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财经》奖学金项目开学典礼在北大举行

2021年09月01日 22:04  

本文2000字,约3分钟

2021年9月1日,第二十二届《财经》杂志奖学金、第十一届《财经》法律经济奖学金开学典礼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泽园隆重举行。《财经》杂志奖学金项目创立于1999年,迄今已有22年历史。作为中国新闻界最受尊敬的奖学金项目,《财经》奖学金依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顶级师资和多元化课程体系,向前行在新闻前沿的专业从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业务培训。

典礼开始前,姚洋院长亲自带领学员参观并介绍了承泽园。承泽园为清代皇家小园林之一,始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是北京大学校园的一部分。

开学典礼由《财经》杂志执行主编兼《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主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郭雳,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邓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陆静斐,《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财经》杂志主编何刚,《财经》杂志副总经理兼《财经智库》执行总裁袁雪,《财经》杂志助理主编朱弢等嘉宾等出席典礼。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后真相时代,媒体更应致力于发现真相、传递真相,不能断章取义。希望大家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建立起一套经济和法律的知识框架,并将这套框架、逻辑应用于今后的采访工作中。

(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郭雳:

平均从业时间近10年的媒体人重回校园一定会有别样的收获。在三个月的学习期间,你们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不仅是向受邀授课的权威专家、老师学习,也要向班里的同学学习,在融媒体时代激发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同时,也要积极思考,探索后真相时代应怎样做有价值的新闻、怎样塑造权威的媒体。

(图)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郭雳

《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

北大国发院和法学院为大家提供的是顶级的师资力量,三个月培训提供的最宝贵的价值不是知识,而是帮助你建立看待问题的逻辑框架。当下各种政策层出不穷、热点事件不断,作为媒体人,要想在信息洪流中准确抓住这些问题,不仅要保持清醒,保持敏锐,更要保持谦卑,不断向专业的人学习,剖析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用一个又一个的新概念来解释问题。

(图)《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

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邓峰

在多元和兼容的北大,我们会邀请各个领域、不同见解的学者来给各位讲学,他们将会展示问题的不同侧面和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我们相信,它会对大家固有的观念和认知形成挑战,这也是《财经》奖学金希望做到的,为大家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坚实的逻辑框架,从而打破自己的局限。

(图)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邓峰

《财经》杂志主编 何刚:

首先希望大家能够着重培养自己的全局思维能力,大时代带来的变化是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的,局部的精确事实可能放在全局下看是错误的或是无用、无关紧要的。其次,坚持专业主义,切忌以情绪和观点代替事实,这也是《财经》一以贯之的思维准则。最后,拥抱媒体创新,多层次地挖掘信息、多元化地传播信息,这是时代给我们的机会,也是挑战。

(图)《财经》杂志主编 何刚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 张燕冬:

我们正站在历史大变局的关口,需要以一种清醒和定力应对剧变,需要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对全球和国家大事做出判断。此时媒体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我们要清醒看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更要为打破认知局限做好充足准备。

(图)《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 张燕冬

每日经济新闻 江然:

公平正义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具象表现,每个人需要寻找自己语境下的公平正义,而作为记者,就是用专业的知识和理念,推动甚至引导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王春潇:

一个专业的好记者,要保有对未知的好奇,对社会丑恶现场和落后面貌的不满意,以及对自己不够专业的不满意。而在行走中,我们要始终保有对人尤其是对普通人的温度,更要有对美好未来的追寻。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有韧性的长跑中。

《财经》奖学金项目评委会成员由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法学家和新闻界人士共同组成。本届奖学金项目2021年4月1日正式启动报名,20名入选者经过评审委员会严格筛选于2021年8月14日产生。入选者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京报、经济观察报、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百度等17家全国主流媒体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们将以全脱产方式在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系统的经济学和法学理论培训。

《财经》奖学金项目致力于培养不仅具有新闻职业观、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同时还要具有,有深度、有力度、有预见性、有分析指导和引领能力的媒体人,并通过“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性精神,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媒体从业人员,为推动中国向法治社会的转型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迄今为止,已有330余位中国传媒界的骨干从这里走出,把从这里汲取来的专业知识向更广阔的大众群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