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社会融资增速明显回落,央行发声:输入性通胀风险可控

作者 | 《财经》记者 张威 编辑 | 袁满  

2021年05月12日 18:55  

本文1858字,约3分钟

4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少增3399亿元。有分析认为,4月份主要金融数据回落态势明显,主要源自“高基数”效应

在市场高度关注中国是否存在加息的可能性下,央行公布了4月金融数据。

数据显示,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4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5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1797亿元。其中,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少增3399亿元。

此外,广义货币(M2)余额226.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个和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5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市场主要声音认为,4月份M2、社融等同比增速回落明显,但不宜过度解读。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向《财经》记者表示,4月份主要金融数据回落态势明显,主要源自“高基数”效应。此前,市场普遍认为金融数据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金融数据变化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意外之处是下降幅度超出预期。4月M2同比增速再次回到“8”区间,社融同比增速则降至12%以下。M2同比增速降幅较大可能与缴税因素有关,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了5777亿元;社融中除政府债券和股票融资外,其他项目同比大都少增,这带动社融增速走低。

数据显示,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少增3399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减少213亿元,同比少减36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328亿元,同比多减135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152亿元,同比多减272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509亿元,同比少572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739亿元,同比多38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814亿元,同比多499亿元。

5 月6日,巴西不到50天时间两次大幅加息外,3月以来,俄罗斯,土耳其等其他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已率先行动,宣布加息。此外,印度、阿根廷、马来西亚等新兴国家的指标均显示,市场对于它们加息的预期正在增强,今年至明年上半年至少加息一次。市场分析认为,上述经济体加息多受本国通胀影响。

以巴西为例,根据巴西地理统计局(IBGE)公布的数据,2021年3月巴西通胀率升至6.1%,为2016年12月以来的最高点。巴西3月PPI升至33.5%,为2014年1月发布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甚至近日也表示,美国可能需要通过加息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胀压力。不过,一些美联储官员认为谨慎加息将是审慎的做法,担心4月份加息会释放出并不合适的急切信号。

透过4月数据来看,中国是否存在加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梁斯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不会过度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加息可能性不大,也没有必要。一方面,虽然当前经济稳中向好,但经济恢复基础需要继续夯实,以稳定实体经济预期,巩固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虽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PPI出现明显上升,但尚未传导至CPI。4月CPI同比上涨0.9%,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物价压力对货币政策影响较小。因此,中国无需被动跟随其他经济体,不必贸然加息。

5月11日晚间,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中国PPI涨幅。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中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另据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显示,预计中国2021年PPI涨幅均值在3.5%-5.2%左右,全年呈倒V型走势,在二季度达到高点;CPI涨幅均值在1.3%左右,全年呈M型走势温和上涨。

上述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等人预测,我们不改变对货币政策的判断,当前货币政策以金融稳定为首要目标,采取稳健中性的政策基调,主要体现为信用收缩,即信贷、社融及M2增速的回落。但我们预计2021年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使得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切换至稳增长,触发政策基调转向稳健略宽松。今年前三季度政策保持“紧信用、稳货币”,四季度转为“稳信用、宽货币”,信用收缩下半年将渐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