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阶层固化比想象更严重,竟是因为英国人恋家?|魏城看英伦

作者 | 《财经》特约撰稿人 魏城 发自伦敦 编辑 | 郝洲  

2021年11月27日 20:21  

本文4140字,约6分钟

英国的社会流动性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大约需要十代人才能从社会最高或最低阶层变成中等阶层。

几百年来,英国人移民到世界不同角落,在如今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方建立了英国殖民地,让英语成为全世界传播面积最广的语言。

这些毫无争议的事实容易使人想当然地认为,英国人一定是全世界最爱迁徙、最爱移民的民族。

但一项最新研究的结论,似乎与这种想当然的看法相悖。

领导这项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教授保罗·朗利(Paul Longley)说:“大多数英国人几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故土。”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几百年来移民海外的英国人只是少数人?

左右动与上下动

朗利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颇为独特和有趣——他们通过研究1851年至2016年的人口普查记录、选民登记表等数据,追踪了4万个英国姓氏在这165年间的迁徙历史。

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绝大多数英国人其实根本没有迁徙。

他们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如此描述了他们的发现:“绝大多数的英国姓氏都集中在 12 世纪和 14 世纪之间这些姓氏首次出现的地方。”

研究人员还专门制作了这些英国姓氏165年的迁徙图,从让人一目了然的网上图表中,你可以发现,地区性的姓氏往往仍然集中在这些地区里,除了少数人迁徙到伦敦或附近的大城市之外,多数人仍然像中国古代家训说的那样:父母在,不远游。举例来说,威廉姆斯这个姓氏仍然集中在威尔士,麦肯齐家族大多簇拥在苏格兰,姓琼斯的英国人至今则大多聚在英格兰中部地区。

当然,他们从事这项研究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英国人越来越浓厚的修家谱嗜好,而是为了寻找英国地区贫富差距的深层历史原因。

众所周知,英格兰有“南富北穷”的地区差别,苏格兰则有“西富东穷”的地区差异,这些地区性贫富差别是怎么形成的呢?

“社会流动的实证分析通常仅仅研究最近的一代人,而忽略了几代人的先天条件和历史赋予的机会”——这是伦敦大学学院这批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开宗明义的一句话。

换句话说,他们想通过追溯几代人的社会流动(更准确地说,是“社会缺乏流动”)来研究英国的地区性贫富差别。如果用一句大白话来概括他们的研究结果,那就是:多数英国人不爱“挪窝”,这既是英国地区差异的结果,也是它的原因。

这里需要说清一点:“社会流动”这个词汇中的“流动”是指在社会阶层体系中地位的上升或下沉,不是指空间地域的迁移。为了避免混淆,本文只用“流动”一词描述社会等级的变化,用移民、迁徙、背井离乡、“挪窝”等词描述空间地域的迁移。

英国社会流动委员会曾经在2020年调查过英国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结果发现,社会流动性高地区弱势年轻人的年收入是社会流动性低地区弱势年轻人的两倍,此外,在社会流动性低的地区,贫困青年和富裕青年之间的收入差距比社会流动性高的地区大2.5倍。

研究还发现,在社会流动性较低的地区,高达33%的收入差距更多是由家庭背景和当地市场因素造成的,而非教育成就。

报告还指出,“社会流动性较低的地区通常专业和管理职位较少,优秀学校较少,贫困程度较高,人口密度适中。”

该委员会今年的调查更强调指出:持续一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英国的地区性差异更为恶化了。

那么,是不是因为全国性的疫情封锁,即使那些喜欢闯荡天下的少数人也无法“挪窝”,所以固化,甚至加重了英国的地区性差异?

换句话说,是不是因为无法左右“动”(空间地域的挪动),就难以上下“动”(社会地位的变动)?

十代人才能上下动一动?

有趣的是,尽管寻根或修家谱不是他们研究的主要目的,但作为他们研究的一个副产品,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揭示了英国姓氏的贫富差别。

他们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名为“英国的姓氏”的网上互动图表,任何英国人如果想知道本家本姓是否曾在历史上发迹或衰落,都可以输入自己的姓氏,追寻一下祖先在历史上左右动和上下动的轨迹。

多数寻根的英国人可能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老祖宗上下左右的变动都不太大。

英国学者之所以可以通过姓氏研究社会流动,是因为英国姓氏的起源不同于中国姓氏的起源。

我在中国和英语世界(加拿大和英国)生活的时间大致差不多,我发现,在两地诸多差别中,有一个差别就是姓和名的差别:中国人的名千差万别,姓却相对较少,英语世界的名,来源多为圣经,数量不是那么多,但姓却千奇百怪,数目庞大。

在英国,如果你在大街上大喊一声:“约翰!”或“汤姆!”,估计会有很多人回头,在中国大街上,起到同样效果的喊法,可能是“老张!”或“小刘!”。

在英语世界,许多姓氏其实就是祖先所从事的职业。例如,姓“史密斯”的,祖先可能就是铁匠;姓“库克”的,也许祖先曾经干过厨师;姓“卡彭特”的,大概修家谱时能够找到一个作木匠的祖先;而在古代英国为人家茅草屋的屋顶铺草的某个男子,可能就是英国“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的丈夫的老祖宗……

还有许多英语姓氏来自于地名,如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祖上就把居住地伦敦用作自己家族的姓氏。有的姓氏虽然不是某个地方的地名,但与居住地的特点有关,如福特(浅滩)、伍德(林地)、布什(灌木丛)、克利夫(悬崖)等。

中国的汉族人使用的姓氏数量很少,近85%的汉人只采用了约一百个姓,汉人的许多大姓,如张、王、李、赵、刘,人数众多,来源多样,互相之间不一定有血缘关系,同一个姓氏中,有人富,有人穷,差别可能是天上地下,所以研究中国姓氏的社会流动,可能无法证明什么。但英国就不同了,人口基数本来就不大,姓氏五花八门,数量特别多,同姓之人也是同族之人的概率比较大,所以以姓氏为单位研究英国的社会流动性,就能够证明许多东西。

朗利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现,英国的姓氏与社会地位和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他们根据多重贫困指数对英国的姓氏进行评分,从 1(最差)到 100(最好)。 如果英国的社会流动性非常好,那么,英国多数姓氏都会位于 50上下,只有一些随机变化。但事实上,英国有些姓氏明显更富,另外一些姓氏则非常穷。

这至少说明,英国的社会流动性比较差。

他们发现,英国最富裕的100个姓氏,包括Shapley、Evershed 和 Charter;英国最贫穷的100个姓氏,则包括 Ram、Scamp 和 Pincher。

这些研究人员也以类似的方式对英国各地进行评分:英国最贫穷的100个地区包括维冈、利物浦和考文垂,英国最富裕的地区则包括切尔滕纳姆、哈罗盖特和布罗姆利。

最形象地展示英国缺乏社会流动的例子,是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这部享誉全球的系列纪录片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追踪拍摄十几个七岁儿童的成长经历,每七年拍一次,一直拍到他们63岁,除了不多的逆袭例子,这些孩子后来多数人沿袭了父母所属的社会阶层。

如果说《人生七年》描述的是英国最近这一代人,如果说朗利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研究的是165年之间的几代英国人,那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格雷戈里·克拉克就更加雄心勃勃:他对某些英国姓氏在过去800年历史中的兴衰浮沉展开了研究。

克拉克查看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往的学生名单、英国的遗产记录和英国国会成员名单——在这些名单和记录中的人,可能具备较高的社会地位。如果英国的社会流动性较强,这些姓氏出现的频率就会越来越低,因为来自其他背景的人将逐步占据享有声望的地位;如果英国的社会流动性低,这些姓氏所占的比例就会基本保持一致。

克拉克惊奇地发现,英国的社会流动性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大约需要十代人才能从社会最高或最低阶层变成中等阶层,最令人意外的是,英国的社会流动速度表现出不可思议的稳定性,即便是在工业革命这种历史性的变革发生之后,以及大学教育诞生之后,仍然没有出现太大起伏。

克拉克的发现,如果用大白话说,就是至少在这800年中,大多数英国姓氏其实并没有什么兴衰浮沉,更别说大起大落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令人沮丧,是不是?

人挪活,枝叶茂?

那我们回过头来,试图解一解本文开篇时提出的那个谜团。

既然大多数英国人不喜欢“挪窝”,那为什么全球仍然有那么多英国移民?

答案可能是:虽然多数英国人与多数中国人一样,特别留恋本土本乡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但在全世界各个民族中,英国人仍然是相对最爱移民的民族之一。

根据一个数据,英国本土之外拥有全部或部分英国血统的人总共有2亿人,是英国本土人口的三倍多。

中国民间有句谚语:“人挪活,树挪死”,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包括最爱移民的英国人,多数人仍然不愿意“挪窝”呢?

领导伦敦大学学院那项研究的朗利教授,如此解释大多数英国人不肯背井离乡的原因:“移民是一种创伤性的经历,不是能够轻易做出的决定。”

对本乡本土的熟悉和留恋,加上对未知世界的疑惑和恐慌,大概是全球各国多数人不愿意“挪窝”的共同原因。

对本文开篇时提出的那个谜团,我并没有查到准确、科学的答案,但一个可能性是:虽然大多数英国人并没有移民海外,甚至并没有迁移到英国别的地区,但那些走出老家的英国人,尤其是移民海外的英国人,却特别能生,因为爱闯荡天下的人,也是充满了生命力的人,比起那些不爱迁徙的人,他们不仅更富裕发达,也更多子多孙。

还是那句老话:“人挪活,树挪死”,虽然具体某个人在挪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死,但作为移民这个群体,总的来说,却在挪的过程中成长壮大,枝繁叶茂。

(作者曾在英国多家知名媒体担任资深记者、编辑。作者微信公众号:魏城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