未来大厦和新一代的研发中心,是世界上建成的最大光储直流建筑,也是跟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合作的清洁能源项目示范,现在已经封顶,在今年6月份要全面投入使用。

同时,建科院也在全国各地,包括在珠海、上海等地有绿色项目,特别是在雄安,承担了绿色雄安的项目、研究、实践等。

叶青表示,人类的城市建设活动消耗了自然界资源的50%,带来了50%以上的垃圾,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现在到了人类该反省自己生活方式的时候。建科院在新的未来大厦里实践的就是生态文明之下新的生活方式,要减少钟摆式的通勤,推行15分钟生活圈,40分钟新鲜蔬菜水果到口中,分布式、微循环的能源、水资源处理,废弃物的回收等。推广全民友好生活方式,从幼儿、青年到老年,所有人的精力都要关注有机的生活,让身心更健康,让人们的心智能够打开,灵魂能够升华,去善待自然、善待这个社会。资本、政策、技术都要为绿色发展理念这样的中心思想服务,强化绿色理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