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密集出手,黑色系大宗商品行情降温

作者 | 《财经》记者 王颖 编辑 | 陆玲  

2021年05月21日 18:29  

本文4008字,约6分钟

大宗商品的大涨大跌之下,下游企业该如何面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冲经营风险?

5月的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极不平静,钢铁、煤炭等黑色系大宗商品价格可谓是坐上了“过山车”,自5月12日以来,一改之前大幅上涨的行情,开启下跌模式。而在大宗商品下跌的背景下,A股前期大涨的顺周期股近期也出现了一轮明显的回撤,比如,钢铁板块至最高点回落达13%。

对于大宗商品此轮调整,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均表示,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兰格钢铁网高级分析师王思雅在《财经》记者采访时,提及三方面因素:第一,国家政策调控加码,国务院常务会议7天里两次“点名”大宗商品,上海等地约谈当地钢铁企业;第二,交易所管控,国内三大商品交易所前后进行了九次调控,有意通过调整涨跌停板幅度、交易保证金水平等政策来降温大宗商品;第三,基本面因素,近期随着价格的不断冲高,终端买进意愿降低,投机行为占据主导,随后在政府各项调控下,期货短期见顶跌停,增加现货市场甩货套现情绪。

在期货市场下跌的带动下,黑色系现货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价格回调。以钢材为例,中天钢铁销售一部杭州办事处主任董赟告诉《财经》记者,目前钢材价格每吨下降1000元左右,“把五一节后的涨幅全部打掉,说明五一节后的涨幅更多是炒作,不是健康的上涨。”

对于黑色系大宗商品市场的未来走势,市场观点出现分歧。

王思雅认为,短期来看,还处于下跌的趋势之中,“大家对于市场预期有点恐慌,每天都在杀跌,空头也是一鼓作气地砸下来,毕竟盘面跌逾1000元的情况,这辈子也少见。”

董赟则保持乐观,“因为供需并没有改变。”他认为,就钢材而言,目前是超跌了,“会缓一缓,等风头过去,钢价还是会再次上涨,这跟整个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息息相关。”

事实上,2021年,伴随着经济回暖,全球通胀预期攀升,大宗商品曾迎来一波大牛市。如今,面对监管集体出手降温,包括黑色系在内的大宗商品是否已经步入“调控”周期,价格拐点到来了吗?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之下,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监管出手降温

从大宗商品近期市场表现来看,市场价格已经明显脱离供需基本面,监管层抑制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的意志十分明显。

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国常会”),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适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

国常会的消息一出,当晚期货市场夜盘,黑色系商品多个品种上演跌停潮。截至5月20日收盘,焦煤下跌7.98%,动力煤下跌8%,铁矿石下跌5.7%,螺纹钢、焦炭、热卷均下跌近5%。

这是国常会在一周之内,第二次“点名”大宗商品涨价。5月12日,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常会,会议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

“干了这么多年,总理对大宗商品连续发声的情况,真是没见过。”一位行业分析师感叹道。

事实上,为抑制大宗商品价格加速走高,国内相关部门已数次出手调控。

5月1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提示,并调整动力煤、螺纹钢、热轧卷板等黑色系大宗商品的涨跌停幅度、交易保证金以及手续费。“最近期货市场的下跌,跟部分多头机构平仓有关。”有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

5月14日,河北唐山及上海相关部门相继约谈当地钢铁企业,强调加强价格管理,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维护钢材市场价格秩序。

监管如此密集出手,将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一德期货黑色事业部副总刘文盛对《财经》记者表示,近期出台的政策主要是降低了市场投机看涨预期,从而做到了稳预期,属于一种预期管理范畴。以钢材为例,现货层面前期出现了一定的恐慌,但当现货价格接近五一前的价格水平后,贸易商持有的现货已经难有获利因此价格情绪企稳,同时短期国内外现货的基本面变化不大,需求不会快速滑坡,钢厂出厂价格依然相对坚挺。现阶段钢材价格从暴涨暴跌阶段进入到阶段性震荡走势,贸易商投机情绪降温,库存会保持在常态化水平附近。

对于黑色系大宗商品的后市走势,市场观点不一。

鹏扬基金股票投资部副总监张望告诉《财经》记者,以国内政策为主要影响、受到国内供给制约因素明显的品种,如螺纹、铝等品种价格,未来回落的概率偏大;而对于受到全球需求拉动以及因海外疫情反复而受到供给限制的品种来说,未来高位震荡概率更大一些。

“政策压制是阶段性的,最终市场还将回归供需基本面,目前内外需求不错,现阶段还在季节性旺季,若疫情没有太多突变因素,钢材价格可能逐步趋于温和小幅上涨或区间波动。不过现阶段南方连日阴雨,后期江南雨季也将到来,对需求会有影响。”江苏富实数据研究院院长蔡拥政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

另一方面,黑色系大宗商品的下跌,导致前期大涨的顺周期股下挫。5月20日,煤炭、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如何看待2021年A股市场的顺周期行情?嘉实资源精选基金经理苏文杰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继续看好顺周期板块,原因两点,一是这一轮主动补库存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从库存周期来看目前仍是主动补库存阶段;二是未来半年左右经济逐渐恢复而流动性较为宽裕,这种情形下最为受益的仍是大宗商品类资产。

不过,5月20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在一论坛上表示,“周期股最近表现非常火,但是我想说周期已经走到了顶部,如果说大家去买产品或者买股票的话,周期不能因为产品价格涨就去配。”

下游如何应对涨价潮

事实上,在此轮大宗商品价格调整之前,2021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和国内工业品价格持续上行,尤其是以铁矿石、钢材为代表的黑色系商品的上涨,引发各界关注。

5月10日,国内期货市场上,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直线拉升涨停报1326元,螺纹钢、热轧卷板的主力合约双双越过6000元/吨大关,均创下历史新高。

现货市场上,以钢材的价格为例。“4月份的时候,钢铁宽幅拉涨,快速站稳5000元大关,还不停歇,5月继续冲刺6000元大关,卷板类更厉害,部分品种突破7000元。”王思雅说。而钢价的飙涨,也持续刺激着企业的生产热情。

董赟表示,国内钢企的吨钢盈利一度突破千元,“工业钢材的利润更高一些,建筑钢材的利润稍微低一点。从生产情况来看,限产区域的钢厂严格执行限产条件,非限产区域还是在按部就班地努力生产,今年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于废钢价格较低,成材价格较高,电弧炉钢厂以前是在谷电的时候生产,现在是全天候生产。”

钢材产品的量价齐升,带动了钢贸市场的交易火热。王思雅表示,前期部分市场因为价格上涨过快,购买成本提高,部分贸易商为了回笼资金,接受现金出货。彼时,钢厂方面订单生产较充足,部分是负库存,而阶段性的需求又在增加,所以一旦没量或者超量销售,钢厂会出现封库、停报情况。

在董赟看来,此轮钢材牛市的到来,除了供给端限产的影响,更重要的在于下游的强劲需求。对建筑钢材而言,房住不炒这个政策带来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再升级,增加了周转率,房地产企业始终在赶工期,施工将使得建材需求保持稳定。对工业钢材来说,制造业今年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强劲需求,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国内外都是处于主动补库周期,而且制造业的产业链特别长,一旦形成趋势,很难改变,特别是海外的主动补库动能非常强劲,导致海外热卷价格暴涨,带动国内热卷价格不断创新高。

钢材价格的上涨,打开了上游钢厂的盈利空间,却也为下游的钢材深加工企业,以及建材、家电等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

制造业的利润空间遭到挤压,无奈之下仅能通过调价的方式向终端市场转移成本压力。以家电行业为例,自今年1月起,已有包括奥克斯空调、志高空调、海信、TCL等多个品牌陆续调价,调价幅度约为5%-15%。

当原材料价格已经显著高于下游制造业接受的订单时,有制造业厂商为了避免更大幅度的亏损,选择了退单。“因为价格过快拉涨,部分订单的差额在1000—1500元/吨甚至更高,与其供货亏损,不如直接支付违约金,重新接订单。”王思雅说。

作为微观经济个体,企业对于行业基本面变化的感知有时候会相对朦胧且滞后。大宗商品价格的大涨大跌,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库存管理加大了难度。针对波动的行情,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是不是一个对冲风险的好办法?

此前曾任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期现套保顾问的蔡拥政表示,前期钢材价格和利润处于高位,政策面临转向之际,应该有不少钢厂进行套保操作,但从目前看钢厂实际参与度套期保值比例不算太高,行业看可能不到10%。主要是国有企业缺乏套保体系,风控和合规约束下,操作谨慎。民营企业在贸易环节操作较多,在工厂端,保值介入深浅不一。还有不少钢企实际在进行与现货无关的投机操作。

他向《财经》记者介绍了多种套期保值的方式。在他看来,从钢企方面,套保的操作多是在工厂端和贸易端进行。

工厂端套保是从锁价订单成本管理、原料采购成本管理,成品库存管理和虚拟钢厂利润管理几个方面进行。比如锁价订单管理,现货端和下游客户签订远期锁价订单,期货端对应买入铁矿石、焦炭合约锁定订单成本;或者原料采购成本管理,从产业链供需关系及突发事件入手,在期货盘面进行原料铁矿石、焦炭盘面虚拟库存采购,防范和对冲后期价格的上涨。

而钢厂贸易端主要是对钢厂贸易平台采购的铁矿石进行价格和库存管理,买卖方向都有。当然还有点价基差贸易方式,确定一个彼此接受的基差,后期现货交易价格就是期货价格+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