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构建有机的城市

《财经》杂志   

2022年01月10日 10:39  

本文1557字,约2分钟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方案》提出将围绕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支持建立以身份证为标识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

这一最新进展表明人们已经进一步达成共识,即人口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城市有机体的重要构建者,需要更为灵活开放和更人性化的管理体制。

之前不少人长期以来更多是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稀缺经济的视角,将户籍人口当作公共资源的使用者和消费者来看待,虽然也希望不断有新生劳动力前来创造财富,但内心深处更希望他们在“献完青春”以后能够去别的地方“消耗”相关公共资源。或者有意无意间将人口分为三六九等,因“人”施策,对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户籍标准,希望多引进高端人才,而对其他人群与公共资源挂钩的户籍准入则设置这样那样的有形无形的障碍。

这种思维更多还是把城市当作生产基地、创富空间和消费市场,充满了物质主义的气息,而没有把城市当作一个人性的有机体来看待,更忽视了新生代年轻人和所谓高端人士的多层次需求,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也很难达到吸引他们心目中的优质人群的目标。

优质的、吸引人的城市是一个运行良好的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人性气息,而不仅仅是工业园区、创新基地和高端写字楼。近年来发展走在前列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除了拥有先进的生产力,还都是有人味儿、有市井气的地方。原因很简单,人们对一个城市的需求,除了工作就业居住,还要有生活,而生活品质离不开厚重的人文气息和丰富的生活生态,这些又需要丰富的各种层次的人群来加以构建。

反过来,一个开放的、有着丰富人文生态的城市又能更好地吸引那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经济增长趋势的人群,从而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红利、更多的税收,令城市有着更多的实力去配置科教文卫等各种公共资源,形成良性循环,达致城市资源和城市运营成本与收益的动态平衡。

在管理和运营城市的过程中,以人性化的、有弹性空间的方式涵纳和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是构建人文生态意义上海绵城市的关键。综观各个城市在近年来应对公共事件中的表现,不难发现,那些平时不在人们视野里的人群的需求能否被顾及,恰恰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水准,一如木桶理论里所谓短板效应所揭示的那样。

比如一些城市的外来人口,如果平时更多和城市主流人群处于游离状态,缺乏归属感,一旦面临公共卫生事件的风吹草动,必然会产生惶恐心理和种种离心倾向,这必然会给种种公共措施的实行带来种种挑战。再比如一些城市的老年社群,也存在与社会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也都对城市的公共应急管理带来这样那样的挑战。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加深,这方面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

一个现代城市的管理和运营,需要以系统和生态的思维来进行,从而更好地激活各种资源,并实现其优化组合。比如行政资源的宏观指导和配置功能,与社会资源和社会网络的配合和自我管理功能,以及市场资源的网络、渠道功能,如果协调处置得宜,会发挥倍增效应,能够实现对城市和社会的开放弹性的网格化管理,如果协调不力处置失当,则会造成叠床架屋甚至相互掣肘的后果。如何以人为本以人为主,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也是摆在现代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挑战。

面对公共应急事件的挑战,一个城市的管理和运营,更需要以弹性的、系统的和生态的思维来加以指导,不因局部宕机而影响全系统运转,而要抓住关键节点,充分激活行政、社会和市场三种资源,兼顾各种人群的利益,保证城市和社会的动与静有机结合、局部封闭与系统运行有序展开,从而避免城市运转失灵。

总之,如何以系统的和生态的思维,把城市和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来构建、管理和运行,对各级主政者而言,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