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亿押注充电桩网,特锐德的喜与忧

作者 | 路遥 编辑 | 金文丰  

2021年07月27日 10:10  

本文4326字,约6分钟

随着新能源汽车“风口”的来临,特锐德再次走到了聚光灯下,一方面是“特来电”估值的水涨船高,一方面是公司增收不增利的财务窘境。

走进青岛上市公司特锐德(300001.SZ)的办公大楼,标有“特锐德300001--中国创业板第一股”的标志牌非常显眼。中国人喜欢吉祥数字,在证券市场也同样如此。

作为创业板第一家上市公司,特锐德非常看重这个名号,更看重这个名号背后的意义。该公司的董事长于德翔更是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作为创业板第一股,公司要做就做行业第一”。

特锐德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成为中国最大的户外箱式电力产品系统集成商和中国最大的箱变研发生产企业后,特锐德自2014年开启了“二次创业”,目标是创建以“特来电”为平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截至2020年12月,该公司已建造充电桩33.49万个,实际上线运营20.47万个,覆盖全国348个城市,市场占有率超过40%,再次成为行业第一。

这个成绩的取得委实不易。在豪掷60多亿元,累计亏损超过7亿元的情况下,特锐德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克服种种困难,迎来了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

重金打造的“特来电”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我国“新基建”涵盖的七大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赫然在列。对于已经埋头苦干了6年的特锐德来说,这个消息来得有点晚。不过,迟到总比不到好。在该公司看来,国家政策释放出的信息不仅是对投资建设充电桩的肯定,更是对公司“建设新能源汽车生态充电网”发展战略的认可,难怪于德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了“赌对了”的感慨。

除了国家政策方面释放的利好消息,更让特锐德感到欣喜的是国内电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给充电桩经营者带来的前景。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06%。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93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8%。

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9日发布的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情况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其中,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25.6万辆,刷新历史记录。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与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与国家政策的推动、市场需求的增加、使用环境的持续向好和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高度相关,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持续向好。同时,预测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达到240万辆,实现76%左右的增长。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产销量的大幅增长给“特来电”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特锐德董事会秘书Yingtao Sun对到访的投资者表示,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公众出门意愿降低,自2月开始充电量迅速下降。面对突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针对性地实行“一城一策”重点跟踪。随着疫情防控好转,充电量开始迅速回升,2020年下半年充电量同比增长近40%,全年实现了27亿度的历史高值。今年一季度实现充电量8.9亿度,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图中数据来源:特锐德历年年报

如果说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扩大是促使“特来电”充电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的外部条件,那么特锐德辛苦经营6年之久建立的遍布全国的充电桩网络就是它“内功”。

图片来源:“特来电APP”截图

Yingtao Sun介绍,公司的充电网络已经具备规模优势。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130多家子公司,覆盖城市343个,上线运营公共充电桩22万个,累计充电量达到65亿度。特来电APP注册用户超过380万,是全国建设充电桩设备最多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41%。

受益于规模优势,特锐德充电业务的充电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该公司“新能源汽车及充电业务”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

据笔者实地了解,2016年由于特锐德开展了新能源汽车销售和租赁业务,拉高了当年的营业收入,2017年该业务被终止。在剔除掉这个因素之后,特锐德“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及其他”业务的营业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不过,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下滑。

进入2021年,特锐德的充电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今年6月,“特来电”以219665台公共充电桩运营数量排名全国第一,6月充电量35826万度遥遥领先。

随着新能源汽车“风口”的临近,特锐德在充电领域的优势得到了投资机构的认可,再次走到了聚光灯下。

2021年6月20日,特锐德发布公告表示,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本次增资总金额约3亿元,增发股份的价格为14.60元/股,投后估值约为136亿元。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强资源的战略投资者通过旗下基金入股特来电。特来电的上市之路已经悄然开启。

Yingtao Sun表示,此次第二轮融资,公司对战略投资者有严格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能为“特来电”发展带来优质资源的机构投资者,没有资源的投资者资金实力再雄厚公司也不认可。

“宏观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投资机构的认可以及自身形成的技术和规模优势成为特锐德最大的依仗。不过,透过表象去看公司的财务报表让人忧心忡忡。”深圳新智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陈一然对笔者说。

财务数据背后的隐忧

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投资越发的火热,特锐德旗下承载着充电桩资产的子公司“特来电”的估值也水涨船高。不过,从财务报表角度去看,该公司充斥着诸多隐忧。

自涉足新能源汽车充电网业务后,特锐德业绩表现不佳,始终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有投资者对笔者表示,从该公司净利润的组成去看,利润主要来自主营业务之外的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如果扣除该部分因素的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非常低,而且在某些年份甚至已经出现了亏损。

增收不增利是特锐德充电网业务扩张带来的隐忧,而其他主营业务带来的巨额应收账款同样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自2010年以来,该公司的应收账款数额增加迅速,从3.32亿元飙升至2020年的45.56亿元。应收账款数额的快速上升,不仅给该公司带来了沉重的现金流压力,而且坏账损失的风险也陡然上升。

“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回款慢,说明公司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而且在行业内公司的话语权很弱,导致赊账情况严重。”陈一然解释道。

在特锐德股东大会现场,该公司副董事长宋国峰表示,应收账款是公司面临的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公司的客户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和铁路、煤炭等系统的国有企业,这些客户较为强势的市场地位造成了这种现状。宋国峰还表示,为了解决应收账款的问题,公司采取了应收账款的资产证券化处理。

一方面是建设运营充电桩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是数额巨大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特锐德面临的现金压力不小。为了缓和资金压力,特锐德只能通过担保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而超高的担保额度和负债率又成为该公司的隐忧之一。

梳理特锐德的对外担保项目可以发现,该公司的担保风险极大,其中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年期间,实际担保总额已经大于该公司的净资产。这些担保大都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的建设有关,一旦被担保方经营出现问题,作为担保人的特锐德面临发生财务危机的风险。

除了超高的担保额度,该公司还面临着高负债率的隐忧。自2013年以来,特锐德的资产负债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从2020年年报可知,该公司短期借款为34.94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0.47%;长期借款6.0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54%。

面临充电桩新玩家的挑战

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虽然充电桩的盈利能力还未显现,但已经开始吸引资本的流入。在特来电完成第二轮融资之前,国内另外一家充电网运营巨头万邦星星充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星充电”)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2021年5月18日,“星星充电”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IDG资本、新希望投资集团、泰康资产等跟投。完成B轮融资后,星星资本的估值高达150亿元。

与“特来电”的业务类似,“星星充电”同样是一个开放控制接口的充电平台,它通过“星星充电APP”+城市智能充电监控平台整合旗下充电桩的运营,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在线支付、车联网等相关服务。

“星星充电”是特来电最大的竞争对手,从充电桩的建设规模以及运营数量来看,两家公司相差不大。除了“星星充电”之外,国家电网在充电桩领域同样迅速的崛起。

图片来源: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充电联盟”

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在“公共充电桩”领域“特来电”以219665台领先,“星星充电”以201603台紧随其后,国家电网以196484台排名第三。如果从“公共桩及共享私桩”端口统计,“星星充电”以262816台领先“特来电”的220722台。

除了面对充电桩运营商的直接挑战之外,特锐德还面临众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挑战。

在一众车企中,特斯拉是自建自营充电桩的代表。截至今年5月,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建设了超过800座超级充电站,6300多根超级充电桩,搭配超过700座目的地充电站,1700多根目的地充电桩,共计覆盖中国310多个城市。

蔚来汽车则与特斯拉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该公司投资大量的精力打造了自己的“换电”模式。据蔚来董事长李斌表示,到今年底公司换电站总数将累计超过500座,超充站总数将达到600座,目的地充电桩总数提升至1.5万根。

除了这些已经开始行动起来的车企,其他众多车企也公布了自己的建桩计划。其中,包括吉利极氪、广汽埃安、北汽ARCFOX极狐、上汽R汽车、大众汽车等纷纷谋划,未来一段时间,特锐德的对手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