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逆势上行:一个青岛外贸企业的突围样本

作者 | 姜喆 编辑 | 门国锋  

2022年04月26日 14:00  

本文4161字,约6分钟

在素以纺织业称著的青岛,以前丰帽艺为代表的外贸企业在困境中开新局、逆势中求增长。

灵活的机械将布料裁剪成片,一个个帽檐形状初现……在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前丰帽艺”)自动化车间,智能化的器械整齐划一、有序运转,厂内工人只有寥寥数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系统正在取代传统制帽中手工缝制、裁剪的工序。

成立于1996年的前丰帽艺,坐落于青岛胶州市北关工业园,是NEW ERA、CONCEPT ONE、GAP等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商,帽制品出口至美国、欧洲等50多个国家,在制帽行业中外销市场量山东省排名第一。

2020年突发的疫情带来经济寒冬,成为横亘在外贸企业面前的一座“冰山”。但大浪淘沙后,总有历经锤炼,成为行业中的“真金”者。在素以纺织业称著的青岛,以前丰帽艺为代表的外贸企业在困境中开新局、逆势中求增长。

前丰帽艺较早探索的智能化转型,成为企业逆势上行的有力支撑。在大量订单回流,企业生产供不应求的时期,“智能工厂”将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数字化流水线管理以及互联网个性化定制结合,成功将订单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得益于近30年来为国际高端品牌的供货能力,前丰帽艺将优质产品的生产能力拓展成服务能力和品牌创新能力,通过持续投入和搭建团队,趟出一条“出口转内销”的创新路径,为众多纺织品出口企业提供了样本和启示。

暴增的订单

“放开产能来制作,条件你们可以提!”2021年9月,前丰帽艺接收到企业最大的客户——国际知名时尚品牌NEW ERA的讯息。这让总经理王爱美十分惊喜。“以前都是我们求着客户下订单,企业做出口近30年,让我们来提条件的情形前所未有。”

和众多的外贸企业一样,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袭,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起初全世界闭门不出,前丰帽艺的订单受到了较大影响,之后中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成为了全球最安全的服装生产和供应基地。而越南、孟加拉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疫情反复,导致大量订单回流中国。“出于防护和健康的需求,海外市场对于帽子的需求大增,去年以来,前丰帽艺的订单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当前订单排期已经到了2024年。”王爱美介绍。

近年来,中国人工成本持续上涨,一些外贸企业囿于人工成本,企业增收难增利,不敢轻易扩大规模。订单激增是“机遇”,但能不能“接住”还得看企业自身实力。此前前丰帽艺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所布局的自动化、信息化融合的“智能工厂”,成为企业实现逆势上行的有力支撑。

基于全新工艺和行业最高标准,前丰帽艺建设的智能工厂以“SKD+AUTOM/C+CELL”新型生产模式为制造基础,搭配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单元生产线,结合数字化的制造执行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等控制体系,实现端到端集成智能化制造,使公司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不仅降低了疫情防控时期人员集聚的风险,更让企业订单暴增时能够实现订单的快速转化,并且获得可观利润。

“实际上,这套智能化设备每小时作业比人工效率要低一些,但是可以20个小时连续工作,生产质量更加稳定,当前已为工厂节约了30%的人工。”王爱美介绍。

艰辛的智能化求索

知名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但每一个走在变化之前的企业,都要经历更多的波折和阵痛。和众多的民营企业类似,前丰帽艺的智能化转型从一开始便是一场艰辛而漫长的求索。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升高,工厂招工难已经成为常态,不少外贸企业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但前丰帽艺并没有通过转移劳动力来化解成本上涨压力,而是踏上智能化转型的漫漫长路。“大多数制帽企业依靠的都是手工缝制裁剪,我们希望在全流程实现自动化生产,在行业内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一切需要从零开始。但这是必须要做的转变,我们别无选择。”王爱美回忆当时的心情,十分忐忑,但也十分坚定。

2017年,前丰帽艺在确立初步设想后,便开始寻找能够落地的自动化设备厂商,由于青岛当地的相关企业较少,她便辗转到长三角以及广州和深圳等地寻找,先后联系了多家为富士康、三星等知名企业做代工的中小型自动化设备生产公司。由于需要大量时间研发,多数企业以“经验不足”将她拒之门外。仅有少数企业表示可以尝试去研发,但是提出比较苛刻的条件,比如研发费用需一次性支付,企业要无条件接受研发失败等等。

在2017年到2022年,前丰帽艺前后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设备研发。其中走过很多弯路,从一开始尝试用一条流水线来生产帽子,到后来发觉难以实现,最终确定分解为若干扁平化的制造单元,通过流程再造,将原有的传统生产体制转变为协同作业的有机整体,研发成功了第四代自动化生产设备。

王爱美介绍,五年中,企业面临无数次研发失败,有很多次颠覆式的推倒重来。“前三次的失败,都为最后一次改造成功提供了经验,这个过程很折磨,很多次我想过要放弃,这时就告诉自己,这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再咬咬牙坚持一下吧!”

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水平关乎中国制造的全球地位,对于每个身处其中的企业来说,智能化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王爱美认为,增加产能、减少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必须向数字化、智能化要生产力。企业所一直在尝试的行业前瞻性智能化布局,在订单大增时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了强劲支持。“从一个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企业转变,这一步至关重要,谁早迈出一步,谁就能最先受益,尝到市场给到的甜头。”王爱美由衷感慨。

制做一顶帽子约有20多道大工序,在前丰帽艺的智能工厂,制帽30%的流程已实现机械化,前丰帽艺正在向着全产业链智能化加速探索,以创建全球首条缝纫机器人流水线为目标,继续在智能化转型之路上踏浪前行。

出口转内销是“必选项”

“宝宝们,这顶软顶棒球帽会让你一眼惊艳!”“这顶加长加宽帽檐的帽子今日惊喜价,快点链接!”前丰帽艺的直播间热闹非凡,聚光灯下,主播们正对着镜头卖力吆喝,一顶顶新品帽子不停卖断再补货。

几年前,前丰帽艺率先开启了转型内销,先后在淘宝,京东搭建平台。2021年企业组建了直播团队在平台直播,通过直播每天可以销售出2000到3000顶帽子,销量可观。“我们一直认为国内的市场是非常大的‘蛋糕’,一定要做起来。当时受疫情影响出口规模受到限制,就索性练‘内功’转型内销。”

大势之下,由外贸转内销,由线下转线上,是很多外贸企业迫切想要做出的转型。但内销市场的“游戏规则”与外贸市场差别较大,在传统外贸模式中,企业只要按照订单要求履约生产。内销则需要做产品线规划、渠道开发、品牌打造等全链条转型。从一个代工厂到一个品牌商,企业需要“爬坡过坎”,克服重重阻力,即便是国际畅销的商品供应商在转内销时也会面临“水土不服”。

“一开始我们做内销也是顾虑重重,外界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但是我们有两点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一是国际一流的产品,其二是强大的供应链。我们只缺懂得营销的年轻人,那就下定决心招过来,有了前期的投入,企业转型内销的起步很顺利,也证明了之前的预判是正确的。”王爱美说。

2021年,前丰帽艺组建团队开启直播带货,收到不错的成效,当年内销量占企业总销售量约为10%。今年,前丰帽艺的直播人员扩充到8人,计划投入500万元用于团队搭建、平台广告费用等。明年预计投入千万元进行产品矩阵打造和品牌营销,将内销份额提升至20%。

从订单型和生产型公司转型内销,意味着要向销售型和研发型公司转变。前丰帽艺之所以能够一路在内销市场劈波前行,首先得益于企业在制帽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帽子作为生活类纺织品,产品靠近销售渠道,容易进入终端市场。多年来前丰帽艺为全球知名厂商供应高品质产品,较早组建了强大的研发团队。“国外的流行趋势一般要比国内早两到三年,我们首先掌握了流行的趋势,这是转型内销的优势。”王爱美介绍。

其次,前丰帽艺所在的青岛胶州市被誉为“全国制帽之乡”,目前汇聚了400多家制帽和配套企业,形成了全链条特色产业集群,年产各类帽子1亿打以上,是中国主要的帽子产品生产集散地和出口基地。本地上下游产业链完善度高,让前丰帽艺具备了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借助电商平台打开国内市场,是众多外贸企业的首选路径,但要想实现长足发展,还需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前丰帽艺经过多年打拼,已在海外树立品牌形象,但国内用户对其产品并不熟悉,国内市场知名度不高,培育客户尚需时日。“做外贸我们供应的是高端产品,生产出来的帽子放在商场售价是300元左右,但是在直播间同等品质的帽子只需要30-40元。”王爱美介绍,在转型内销的前期,并不以盈利为目的,除了为品牌探路,也想让国内消费者体验到用料考究,制作精良的帽子,这也是她一个三十多年“外贸人”一点小小的家国情怀。

在国内市场逐步打开的同时,前丰帽艺也在不断加速产品研发,生产适合不同消费者、不同品类的帽子。今年6月,企业创新设计的一款高端品牌有望首先在国内市场推出,起步价格在100元以上,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遮阳帽也即将上市,建立全品类的产品矩阵,持续在内销市场创口碑、树品牌。

谈及疫情之后企业最大的变化,王爱美表示,祸兮福之所倚,在一些不可控风险到来时,看似为企业关上了一扇窗,实际上是敞开了一条大道。所以无论何时,企业需练好“内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