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信集团李庆萍:打造一流金控平台,布局绿色金融新蓝海

作者 | 《财经》 记者 陈洪杰 编辑|袁满  

2021年11月05日 19:12  

本文4806字,约7分钟

拥有8万多亿元资产规模,横跨实业及金融领域的大型央企中信集团,在此历史关键节点的下一步布局,无疑在中国金融改革史上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1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要求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三个月后,2021年6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已受理了中信集团关于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

拥有8万多亿元资产规模,横跨实业及金融领域的大型央企中信集团,在此历史关键节点的下一步布局,无疑在中国金融改革史上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近日,中信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李庆萍就中信集团综合金融发展战略规划,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李庆萍拥有长达30多年的银行从业经历。在2016年,她被选举为中信银行董事长,是我国大中型银行的第二位女董事长。现在担任中信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的职务。

李庆萍表示,综合金融服务是中信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之一。根据制定的“十四五”时期总体战略规划,中信集团综合金融服务将实施“一四三六”战略:打造一流金控平台,提升“统一客户服务、强化业务协同、全面风险防控和先进科技赋能”四大功能体系,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做强银行、证券、信托、保险、资产管理和财务公司六大细分领域。

综合金融新战略发挥产融协同优势

《财经》:“十四五”时期,中信集团综合金融服务将实施的战略是什么?

李庆萍:“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未来金融领域工作的总纲领。一方面,金融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快融入和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金融企业需要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以更好适应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

中信集团具有较为齐全的金融门类和较为明显的综合金融优势,具备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的条件和基础。近期我们编制了中信综合金融服务的“十四五”发展路线图,提出“一四三六”战略,即打造一个一流金控平台;提升统一客户服务、强化业务协同、全面风险防控和先进科技赋能等四大功能体系;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做强银行、证券、信托、保险、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公司六大细分领域,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卓越竞争力的金融控股公司。
 
《财经》:在经济增速下行的情况下,2021年上半年中信集团综合金融服务板块各项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等利润同比都实现较高增长。请问原因是什么?

李庆萍:上半年中信股份综合金融服务板块取得较好业绩,收入达到1322亿港币,同比增长13%;净利润291亿港币,同比增长32%。金融业务逆势增长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进一步来看,践行正确的经营理念。我们紧跟国家战略,切实回归本源,大力支持实体经济,这既是我们的使命责任,更是自身优化结构、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是我们的主动选择。

坚持以风险管理为底线。我们不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抵御能力。以中信银行为例,公司近年来不懈努力夯实资产质量的效果逐渐显现。截至2021年6月末不良率和不良余额出现了双降,这也是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推进业务转型和市场开拓。中信银行聚焦“稳息差、增中收、去包袱、做客户”四大经营主题,全力推动业务转型,取得良好成效;中信证券抓住上半年市场交投活跃的行情,合理配置资产,财富管理和投行等各项业务有序开展并实现了稳定增长。

发挥中信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金融+实业”综合服务。上半年中信银行与各家兄弟金融公司的联合融资规模7689亿元,同比增长112.7%;相互推荐或共同获取高端客户4159户。

将科技创新作为综合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中信银行大力建设一流科技型银行,构建行业领先的新基建能力,成为国内首家在核心业务系统中采用自主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的商业银行,目前系统运行稳定,日交易峰值已破亿;AI模型中心在用模型超300个,建成覆盖智能营销、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企业级智能模型群;上线普惠金融产品研发信贷工厂,模块化、组件化提升金融科技对小微金融的支持力度。
 
《财经》:综合金融服务在多年前就已提出,中信集团在发展综合金融服务方面的特色是什么?

李庆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逐步趋向综合经营。我国从2002年开始持续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中信的综合金融服务经过长期创新发展和探索,主要有以下特点:

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较强。经过多年发展,中信不仅形成了较为齐全的金融门类,还具备较强的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在各自领域均保持领先,拥有数量庞大的优质客户群体,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能力较强。

产融协同优势比较突出。中信是一家业务多元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除了综合金融服务板块,还包括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等实业板块,在“金融+金融”和“金融+产业”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协同效应。“十四五”时期,中信一方面将积极打造一流金控平台,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一方面将不断强化综合金融服务对实业板块的支持服务能力,建立更紧密的产融协作关系,形成“以融促产、以产促融”的良性循环。

金融国际化进程持续深入。中信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起改革开放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任,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在海外资本市场发债的中国企业,第一家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运营方面具有良好发展基础。近年来,中信在中国与世界经济融合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挥金融助推器作用。

机制重塑构建战略、业务、市场协同矩阵

《财经》:中信集团为什么提出协同的发展理念?当下协同的效果如何,是否可以量化成数据?

李庆萍:协同是多元化企业存在的理由。协同能够把集团内金融之间、金融与实业、实业之间各类业务联系起来,一方面能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优化产品服务供给;另一方面,可以强化集团整体优势,提升中信各家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市场拓展风险和成本。

中信集团早在2010年成立了业务协同部,从集团层面组织、推动和深化协同,这也是中信集团具有重要意义的管理创新。经过10多年的探索,集团业务协同部加强统筹,对外开展战略合作,对内进行资源整合,融融、产融协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中信的融融协同在规模、结构、趋势等多个方面已经形成两大类业务、八个维度的完整量化指标体系,并对接集团现有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考核权重和分值。2020年,金融子公司联合融资规模达10782亿元,实现协同收入140亿元。

《财经》:协同已成为中信集团的特色商业模式。中信如何将公司协同、业务协同、市场协同高效联结起来?

李庆萍:我们遵循以集团利益最大化、市场化为前提、注重创新与价值贡献,以及合法合规与防范风险等基本原则,不断推进协同机制的建设,实现战略、业务和市场协同等不同层面的有效衔接。

具体来看,建立协同委员会,强化顶层设计。2020年6月,集团正式成立董事长领导、多职能部门和重点子公司参与的协同委员会,部署重大协同工作,跟进协同重大事项进展,有强化协同的顶层设计。

建立矩阵式协同机制,强化协同效率。在集团协同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纵向上,建立了集团——子公司——重点分支机构 (分行)的三级管理体制。横向上,通过37家协同委员会区域分会搭建区域协同平台,开展联合营销提供综合服务,打造中信区域市场竞争力。

推进战略协同,构建协同生态圈。总部围绕集团发展目标,统筹集团与子公司战略规划,通过股权、业务板块的整合和资源配置,构建具备协同潜力的业务组合和企业群,在战略性投资、资本运作、并购重组等重大业务活动中发现和推动协同。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推进协同体系化。中信从综合金融服务、联合营销、对外战略合作、利益分享、区域协同、协同激励等多方面建章立制,在搭建矩阵式协同组织基础上,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布局绿色金融新蓝海看好不良资产处置赛道

《财经》:202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受理了中信集团的行政许可申请。目前申设进展如何?中信金控对于中信综合金融服务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李庆萍:金控公司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信在今年6月成为第一家申设金控被受理的企业,目前设立申请正在监管部门审核中。中信金控把各家金融公司纳入金控平台管理,积极打造“统一客户服务、强化业务协同、全面风险防控和先进科技赋能”四大功能体系,推动中信综合金融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各金融细分领域。

在前端,进一步优化金融产品服务的供给。金控公司通过综合化的产品及服务体系,能够在客户全生命周期内提供符合其信用特点的金融产品,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在转型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

在后端,进一步筑牢高质量发展的风险底线。金控平台将加强并表管理、资本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统一授信协调,为中信综合金融服务的长期健康发展筑牢风险底线。
 
《财经》:中信集团倡导绿色金融发展理念服务,其综合金融服务板块将如何践行经济与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李庆萍:中信集团在2021年5月提出低碳发展战略,并对旗下综合金融服务板块提出了力争成为绿色金融引领者的目标,这既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把握业务蓝海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

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将持续提升金融业务的“含绿量”,包括规模与占比。2021年中信银行将配置绿色信贷专项额度,大幅增加对下辖经营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的考核比重。预计2021年绿色信贷规模将比2020年有大幅提升。

我们还将积极布局业务新蓝海,加快商业模式创新。中信证券在碳市场交易与碳金融创新等方面已是先行者,早在碳交易试点阶段,公司就推出了碳配额回购、碳排放权场外掉期等创新业务,并持续积极参与全国碳资产现货与期货市场建设。

引领不仅体现在自身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还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积极参与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部门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建设,并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国内标准的完善与国际标准的融合。

协同将成为中信绿色金融业务的一大特色。集团将进一步加强金融企业之间、产业与金融之间在低碳减排方面的协同,有助于优化绿色金融服务的供给,加强风险管理,并通过对接集团内部实体企业低碳减排的需求,形成“以融促产、以产促融”的良性循环,助力集团整体“双碳”目标的实现。
 
《财经》:2021年8月,中信集团和中国华融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中国华融在中信集团的综合金融板块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庆萍:中国华融已公告包括中信集团在内的多家潜在投资者。中信集团将以市场化和法治化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本次交易,根据前期尽调结果决定后续交易安排。

不良资产赛道具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不良资产处置的需求较大。中信集团考虑投资入股,主要是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中信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