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与宁波,专精特新赛道再角力

作者 | 金文丰 编辑 | 韩毅  

2021年09月07日 15:35  

本文2315字,约3分钟

青岛在新三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企业等核心数据方面,都落后于宁波。

9月2日,深化新三板改革启动,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证监会随后表示,将着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

在此之前,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2930家企业上榜。自2019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公布三批、共4762家中小企业入选。北京以264家入选企业的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榜首,上海位居次席。

宁波和青岛专精特新企业存量颇丰。其中,GDP排名全国第12位的宁波,凭借182家专精特新企业,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名,超过深圳、天津、重庆、成都。GDP排名全国第13位的青岛,也以97家专精特新企业,位列第8位,超过了广州、杭州、武汉、南京和长沙等一批强大“对手”。

作为在GDP排位赛上缠斗了三年的“老对手”,青岛和宁波在专精特新的赛道上再次狭路相逢。从专精特新企业储备量和新三板企业数量来看,宁波依旧领先于青岛,但在精选层企业方面,青岛则领先宁波。两市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都推出重磅政策。

青甬之争的“新战场”

在2021年上半年数据中,宁波凭借6640.6亿元的半年GDP稳居全国第12名,青岛半年GDP则为6539.21亿元,排名第13位,与宁波的差距也被拉大到100亿元。这是宁波连续在2019年、2020年两份年报数据上超过青岛之后,在2021年一季度、上半年两个数据上继续领先青岛。

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业优势是宁波超越青岛的底蕴所在。对比数据发现,虽然都标榜为制造业城市,但宁波第二产业的优势十分明显。2021年上半年,宁波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28.2亿元,增长16.7%,两年平均增长6.7%。而青岛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44.94亿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3%,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青岛都落后于宁波。

专精特新企业是制造业里的“高端品”,也是上市公司、独角兽、隐形冠军的集中地。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产业基础雄厚,涌现一批行业龙头和单项冠军。宁波不仅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名、非直辖市第一位,而且在此前由工信部的“制造业单项冠军”遴选中,也以总共45家入选的成绩位列全国之首,并且已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

以制造业优质企业蓄水池丰沛为基础保障,宁波在资本市场高速推进。2021年6月28日,宁波色母(301019.SZ)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A股市场“宁波军团”第100个成员。在宁波100家A股上市公司中,前50家用了22年,后50家用时不到6年。

青岛也不甘落后,在前不久由工信部的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青岛50家企业上榜。至此,青岛共有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这些“小巨人”企业中,目前已有5家登陆A股,7家进入上市辅导阶段,4家已在新三板挂牌。而放眼到整个资本市场,青岛A股上市公司超过50家。截至7月份,今年青岛市新增10家上市企业,增速十分迅猛。

总体来看,宁波拥有新三板挂牌企业97家,青岛则拥有新三板挂牌企业70家。青岛在新三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企业等核心数据方面,都落后于宁波,但在企业增速方面十分迅猛。

专精特新培育新赛道

截至9月2日,新三板共有挂牌公司7304家,其中精选层66家,创新层1250家,基础层5988家。从注册地来看,新三板精选层66家公司的前五大注册地分别是京、苏、粤、鲁、皖。北京市和江苏省各有10家公司,广东省有7家公司、山东省有6家公司,安徽省有4家公司。

从行业来看,新三板精选层66家公司共来自25个行业,其中集中度较高的三大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三者数量合计占比超过30%。医药制造业拥有8家公司,7家公司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家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目前,青岛共有7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中基础层56家,创新层12家,精选层2家。精选层2家企业为建邦股份、丰光精密。建邦股份是首批32只在精选层挂牌的企业之一,主要业务是汽车后市场非易损零部件的开发、设计与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整套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丰光精密以精密机械加工、压铸制造为核心,扎根于制造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汽车零部件领域、半导体领域、轨道交通领域。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此同时,多个地方城市都把专精特新作为未来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青岛提出,到2022年,滚动培育8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瞪羚企业达到120家,独角兽企业达到1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50家。

作为青岛近年来学习目标的深圳,专门出台了《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完善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梯队。

宁波早在2020年7月出台的《宁波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计划(2020-2025)》中提出,力争到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0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130家,形成10条细分领域的标志性产业链,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度超过40%,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