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经济增12.7%,宏观政策将发力推复苏

作者 | 《财经》记者张寒 张明丽 编辑 | 王延春  

2021年07月15日 20:06  

本文5369字,约8分钟

二季度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下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虽然出口数据较好,但是消费恢复缓慢,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

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宏观审慎政策,带动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的弱势复苏。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发布会通报,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李伟对《财经》记者判断,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基本走出了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前IMF等国际组织预测中国今年的GDP增速会超过8%,现在看来达成这一目标应该问题不大,关键在于明后年的增速情况。

“在经历了去年的疫情冲击后,今年世界各国普遍都出现了一定的经济增速反弹的现象,例如美国2020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为-4.8%,而今年同期大涨至6.4%。但即使考虑到这些现象,中国的增长状况依然是亮眼的。”李伟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赵福昌对《财经》记者分析,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较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基本符合预期,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最严重,基数比较低,所以今年一季度能达到18.3%的增速。而去年二季度经济已经开始恢复,基数因素弱化,因此今年二季度增速也会偏低一些。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宏观经济已经开启常态化进程,进入全面复苏的关键期。经济内生动力的增强决定了趋势性回归力量,在基数效应下呈现出较高的同比增速、表面上“前高后低”、实际上“前低后高”的基本走势。

此前,IMF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从8.1%提高到8.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今年GDP增速为8.4%,较年初预期提升了0.3个百分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尹志超告诉《财经》记者,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较高,二季度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下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虽然出口数据较好,但是消费恢复缓慢,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

对于宏观经济未来的政策取向,有观点提出,当前广义财政政策是否已经过紧?

“相比于去年宽松的财政政策,今年的财政政策有所收紧。考虑到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整个广义财政的紧缩比较明显,尤其是今年1月-5月的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创下了多年来的新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向《财经》记者表示,“虽然现在的宏观经济数据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微观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压力比较大。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而财政政策能够量体裁衣,给民营中小企业提供直接的补贴,在这方面要比货币政策更为有效。”

因此,张明建议,为了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可以考虑通过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通过扩张财政来进行结构性的转移支付,为比较脆弱的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提供直接的补贴等支持政策。同时,央行保持流动性充裕和无风险利率处于低位,让政府能够以比较低的利率发债融资,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出口高增长,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复苏偏慢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处在稳中向好的恢复阶段,二季度的GDP增长7.9%,略低于市场预期。两年平均GDP增长5.3%,但是从历史趋势水平看,仍然低于疫情前的潜在增速。

当前的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出亮点和隐忧并存的态势。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9%,连续16个月高于临界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9%。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05.0%、69.8%、48.1%,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30%。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4%,比上年同期上升4.0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9%,比上年同期上升6.8个百分点。“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5%就是一个不错的水平,工业生产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赵福昌表示,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结构性问题仍然需要注意。

与此同时,制造业投资延续弱势修复态势。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增长2.0%,比1月-5月加快1.4个百分点。可见一方面,外需旺盛、出口增长助推制造业投资的改善,而在硬币的另一面,消费复苏放缓、上游成本攀升、环保标准提升等因素,对制造业投资形成了制约。

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告诉《财经》记者,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快,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韧性。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3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72759亿元,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257802亿元,下降1.6%。在去年疫情期间,第二产业受损最为严重。

消费方面,自疫情发生以来,经济修复一直存在生产端好于消费的现象。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亿元,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速为4.4%。赵福昌认为,尽管消费端在恢复,但仍未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国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7.2%,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两年平均5.2%,低于经济增速,但还在正常区间范围内。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已经完成全年目标63.5%。既然就业与收入数据均有所回暖,为何消费端恢复水平略显滞后?

赵福昌解读,收入总量增速只是影响消费的一个因素,背后还有收入结构问题,但这不是单看一个时点的数据就能解决,还涉及到收入公平分配方面。一方面,低收入群体要有钱消费,这就要优化收入结构,促进就业和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才能保障他们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扩大高收入群体需求,这就要从供给端提升层次,形成需求牵引供给的局面,通过消费升级扩大消费。目前,服务业消费的疫情影响仍未彻底消除,类似电影的娱乐产业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之前。此外,高房价也是近几年家庭杠杆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会对消费带来影响。

渣打银行资深中国经济学家李炜在采访中告诉《财经》记者,当前消费偏弱主要与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有关,而制造业投资取决于市场主体对于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判断。目前来看,大中型企业的贷款资金需求不是很强烈,中小微企业则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支持。近期,央行全面降准,有利于下调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PPI与CPI高位,剪刀差或将拖累中下游企业

据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一季度同比持平。其中,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比5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上半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6%,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4%。

总体来看,上半年数据依然延续了一季度“CPI微涨而PPI涨幅较大”的趋势。其中,CPI价格中肉菜价格下行幅度较大,非食品价格上行拉升效果有限。从CPI细分项来看,猪肉价格仍是主要拖累。大公国际技术研究部认为,一方面,夏季需求进入淡季,另一方面,产能持续恢复,肥猪集中出栏供应充足。除猪肉价格之外,蔬菜迎来供给旺季,同比涨幅回落也对CPI构成拖累。

而非食品价格方面,受上游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居住和交通大类价格增速提升,其中交通运输燃料价格涨幅最大,同比上涨23.6%。服务业价格持续改善,受零星疫情散发影响,飞机票、宾馆住宿、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均有下降。

赵福昌分析称,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来说是好的,如果能传到终端由消费者承担,对中下游企业影响也不大。但目前的情况是,CPI涨幅较小,前端产品成本提价未能转嫁到消费价格上,因此,大部分提价成本都分摊在了产业链上,相当一部分企业将面临压力。

怎样看待CPI和PPI接下来的走势?

尹志超预计,猪肉价格在中国的CPI中占比较大,而农业生产的周期长,下半年CPI可能会略微上扬,而PPI可能维持在高位,也可能有所下行。

李炜对《财经》表示,中国目前的CPI同比增速非常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CPI的同比增速很低,但PPI的同比增速有些偏高,6月的数据为8.8%,这种局面意味着我们在生产端面对着不小的价格上升压力,由于消费品生产领域的激烈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涨价的压力并未直接传导到下游。假如不能遏制生产端的价格上升压力,那么消费品领域涨价是迟早的事情。

根据长江商学院6月企业经营状况指数调查,消费品价格前瞻指数和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分别为64.3和59.5。指数越高,代表未来价格上升越厉害,50是分水岭,50以上是上升,50以下是下滑,这两个指数目前都很高,这意味着中国潜在的通胀压力还是不小。

杨志勇表示,尽管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好,但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长依然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是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只要某一方面出现问题,经济就会受到影响。但也有积极的方面,一是国内疫情防控有经验,二是我们强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很多东西可以自己把控。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如何在强调高质量新发展模式的前提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寻找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保就业、保市场活力,都是接下来要应对的挑战。

下半年宏观政策加力,有望助推复苏高预期

上半年的中国出口数据表现突出,带动国内经济复苏。随着新冠疫苗全面铺开,如果下半年国际经济恢复,出口是否会有所降低?

赵福昌预计,如果国外达到群体免疫,对中国进出口会有影响,但要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国外可能对中国生产依赖度降低;另一方面,如果国外经济恢复,正常需求也可能增加,不见得是一个绝对的好与坏的概念。而国际环境的外部变化也将提供新的不确定性,例如贸易摩擦。

除去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外,赵福昌认为,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需要注意。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恢复势头较疫情前水平仍较低。投资中,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高,制造业、民间投资低;新经济领域投资高,传统领域投资低。消费方面,还要继续考虑收入分配的问题。

在财政政策领域,对于当前的财政政策是否偏紧,多位受访专家的看法并不一致。

由于今年上半年财政赤字处在盈余状态,尚未达到预算的赤字规模,下半年,财政政策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李炜认为,应当加大财政支出和政策执行力度,尽快开工执行基建投资项目,通过减税降费给企业更多的优惠,尽快把年初的财政预算执行到位。

尹志超告诉《财经》记者,虽然今年上半年财政政策启动较慢,这可能是由于出口形势较好,政府担忧经济过热所导致。预计随着全球供应链的恢复,今年下半年出口增速放缓,财政支出有望加大力度。

李伟则认为,关于财政政策偏紧的说法可能不太适合,假如再让财政政策进一步宽松,今年的增速更好看,但这就减少了明后年刺激经济增长的武器。“目前,财政上最大的问题是地方债务的总额很高,偿债压力很大,自从之前河南出现债务违约之后,市场已经不太相信地方债,刚性兑付的打破对中国经济长远是件好事,但短期会让地方政府更难发展,发债成本更高。所以现在中央政府要降准,帮助地方政府发债,压低其发行利率。”

多位专家建议,下一步,财政政策的发力点还是主要集中在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是整个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应当逐步建立起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财政补助资金直达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现如今,通过现代化的纳税系统等高科技手段,政府已经有能力逐步实现这样的政策效果。

尹志超表示,为什么疫情后美国经济恢复得比较快?这就与美国政府对于低收入人群提供的救济密切相关。“根据我们的调研,中国每年有大约40%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小于支出,面临着严重的流动性不足,而这部分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反而是最高的,所以如果能够建立有效的直达机制,给这些家庭提供财政补助,将有助于中国消费的恢复性增长。”

未来,如何更好地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相配合?李伟表示,现在中国财政上的最大问题就是地方债务压力太大,这限制了财政政策的发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发挥货币政策的能力,去帮助财政政策。但货币政策长期受汇率政策的干扰太大,假如中国可以实行市场化的汇率政策,那么货币政策就可以解放出来。中国完全可以在美联储加息的时候降息,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操作货币政策。

“要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除了降准这样的全面性政策之外,最关键的就是改革金融体制。最关键的就是消除金融机构的垄断,让金融机构竞争起来,最终让大企业走向债券市场,让银行去服务于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只有这样才能理顺金融体系,才能真正的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李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