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部分中小行房贷集中度上升,延期还本付息将扩至网店店主

作者 | 《财经》记者 张颖馨 赛兰 编辑 | 袁满  

2021年06月02日 09:40  

本文5586字,约8分钟

银保监会披露,房地产融资实现“五降”;但部分中小行争抢份额致房贷集中度上升,将对新增房贷占比较高银行实施名单制管理,挪用经营贷购房者将被报送征信系统;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适用范围将扩容至网店店主等

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风险如何?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实施半年后效果怎样?监管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市的排查情况怎样?网贷机构存量风险处置工作有何进展?6月1日,在银保监会召开的“近期监管重点工作新闻通报”发布会上,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同时,房地产融资呈现“五个持续下降”的特点,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问题得到初步扭转。未来,银保监会将保持对违规业务的高压态势,防范化解好房地产业务风险,防止乱象回潮。

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实施情况方面,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从目前执行的情况来看,政策实施的效果初步显现。不过,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地方中小银行利用大型银行退出的时机,争抢房地产贷款市场份额,房地产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有所上升。“银保监会对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实施名单制管理,督促这些银行落实房地产金融调控要求。”

此外,银保监会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亦取得积极进展。如持续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前四个月,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净减少5499亿元;加强信用风险防控,一季度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4632亿元,超过去年同期;稳妥推进网贷机构存量风险处置,截至3月末,存量业务尚未清零的停业网贷机构1387家,未兑付借贷余额7161亿元,比去年末减少79家、1046亿元。

总体来看,2021年以来,银行业保险业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梁涛介绍,银行保险资产业务稳健增长,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截至4月末,银行业境内总资产同比增长8.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2.7%。保险业总资产同比增长11.4%,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5%。银行保险机构资产增速合理适度,既满足了实体经济恢复发展需要,也避免过快增长推高杠杆率。

房地产融资“五降”

对于颇受市场关注的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梁涛在会上表示,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首先,管好银行业资金闸门。强化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监管要求,加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其次,因城施策,积极落实差别化房地产信贷政策。再者,严厉惩治违法违规行为。最后,稳妥做好对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

此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指出,“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风险情况如何,“灰犀牛”风险是否得到有效遏制?

对此,梁涛表示,房地产融资呈现“五个持续下降”的特点,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问题得到初步扭转:

一是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下降,截至4月末,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0.5%,增速创8年来新低,2021年以来持续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二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持续下降,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七个月下降。

三是房地产信托规模持续下降,房地产信托余额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3.6%,自2019年6月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

四是理财产品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的规模持续下降,相关理财产品余额同比下降36%,近一年来持续保持下降趋势。

五是银行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领域资金规模持续下降,相关业务规模同比下降26%,为连续15个月下降。

同时,银保监会在贷款首付比例、利率等方面对刚需群体进行差异化支持,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4月末,银行业发放的个人按揭贷款中,首套房占比是91.8%,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投向住房租赁市场的贷款同比增长31%。

“银保监会将保持对违规业务的高压态势,防范化解好房地产业务风险,防止乱象回潮。”梁涛强调。

部分中小行房贷集中度上升

2020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区分不同银行类型,分别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和个人住房贷款集中度提出监管要求。

当前,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实施已有半年,贷款情况出现哪些变化?政策实施效果如何?

银保监会统信部副主任刘忠瑞表示,从目前执行的情况来看,政策实施的效果初步显现。到4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6家国有大型银行全部实现集中度下降,其他各类银行的集中度总体上也呈现了下降的趋势。

“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新问题。一些地方中小银行利用大型银行退出的时机,争抢房地产贷款市场份额,房地产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有所上升。”刘忠瑞强调,银保监会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对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实施名单制管理,督促这些银行落实房地产金融调控要求,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

挪用经营贷购房者将被报送征信系统

会上,提及此前部分城市出现经营贷款违规流入房市等问题,刘忠瑞表示,按照银保监会统一工作部署,各地银保监局已会同当地住建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组织开展机构自查、非现场筛查、现场检查等工作,对经营贷规模总量大、增长快的机构重点进行核查,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排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和个人挪用经营贷手段多样,通过各种方式规避监管要求。有的拆入资金全款买房后,申请经营贷款偿还买房资金;有的借款人将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在多家银行账户间流转套现,以掩盖买房的最终目的;有的编造交易背景、虚构贷款用途等。

“一些银行贷前审核不到位,贷后资金管理不足。一些中介机构协助包装贷款材料、提供过桥资金,协助借款人绕过银行审批条件。从排查的情况看可谓手段多样,花样翻新,我们对层层流转抽丝剥茧,一些复杂的操作最终浮出水面。”刘忠瑞说。

刘忠瑞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会同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关注政策执行效果和排查结果。对自查不力被监管查实、故意隐瞒问题或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问责的银行、中介机构,将依法依规从严采取监管措施。对确认挪用经营贷的借款人,不仅要压缩授信额度、收回贷款,还将报送征信系统,提高挪用贷款的违规成本。

网贷未兑付借贷余额7161亿元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积极进展。”梁涛在会上表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久战,银行业保险业风险持续收敛。

具体来看,一是稳妥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已接管的“明天系”六家保险信托机构运行平稳,一批城商行、农商行风险化解取得积极进展,部分高风险信托机构得到妥善处置。

二是持续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大力整治“名不符实”的金融产品。前四个月,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净减少5499亿元。

三是加强信用风险防控。一季度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4632亿元,超过去年同期。一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9%,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

四是配合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做好高风险地区的债务风险应对,有序化解存量风险。

五是稳妥推进网贷机构存量风险处置。截至3月末,存量业务尚未清零的停业网贷机构1387家,未兑付借贷余额7161亿元,比去年末减少79家、1046亿元。其中,对已立案的999家机构,依法协调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快审理进度。加快追赃挽损,依法追缴高管奖金和明星代言费、广告费。引入征信系统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提高追偿专业化水平。

此前的4月16日,据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丁晓芳介绍,目前P2P在营机构实现清零,存量风险得到有序压降。后续,将从加大正常退出机构风险化解的力度,依法加快刑事立案的机构资产处置的力度,健全网贷风险监管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做好存量风险处置工作。

车均保费较改革前降19.7%

近年来,银保监会在鼓励发展养老金融、医疗保险,推进车险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在会议上,银保监会对多类保险政策、发展近况进行解读,并公布下一步重点部署工作。

梁涛指出,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提升了保险保障功能。车险业务方面,银保监会进一步推动车险综合改革,“降价、增保、提质”目标效果初步实现。4月末,整体车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19.7%,89%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累计为消费者减费让利超过1200亿元。平均保额由89万元大幅攀升至141万元,综合赔付率同比上升14.5个百分点。

同时,梁涛介绍称,银保监会规范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业务。引导保险业继续做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服务。印发《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6月1日起,六家人身险公司将在浙江、重庆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以满足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需求。

对于大病保险制度,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陈映东指出,大病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截至2020年末,18家保险公司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大病保险业务,覆盖了12.2亿城乡居民(包含部分城镇职工)。制度实施九年来,累计赔付5535.88万人,全国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平均提升了10个-15个百分点。

此外,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的承保、赔付等情况,指出巨灾保险当前痛点问题,以及接下来的主要工作。

202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14.93亿元,为1.89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13万亿元,保费规模已经超越美国,跃居全球最大农险市场。1月-4月,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20.41亿元,同比增长20.54%。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深入贯彻《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

巨灾保险方面,梁涛指出,巨灾保险还存在着一些短板。比如,保险产品不够丰富,当前的巨灾保险主要以地震为主,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保障区域不够平衡,如地震巨灾保险主要集中四川等个别地区。覆盖还不全面,群众的风险意识和自主投保意识不明确。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指导保险公司持续加大投入,丰富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整个社会的风险管理意识,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巨灾保险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梁涛说。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9万亿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遭受冲击,国家亦通过一系列政策助其渡过难关。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虽然针对小微企业的扶助近年来已取得不少成效,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截至2021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9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9万亿元,同比增速31.8%,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9.8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2796.01万户,同比增加550.66万户。如果和2017年底相比,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贷款户数都增长了1.2倍左右(贷款余额增长119.3%,贷款户数增长120.5%)。此外,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65%,较2020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23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正在有效改善。”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一级巡视员毛红军直言,但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感受来看,融资难、特别是信用贷款难、首贷难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毛红军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协同发力:内部是银行机构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外部是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具体来看,银行机构要完善内部体制机制,真正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引导银行基层对小微企业“敢贷”“愿贷”,归根结底是要从机制体制上解决内生动力问题,包括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中对小微贷款给予优惠,提高普惠金融指标的考核权重,实施专项考核激励,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

对小微企业做到“能贷”“会贷”,关键是银行要加强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包括结合自身特点找准服务定位、做实普惠金融事业部等专业机构体系、运用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创新产品服务模式。

网店店主等个体经营者可享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工作。

银保监会接下来会采取哪些措施落实相关要求?梁涛透露,一是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并将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覆盖包括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等个体经营者,鼓励银行对已延期的贷款通过正常续贷流程继续给予支持,确保政策平稳过渡。

二是围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持续加大个体工商户贷款投放,增加信用贷款支持力度,不断拓展贷款覆盖面。

三是推动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和金融服务平台,指导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有机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和内部金融数据,改进业务审批和风险管理,开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提高服务长尾客户的效率。

四是丰富普惠型保险产品业务,深化银保合作机制,探索创新符合个体工商户实际的保单融资产品,提供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