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女青年留家乡,不是解决农村大龄男娶妻难的好法子

作者 | 《财经》新媒体主笔 十年砍柴 编辑 | 王小贝  

2021年10月11日 13:02  

本文2286字,约3分钟

不管用什么样的办法,有一条底线必须守住:不能以牺牲女性的权利为代价。

湖南省湘阴县民政局对一位县政协委员建议案的答复以及湖南省官网为此刊登的一篇评论,近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并遭到一些批评。一县之事能引起全国性关注,那么此事一定不限于发生于一隅,而必有普遍性的标本价值。

这位政协委员递交的是《关于重视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建议》,该委员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农村大龄青年”所指的是“男青年”,即通俗所言的“光棍”。当地民政部门的答复提到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四项工作,其中第一项的措施包括“教育和引导农村女青年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鼓励她们留在家乡,改变家乡的面貌,努力降低农村男女青年失调的比例”引发热议。红网刊登的评论文章《<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又将这番热议浇上一瓢油。

广大农村男青年娶亲难、大龄光棍越来越多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存在,一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甚,某些乡村兄弟几人都未能娶亲亦不鲜见。有资料显示,中国大龄未婚配的男青年有三千万左右。这当然不仅是这些男青年个人问题,也是一个影响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全社会和政府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想办法应对。

湘阴县民政局的答复和红网的那篇评论文章,我读完后感觉两个文本总体上是比较公允客观的,也看到了问题的症结。但为什么还会引起争议乃至批评?我认为除了“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的提法太扎眼,有不尊重女性之嫌,还有文本所透露的价值倾向和可能的政策方向,让不少人担忧。

《<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一文分析农村大龄男娶妻难有三个原因:一是农村性别比失衡问题比较严重,男多女少;二是农村结婚成本普遍过高,房子、车子、彩礼像三座大山压在头上,动辄几十万元钱的花费,远远超过大龄男家庭承受能力,望媳妇兴叹;三是一些女孩不愿意过穷日子,本地女孩不愿在当地结婚生子,外地女孩更不愿意来。

这三大原因分析到位,而彼此之间又有因果关系。农村性别比失衡严重,这是历史造成的“债”,是重男轻女风俗加前几十年过于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叠加而成,不少农村家庭为了要男孩非法采取医学手段甄别胎儿性别并人工终止妊娠淘汰女婴,破坏自然法则。当年的婴儿长大到了婚配年龄,当然是男多女少。欠债是要还的,但这种性别失衡的历史债务,不能由无辜的女青年来偿还。

男女比失衡严重又导致了第二大原因,即农村男青年结婚成本高。婚配遵循市场经济相同的规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供需关系。“二战”结束时,男性军人牺牲较多的国家如苏联,女青年数量远远多于同龄男青年,虽残障男青年亦能娶妻。而在男青年多于女青年的社会,女青年处在婚姻市场强势地位,有更大的议价权。我们可以从道德层面谴责高价彩礼现象,提倡移风易俗,但这样不会起什么大的作用。婚配是自愿的,女方有提出要高价彩礼的权利,男方如果不能接受,可以选择不与该女子结婚。用行政手段消除不了高彩礼现象,因为政府总不能强迫女方不要彩礼必须嫁给某位男士。

第三个原因是开放的市场经济和城市化造成的,“不愿意过苦日子”是人性,不仅仅女青年,也包括男青年,谁又能心甘情愿地受苦?谁不向往幸福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户口和公社生产队体制将农村青年束缚在老家,使其婚姻半径很小。市场经济使青年可以离开故土进城务工,而城市对女青年更为友善,农村女青年适应城市化的能力普遍比农村男青年强。人往高处走,农村女青年进城,在更大范围内选择结婚的对象,难道不是其天经地义的权利吗?

湘阴县民政局的答复和红网那篇评论文章,可谓找对了病症,但开出一张不会有什么效果甚至令人忧虑的“药方”。这些应对措施多是大而化之的套话,比如要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吸引力,想办法降低农村结婚成本,等等。这些话都没错,可说来说去一个目标是“把女青年留在家乡”。这样的办法过于虚空和理想化,没什么现实可行性。

首先,如前文所言,女青年进城是其自由选择的权利。不管乡村怎么发展,城乡差距依然会长期存在,大多数女青年会选择进城——尤其是进大中城市。不仅仅在城市里可以有更多的收入,而且相比在老家的乡村,女青年的视野会更为开阔,会获得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未来也有更多的可能性。其次,即使乡村振兴了,家乡有更好的工作和成长的机会,有更多的女青年留在乡村,就一定会嫁给同乡的男青年?贫与富是相对的,不管社会的富裕程度有何种整体的提高,但贫富差别任何时候是客观存在的。总会有一部分家境贫困的大龄男娶不上妻子,尤其在男女比例失衡严重的当下。

那么既然解决大龄男婚配问题的难度这么大,是不是就放任不管了?当然不是。我以为就如世上没有一种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解决社会问题也不可能有一种理想化的办法。想以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来解决农村大龄男娶亲难只能是一种想当然的办法,没什么现实可行性。让绝大多数光棍娶上媳妇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就像再怎么出台政策向低收入家庭倾斜,总会有一些家庭买不起房子。婚姻问题远比住房问题复杂,因为人有自主性,不是可以用政策来配置的物。那么是不是可以退而求其次?接受有数量庞大的大龄男青年不能娶妻成家的现实,而在解决他们的生理需求、精神生活和养老等方面出台一些办法,尽可能消减这个庞大群体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力。

解决农村大龄男娶亲难的问题,应该鼓励尝试各种途径、各种办法,但不管用什么样的办法,有一条底线必须守住:不能以牺牲女性的权利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