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版图中的百强区与百强县

作者 | 韩毅 编辑 | 金文丰  

2021年08月25日 17:23  

本文2819字,约4分钟

山东第一强县龙口与江苏“龙头”昆山的差距,是山东与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影。

强区与强县,是衡量一省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三的省份,山东的县域经济实力强劲。在由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和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百强区”和“百强县”的榜单中,山东有10个城区上榜百强区,13个县(市)上榜百强县,整体表现不俗。但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山东县域经济也面临着整体实力、强县“龙头”与江苏、浙江差距逐渐加大的压力与挑战。

山东十城区上榜百强区

日前,工信部所属的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山东有10个城区上榜全国百强区。从区域分布来看,青岛市5个,济南市3个,临沂市和烟台市各1个。其中青岛市黄岛区在百强中排名第四。

从全国来看,江苏省和广东省上分别上榜22个和20个城区,百强区数量领跑全国,浙江上榜12个城区,三省份的总数量占据全国百强区的半壁江山。四川省与山东省分别上榜10个城区,位列“第二梯队”。

在百强区前十名中,广东省将前三位收入囊中,排名第一的深圳南山区2020年GDP超过6500亿元,在全国城区中遥遥领先。青岛黄岛区与深圳宝安区、广州黄埔区和佛山顺德区2020年GDP均超过3500亿元,另有8个城区2020年GDP在2500亿-3500亿元区间,26个城区2020年GDP在1500亿-2500亿元区间,“两千亿区”的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

相较于2020年,黄岛区在百强区十强榜的排名前进了一位。

作为山东省第一经济强区,黄岛区属国家级新区,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榜首。从位置来看,黄岛区处于环渤海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内,位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区之一,在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黄岛区的人均GDP超过20万元,居民经济生活水平较高。

就榜单来看,黄岛区与排名第三的福田区在GDP总量上尚有千亿元的差距。除黄岛区,山东其他9个上榜的城区2020年GDP总量均在2000亿元之内。

2021年新上榜城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共包含11个区,其中江苏省最多,有6个城区新进榜单,山东省新上榜1个城区。西部地区共有3个城区新进榜单,其中四川省2个,云南省1个。中部地区有2个新上榜城区,分别来自湖南省和安徽省。

中西部强省逐步崛起,在百强区、百强县中的份量与日俱增。

县域经济追赶苏浙

城区作为城镇化率最高、创新资源要素最为集中、基础设施最为完善的区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

县域经济则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是衡量一省实力的重要指标。

作为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省份,山东的县域经济实力强劲,在各种“百强县”排行榜中表现不俗。但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山东县域经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方面,山东与江苏、浙江尚有差距,根据各省发布的2020年统计公报,2020年山东省各县(区、市)GDP超过千亿的共有11个,浙江共有24个县(市、区)GDP总量超千亿,江苏省GDP超过千亿的县市(不含区)就有16个。

苏南地区的昆山、江阴、常熟等县域经济繁荣,处于全国的金字塔尖,尤其是昆山和江阴两市的经济总量已超过4000亿元,接近海南省的GDP总量,两市的人均GDP更是高达20万元以上。

在江苏省的40个县市中,人均GDP超过10万元以上的县市超过一半,共有21个,这更让山东望尘莫及。

根据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赛迪百强县榜单,江苏省与浙江省分别占25席和18席,山东占据13席。排名前20的县(市)中,江苏占据6席、浙江占据7席、山东占据3席。

相比江苏以苏南为重的区域发展情况,山东百强县分布较为均匀,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均有相关县市进入百强。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百强县的数量与其经济体量并不相匹配,只有名不见经传的博罗县入选。广东百强县之所以如此之少,是因为大多数强县均已“撤县设区”。山东当前也面临同样的处境,荣成市、滕州市、邹城市因调整已经退出县域经济的“千亿俱乐部”。陵县、茌平、即墨先后撤县设区,莱芜市整体撤销,并入济南。

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未来山东撤县设区的步伐或将进一步加快。

“龙头”之间的差距

在2021年赛迪百强县榜单中,烟台龙口是唯一进入前十位的山东县级市,位列第十,是山东最强县域经济的代表,而江苏省昆山市已连续多年位列百强县的首位。

昆山与龙口,一个属于南方,一个属于北方;一个地处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一个位于坐拥天然良港的胶东半岛;一个位于上海和苏州的中点线位置,一个位于省会济南和烟台两城之间。两市都由普通的农业县蜕变为制造业强市,均持续多年入围中国“百强县”榜单。

发展的基础和背景相似,但山东和江苏第一强县的实力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以2020年为例,龙口GDP总量实现1093.97亿元,昆山GDP总量实现4276.76亿元,是龙口的近四倍。此外,两市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也有不小差距。

作为一个县级市,昆山“富可敌省”,经济总量超越了宁夏、青海和西藏。2020年,昆山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8.0亿元,增长5.1%。其中,税收收入373.03亿元,增长1.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7.2%。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大关,比上年增长7.0%。

目前,昆山已经形成1个千亿级IT(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业集群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拥有大型工业企业101家,中型工业企业32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934家,其中十亿元以上企业109家,百亿元以上12家。

截至2020年底,昆山累计上市挂牌企业124家,其中境内上市22家,境外上市(柜)14家,新三板挂牌88家,募集资金216.59亿元。而龙口目前仅有8家A股上市公司。

相比直观的数据,更深层次的差距存在于体制机制。位处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带,昆山对于营商环境的打造,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020年昆山发布《昆山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创新推出“28条新政”,围绕打造“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通过营造最优的“投资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实现“便利再提速、效率再提高、服务再提质、法治再提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龙口的营商环境相较昆山,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某种程度上说,龙口与昆山的差距,便是山东与江苏县域经济发展中差距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