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继任默克尔?德国的新领导人有何特质?

作者 | 《财经》记者 蔡婷贻 编辑 | 郝洲  

2021年09月27日 19:54  

本文4120字,约6分钟

“社民党的一路崛起和肖尔茨有绝对关系,他是整场选战最值得尊敬的候选人,值得信赖的技术官僚,德国人显然喜欢这种特质” 

当地时间2021年7月22日,德国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其任内最后一次夏季记者会。图/法新

9月26日对德国来说是个崭新的日子。经过各种告别仪式,德国政坛离告别执政16年的总理默克尔又更近一步。
 
在选前数周,一路些微领先的社会民主党(SPD,下称“社民党”)成为拿下最多票的政党,默克尔所属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下称“基民盟”)遭遇重大挫败,除了政党得票率大幅下滑,选区议员选举中原本占有的席次也被绿党和社民党瓜分。
 
对德国选民而言,经过16年的稳定政治,选择是困难的,这次选举结果因此被认为是少见的高度不可预期。选战进入最后一周时,将近40%选民仍无法决定自己两张票要怎么投。今年初以来,三个政党——绿党、基民盟和社民党——各自在不同时点出现领先,直到7月才呈现基民盟和社民党捉对厮杀的相对稳定情况,但是两党支持度一路互咬,直到9月26日当天投票结束,两党得票几度难分伯仲,到深夜仍分不出真正赢家。
 
最初的选举结果显示,社会民主党以25.7%暂时领先基民盟/基社盟的24.1%,绿党拿下自创立以来的最高票14.8%,亲商业的自由民主党(FDP)拿下11.5%,极右翼政党“德国的选择”(AFD)取得10.3%,社会主义左翼政党则是约5%。
 
让选民举棋不定的主要原因在于选谁当总理和怎么投票才能促成一个和谐的联合政府,这两个考量因素配合选民策略性分配自己手上的两张票,导致选情一路混沌。由于默克尔所属政党的候选人拉舍特一路犯错,社民党候选人、默克尔政府的副总理肖尔茨反而以她的接班人姿态,成为最可能赢得选民授权的候选人。
 
“基民盟和社民党的紧张结果,主要原因可能是基民盟的传统选民尽管不喜欢候选人,但是还是含泪投给了基民盟。”苏格兰思克莱德大学德国政治专家布兰登堡(Heinz Brandenburg)对《财经》记者表示。
 
德国选民对参与政治相当踊跃,国会选举的投票率多年来偏高,这次投票率很可能高于2017年选举的75%和2013年的71.5%。
 
9月27日上午,肖尔茨已经越来越笃定成为赢家,选后联合政府如何组成随即成为德国政坛新一轮讨论重点,最可能的组合将不再是德国选民偏好的两党合作,而是三党结合。其中两大选项分别为:由社民党为首配上绿党和自由民主党的“红绿灯”,或者由基民盟带领配上自由民主党和绿党“牙买加”。
 
一位德国选民对《财经》记者指出,德国选民这次显然特别投入选举,其中原因可能是“经过16年的稳定之后,我们面临了改变,这对德国人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值得信赖的技术官僚

德国国会选举为单一选区两票制,选民一张票投给选举的候选人,一张票投给政党。左右选举结果的是政党票,各党依所得票数按比例分配598个席次,扣除在299个选区已经拿下的席次后,在不分区代表补齐当选席次,政党需要拿下超过5%选票门槛、或者拿下3个选区席次,才能以得票数比例分配席次,如果政党在选区席次中拿下的席次超过政党所得比例,所赢席次仍归该政党。考虑到比例分配问题,国会将会通过计算,增加总席次分配给应得席次的政党。因为这个特殊计算方法,2017年国会总席次暴增到709,这次预估可能进一步增长到735席。
 
这次选举总选民为6040万,其中3120万为女性、2920万为男性,超过一半高于50岁,被外界认为是由年长者决定的选举。根据德国选举部门的估算,低于30岁的选民比例为15%,超过60岁选民达38%。
 
除了年长者占人口众多优势,年长选民投票也较踊跃。2017年选举中70岁以上选民投票率为76%,60岁以上选民投票率81%,21到24岁选民投票率则为67%。年长选民的政党倾向较明显,他们相对支持中间偏右的基民盟和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年轻选民主要支持绿党,这次选举中280万“首投族”发挥多少影响就备受瞩目。
 
以收入和教育程度区分,中产选民主要支持基民盟、社民党和自由民主党;收入相对低下的则是“德国的选择”的支持者;绿党主要吸引都会区年轻、受高等教育选民。
 
2017年大选中,执政党基民盟和基社盟拿下33%,联合政府成员社民党拿下20.5%选票,两党联合得票率创下1949年来新低。新极右势力政党“德国的选择”以12.6%的选票,正式进入国会。
 
不少选民在过去16年因为喜爱默克尔个人而支持基民盟,这些选民随着她下台而重新考虑自己的政党属性。一家知名媒体的民调显示,自去年10月左右到今年2月,基民盟和绿党就展开缠斗,绿党从1月底超越基民盟之后就一路攀升到4月底,之后因为该党总理候选人被认为缺乏经验和负面新闻,绿党支持率开始一路下滑。
 
去年底支持率始终低迷的社民党反而在6月中开始一路攀升,直到7月底超越绿党成为领先者。三个主要政党的选前民调在7月底才呈现相对稳定状态,社民党从支持率20%一路往上爬到选前的23%,绿党则从20%开始下滑到18%, 基民盟/基社盟则是从去年10月从21%支持率一路下滑到今年4月的17%,选前也基本维持在17%。
 
“社民党的一路崛起和肖尔茨有绝对关系,他是整场选战最值得尊敬的候选人,值得信赖的技术官僚,德国人显然喜欢这种特质。”布兰登堡对《财经》记者指出。
 
这次拿下最多席次的社民党创建于1863年,原本为德国工人信任的中间偏左政党,2003年推动社会福利和工人权利政策改革,改革过程造成不少工人团体不谅解,认为社民党背叛工人,该党支持度一路下滑,既使最后改革为德国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社民党多年来也与改革保持矛盾关系。
 
社民党在2013年跨越了左右之分,和默克尔的中间偏右政党基民盟组成联合政府,但不少政策被默克尔抢先主导,到2017年大选时甚至被认为遭“吞并”。2017年的大选时社民党一度和基民盟切割,总理候选人舒尔茨被认为性格过于朴实、缺乏亮点,选举结果表现不佳,选后一度拒绝和基民盟/基社盟再组联合政府,最后考虑到德国政坛稳定,经过四个月谈判再度合作。
 
这次代表社民党的肖尔茨类似舒尔茨,同样是一位较冷静、不发表激情言论的政治人物,他最后脱颖而出对很多人仍是意想不到的结果。
 
“六个月前,没人预期他能成为领军人物。”一位不愿具名德国选民指出。不过,德国社会对善于激情言论的政治人物始终不太感兴趣,肖尔茨的弱点在选战中反而成为长处。

“红绿灯”联盟

分析德国政坛多年的政治分析师认为,默克尔的最大资产是吸引了那些原本不会投给基民盟的选民,如此扩大了基民盟的基本盘。
 
默克尔的主要支持者为女性,2017年 29.8%女性选民投给基民盟,23.5%男性选民投给执政党。70岁以上女性选民更是坚定支持者,40%在上次选举中投给基民盟。民调专家分析指出,2017年选举中,有三分之一的基民盟支持者是因为默克尔才支持基民盟,默克尔的缺席意味着基民盟失去了原本的动员能力。
 
雪上加霜的是这次基民盟提名的总理候选人、现任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拉舍特(Armin Laschet)在选战中一再出错。其中最严重的一个错误发生7月中德国水灾后,当总统施泰因迈尔在访问灾民、发表慰问谈话时,拉舍特被镜头拍到和党内同志在后面聊天开玩笑。拉舍特轻率的表现引发德国社会愤怒,尽管他事后公开道歉,选民对他缺乏同理心的表现久久无法释怀;当灾区民众开始讨论对气候变暖采取积极行动时,拉舍特一开始也无动于衷地表示没有必要,直到舆论压力居高不下,他被迫修正态度表示,“我们都需要为对抗气候变化做任何能做的事”。基民盟事后试图为拉舍特平息众怒,但是效果反而如同火上浇油,基民盟对大众表示,因为他们已经和受灾户一起哭太久,在付出这么多行动后,他们“不应该被禁止开玩笑”。
 
根据民调机构Forsa 8月针对计划转投社民党的原基民盟支持者调查,43%表示基民盟的提名人拉舍特是他们转向的主要原因,29%表示他们对该党近几个月来的表现不满意。
 
同时在默克尔政府担任副总理的肖尔茨在拉舍特令选民失望的情况下,顺理成章地将自己塑造成默克尔的继承人,他在竞选场合不断强调他会持续默克尔稳定、务实的领导风格。
 
律师出身的肖尔茨2001年进入汉堡市政府担任公职,接着政治生涯在社民党和公职间转换,2007年-2009年进入联邦政府担任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部长,2011年担任汉堡市市长,任内表现抢眼,受到汉堡市民肯定;2018年初肖尔茨以代理党主席身份完成和基民盟组成联合政府的谈判,被任命为副总理和财政部长。
 
一路在选战中保持距离、不愿介入的默克尔在最后一刻出马为拉舍特助选,警告选民如果基民盟被新政府排除在外,德国政坛将面临动荡。其他政治人物也进一步攻击肖尔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未能阻止数起金融丑闻,从选举结果看来,选前最后一刻的负面选举攻势收效甚微。
 
不过,由于两大主要政党得票都未超过30%,三党合作被认为是新常态。“德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政党政治时代,大党再也不享有完全主导地位。”德国驻英国大使Andreas Michaelise 在社交媒体上指出。
 
肖尔茨已经表示,他希望在圣诞节之前完成谈判,不过具体情况是否能如此顺利仍是未知。尤其是另一小党自由民主党偏向和基民盟/基社盟共组联合政府,最后可能威胁绿党加入,如此一来“红绿灯”联盟可能就遭到瓦解。
 
关注新政府发展的政治分析师则开始分析联邦政府职位重要性和三大党可能如何以政党兴趣分配职位,位于柏林的全球公共政策机构的研究员施耐德(Tobias Schneider )指出,“红绿灯”联合政府(社民党、绿党和自由民主党)的组成将可能意味着绿党或自由民主党的资深人士有机会出任外交部长一职。绿党总理候选人贝尔博克在选前公开表示,她认为德国对中国和俄罗斯应该采取更强硬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