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哪省年轻人将喜迎家乡催生大礼包

作者 | 《财经》记者 辛颖 赵天宇 编辑 | 王小  

2022年01月24日 18:45  

本文4680字,约7分钟

生娃给补贴,难生给治病,各地“催生”花式上阵

临近春节,陆陆续续踏上返乡之路的年轻人们,也许还有另一个担心,今年回家怎么应付催婚、催生?

中国出生人口已连续五年下降。

从2016年放开全面“二孩”,到2021年的 “三孩”政策,国家和地方推出一系列的支持生育配套政策,是否不奏效?

“短期内很难显现出明显效果。”在2022年1月20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回应《财经∙大健康》记者时称,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是不一样的,人口再生产的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生育决策的因素很复杂,而且涉及方方面面。目前,三孩生育政策实施时间还不长,配套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也在陆续出台中。

虽然影响出生人口下降因素众多,但一孩总和生育率下降抵消了 “二孩”总和生育率上升已成事实。

常年致力于人口经济研究的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向《财经∙大健康》记者分析,“我们研究的数据显示,各国鼓励生育力度和生育率平均拿出1%的GDP用于鼓励生育,生育率就会提升0.1,当然这只是相关性,只能支持而不是证明鼓励生育有效。但也没有数据支持鼓励生育无效果。”

那什么样的政策有望扭转这一局面?

从直接发钱到买房补贴,你生还是不生?

自2021年“ “三孩””政策出台后,多地政府花式鼓励生育。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全国第一个直接发钱的城市,按政策生育“二孩” “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

“补贴钱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解决部分‘奶粉钱’。”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军峰说。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攀枝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月均约3684元。

2021年11月,吉林省发文提供婚育信贷支持,为符合相关条件的注册结婚登记夫妻最高提供20万元婚育消费贷款,按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别给予不同程度降息优惠。

房价,被视为阻碍生育的硬障碍,于是一些地方政府提出减轻育龄家庭居住负担。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发布《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当地户籍常住家庭,在城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4万元的政府补助。此外,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优先予以保障。

江苏海安市的 “二孩”家庭得到的优惠是,在买房市场价基础上每平米降价200元,“二孩”家庭每平米优惠400元。

从“房”入手的思路,为多地接受。北京、广东、陕西多地的公租房政策向多孩家庭倾斜,如北京多孩家庭无需轮候抽签市公租房,可直接凭选房通知单去选房。

不过,因为收入高出北京公租房政策的标准,30岁的北漂陈柏享受不到这一催生政策的红利。

陈柏在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和妻子年龄相仿,婚龄也有几年了,一直没生孩子。

在双方父母支持下,陈柏在北京五环外买了套房,已经比很多人幸运。每个月除去还房贷,陈柏家收入足够生活,然而一旦生育,势必打破平衡。

五环外,没有太好的学校。一旦有孩子,大多数人得考虑租住或者买靠近学区的房子。陈柏如果想进入四环内找学校,北京的学区房,较近的划片中关村三小的蜂鸟家园小区,2022年1月在链家网上每平米的价格超过17万元,50多平米的一室,房价轻松突破900万元,已经超过一些上市公司全年的利润了。

“我担心生活质量下降,一去不复返”,面对生育的选择,这是陈柏和妻子的第一想法。

在北上广,还是有一大群陈柏们在观望。对他们来说,生孩子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如果脚跨到了河对岸,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无法回头。

 “人口学界几年前就达成共识,首先必须要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但是没什么作用。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通过物质激励刺激人们的生育意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智勇告诉《财经·大健康》记者,配套的措施同时跟上去才可能有效果。

90后、00后,婚和育都是一个抉择

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婚育推迟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大城市。

“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杨金瑞指出,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年调查为1.76个,2019年调查为1.73个,到2021年下降到1.64个。

“如果明知道现在的生活状态足够好,为什么要结婚生孩子?”90后的杨洋从未规划过生孩子的年龄,“等到想生的那天吧。”

杨洋已经32岁,在北京的一家文化企业工作,周围有不少丁克家庭,“他们生活得更洒脱,感觉个人的状态也比有娃的要好一些。”

和男友相恋近五年,杨洋还没有结婚的打算,“如果不为了生孩子,领证这个程序也没什么意义。”。虽然相识之初,男友就表现出了“成家”的意愿,但杨洋也坦率的说出“只是交往看看,没有结婚计划”的想法。

杨洋的男友也是北漂一族,家里支持在北京买了房子,收入也“过得去”。虽然年纪比杨洋小几岁,但观念相对传统,“人就应该结婚、生孩子”,除此以外并没有其他理由。

时间一长,男友就开始各种暗示,“今天参加了哪个同学的婚礼,明天又去了哪个同事孩子的百天宴。”杨洋知道男友并不想给自己压力,但又按捺不住试探她的态度有没有转变。

对于男友的尊重,杨洋其实很感动,于是也开始找已婚的同龄女性朋友们交流,想知道她们当初“投身婚姻”的动力。“至少我收到的反馈全是后悔的,劝我尽量不要往坑里跳。”杨洋得出的结论是,生孩子这件事,女性付出的一定要比男性多,能接受再生。

生活的每一笔痕迹都在做决定前开始显现,“我妈妈是一位内科医生,在我读高中时,辞职来陪读。”杨洋的记忆中一边是母亲义无反顾的付出,一边是作为女儿的压抑和叛逆,“不想失去自我,我有属于自己的社会价值要实现。”

2018年,中国单身的成年人口高达2.4亿。和婚育率较高的上世纪末相比,当代年轻人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增大,“35岁的职业瓶颈”焦虑就摆在眼前,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接受教育、投入工作,对婚姻和家庭诉求的排位越来越靠后。

为了减缓职业女性的焦虑,各地陆续推出延长产假的福利。如浙江在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为生育一孩女性延长产假60天,“二孩”“三孩”延长产假九十天;在子女三周岁内,夫妻双方每年各享受10天育儿假;除产假待遇由生育基金保障外,其他假期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陕西更是给生育 “三孩”的女职工,再给予半年奖励假,配偶也增加护理假十五天。

然而,杨洋更担心,延长产假期间会降低她们在工作中的竞争力,工资会减少,不利于未来就业,“很少有人能真的两者兼顾”。

华景的产假还剩半个月的时候,就赶回单位工作了。华景在一家国企工作,相对稳定,内卷也不严重。部门原本有两个领导,其中一个因为身体不适,要长期休病假,华景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升职一年后,就在华景休产假的四个月里,一直“休病假”的同事恢复上班了,三个人当中势必有一个人要被调整。华景得知消息后也尽快赶回工作岗位,即便工作上丝毫没有懈怠,但华景最终还是被调回了原来的岗位,工资也下调,“谁让赶上我生孩子了”。

产假其实是世界各国鼓励生育的主要方式之一,还包括育儿假、陪产假等假期制度。

“假期不是事,带薪产假可能才是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认为,问题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够将带薪产假真正落地,特别是要明确假期的成本分担机制,否则可能就会影响女性的收入保障,甚至是加重女性的就业歧视。

70后、80后,谁帮着看娃?

在中国一个二线城市,有房有车,有稳定的工作,85后的胡婷犹豫不决,在生二胎和养宠物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

胡婷有一个女儿,已经9岁,上小学二年级。因为自己是独生子女,胡婷一直想生个二胎,能让女儿有个伴。

“实在照顾不过来,家里的老人也帮不上忙”,胡婷的父亲已经65岁,有心脏病不能劳累,母亲还要照顾年近90的奶奶。胡婷只有在工作实在忙得脱不开时,才偶尔麻烦母亲接送女儿上学。

“再生个老二真是容易垮掉。”胡婷说。

为了减轻家长带娃压力,2021年起,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陆续组织开展面向小学生的暑期托管服务,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开展体育活动等,但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

除了解决后顾之忧,还有地方从源头入手,增设辅助生殖机构。至少12个省市决定大力发展辅助生殖技术,这和面临生“二孩”“三孩”的人群年龄相关。

因为对年龄更大的70后和80后多已有一孩,她们是当下多孩的主要目标群体,可是她们的生育能力已经开始衰落,想生却不能生的也不在少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估算,2020年,在200个育龄妇女(15岁—49岁)中,就有一个人是想生却没能如愿的。

35岁及以上生育者即为高龄产妇。2018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披露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35岁以上高龄产妇的比例为13.57%。

男人的生育能力也堪忧。中信湘雅人类精子库是中国最大的精子库,入库监测数据显示,精子合格率正连年下降,在2006年—2015年十年间,由45.9%降至17.7%。

为了帮这些愿意生的人实现愿望,如四川省未来五年计划增加辅助生殖机构20家,安徽、陕西、江苏的计划是不超过10家,上海也可能会由18家辅助生殖机构增至不超过24家。

让杨洋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决定丁克多年的朋友在去年底生孩子了,“她已经42岁了,风险很大的”。这位朋友自己也没想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孩子,最终还是决定自己生一个。

“其实我也不讨厌孩子,不过我不希望自己到了不能生的年纪再后悔。”杨洋的身体也发出了一些警告,“医生说现在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想生孩子,就早一点,避免以后风险更大。”

对当初的困惑,杨洋依然没有找到答案,但在和男友商量后,两人决定去做一次全面的生育检查。

现在每隔一段时间,陈柏和同在民企供职的妻子免不了聊起这件事——年龄、住房、工作、父母养老,家庭生活的每个切面都在隐隐提醒着他们。

他坦言,外界讨论和口头鼓励,其实无法说服一个家庭做出“生孩子”的决定。

杨金瑞介绍,下一步,各地各部门将着眼于生育、养育、教育等推出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出实招、出硬招。

(文中陈柏、杨洋、胡婷、华景为化名;凌馨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