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预测:今年人民币大概率没有去年那么强

2021年07月17日 16:31  

本文3253字,约5分钟

“今年人民币大概率没有去年那么强。”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在由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财经》杂志联合举办的“金融开放背景下的货币经纪”论坛上作出如是判断。

管涛认为,研究汇率问题不能忽视汇率是一种相对价格,不能只关心本国会发生什么,还得研究海外会发生什么,特别是一些主要经济体会发生什么,如果仅就中国谈中国,研究人民币汇率,肯定会出问题,“汇率波动是一个常态,应对汇率波动比预测重要”。

如何管理汇率的波动风险?管涛表示,要运用一些避险工具,正如外汇局强调的要三管齐下,政策做一点,银行做一点,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

管涛在演讲中也指出,我们最大的短板是外汇市场不发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披露八种货币的比重构成,人民币全球日交易量是最低的”。此外,市场缺乏保护,流动性不够,容易出现价格的大起大落。

现在大家对于中国的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和期待都很高,都希望加快,但十四五规划里提到要稳慎推动国际化。在管涛看来,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也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添砖加瓦。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

以下是管涛演讲实录:

谢谢张主编。尊敬的霍局长,尊敬的李扬院长,王理事长,以及各位来宾,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这个论坛,首先对上田八木货币经纪公司开业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是研究外汇问题的,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谈一谈加快境内外汇市场发展的一些思考。去年5月底人民币曾经跌到2008年以来的新低,没想到今年5月底6月初人民币出现了一波激涨,央行直接或间接通过不同的渠道密集发声。5月27日央行通过外汇市场的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发出一些重要的观点,第一个讲到的是请大家不要猜汇率,汇率猜不准是必然。第二强调,不要恶意操控市场,提示企业应该注意风险中性意识。

我是研究外汇的,我们经常讲汇率问题,一讲汇率,大家说你直接告诉我人民币到底升值还是贬值,格林斯潘讲的,做了半个世纪的汇率预测,发现这个事情要抱有谦卑的心态。研究汇率问题不能忽视汇率是一种相对价格,你研究汇率不能只关心本国会发生什么,还得研究海外会发生什么,特别是一些主要经济体会发生什么,如果仅就中国谈中国,研究人民币汇率,肯定是会出问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汇率波动是一个常态,应对汇率波动比预测重要。

从企业层面来讲,就是汇率风险的管理。去年以来,人民币出现了一波大起大落,特别是经历了一段时间持续单边升值以后,今年双向波动比较明显。我们总结了一下,今年上半年大概是W走势,折返跑,半年下来,人民币涨了1%,很多人不相信升值破6,我说大概率事件今年人民币没有去年那么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可能的,除了市场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因素,我们要知道,中国是管理的汇率制度,如果离开政策单纯讨论汇率走势,肯定忽略了基本逻辑。管理汇率的波动风险,就是要运用一些避险工具,这些方面外汇局讲了很多,一再强调三管齐下,政策做一点,银行要做一点,企业要树立风险中性意识。

李扬院长提到了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现在大家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还是很不满意的,和中国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相比,相对还是比较低。但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状况相比,应该是相适应的,我们最大的短板是外汇市场不发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披露八种货币的比重构成,人民币全球日交易量是最低的,美元是5.8万亿(日交易),人民币2019年是2850亿元,我们的现货交易占市场52%,我们主要的短板在于衍生品市场不够发达,整体上外汇交易量也是比较低的,市场缺乏保护,流动性不够,容易出现价格的大起大落,这是很多国家非常担心的问题。比如新加坡,金融监管非常好,各方面的经济条件也比较好,但他们一直实行非国际化的策略,我们债券市场全球第二,股票市场也很大,但是我们大而不强。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为外汇市场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契机,通常大家都以为这是改变汇率调控机制,这只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一个部分,实际上还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是发展外汇市场,一个是理顺外汇供求。我们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如果明天完全没有管制了,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我们对收入支出有很多限制,通过外汇体制改革,减少干预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发展外汇市场、扩大交易主体、放松交易限制、丰富交易产品。大家都知道,1994年我们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在并轨之前,存在双重汇率,那时候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汇率制度,很多人理解成单一是兑美元,大家都以为我们是固定汇率,是错的。汇改以后,我们在银行间市场鼓励两非入市,现在银行仍然是主要的交易主体,同时还有一些非银行交易机构,比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机构,我们发展两非入市,到现在为止,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全球非金融机构是52%,我们是百分之二十多,我们没有提供相应的产品,没有改变规则,导致两非机构入市只不过把银行做的业务拿到银行间市场做,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增加不同偏好市场的参与度,企业规模再大,也不是汇率的决定者,而是接受者,当大客户向银行评价的时候,银行必然马上到银行间市场询价,在那个价格基础上报出结售汇的价,由于银行是这个市场的交易主体,银行监管没有严格的原则,但银行的风险偏好是一致的,容易形成单边的预期,单边的市场。在成熟的市场里,非银行机构的占比是很高的,甚至有一些基金,专门是做外汇交易的,包括一些投行,美国的大投行,也是外汇市场重要的做市商,参与汇率的形成,但它的风险偏好和银行是不一样的。比如银行给企业做结售汇,它是不拿风险的,如果有一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主体参与到市场,就会给这个市场提供一些流动性。

另外我们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汇率风险不但大的企业面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也要面对。很重要的问题是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大部分中小银行没有金融创新牌照,拿不到外汇衍生品的资质,这些小微企业就不能得到中小银行这方面的服务。

发展其他外汇衍生品金融服务中介,货币基金公司恐怕在做事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进入到这个市场,活跃这个市场。

放松实需限制。我们在国内的外汇市场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实需原则,恐怕还得根据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推进进度,根据汇率市场化的程度,适当拓展实需的内涵。很简单的道理,现在讲我们风险中性,但贸易是顺差,按照风险中性,即便是企业对未来远期结汇或购汇的风险充分对冲,这时候意味着加大银行提前卖出外汇的压力。通过政府的风险提示,通过汇率双向波动风险,实际上今年前5个月,银行对客户的远期+期权的交易占比合计22%,已经和国际平均水平基本接近,我们还有改进的余地,但空间不大,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过于强调实需,面对单边的市场,这时候恐怕得与时俱进,要放松相关要求。

我们的衍生品交易里还有外汇和货币的掉期交易,国际占比是40%,而国内只有4%、5%,我们过于强调实需原则,限制了掉期的活跃度。

丰富交易产品,现在境外有一些人民币外汇的无本金外汇起获交易,境内这方面没有发展,无论是从服务于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还是服务于监管来讲,发展这个很重要。从监管来讲,1998年港币阻击战,为什么当年索罗斯吃了亏?他在市场上持仓的情况,交割日,监管部门是清清楚楚的,所以才击退索罗斯。泰国,当时一些远期合约在7月就已经到期了,由于7月2日泰国撤销了央行行长,如果坚持几天,在技术上是可以的。所以说,场内交易既可以服务于企业的避险管理,同时也可以服务于我们的监管,无论是做空还是做多,大家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现在大家对于中国的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和期待都很高,都希望加快,但十四五规划里提到要稳慎推动国际化。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也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添砖加瓦,包括上田八木在内的机构,以及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